“布里克森-芬内克”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布里克森-芬内克'''(1885~1962;Blixen-Finecke,Karen),丹麦作家。1885年4月17日生于西兰岛龙斯特兹一个贵族家庭,19...”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布里克森-芬内克'''(1885~1962;Blixen-Finecke,Karen),[[丹麦]]作家。1885年4月17日生于西兰岛龙斯特兹一个贵族家庭,1962年9月7日卒于同地。她就读于丹麦艺术学院,又赴巴黎和罗马学习绘画。1914~1931年旅居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后破产回丹麦定居,开始创作生涯。1960年为丹麦学院院士。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七个神奇的故事》以伊萨克·迪内森的笔名用英文在英国和美国发表,次年用丹麦文出版。《非洲农场》(又译《走出非洲》)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由54篇既独立又连贯的散文组成,描述她在非洲经营农场时的所见所闻,反映非洲风俗习惯、男女老少的命运以及外来移民的生活等。此后,又发表短篇小说集《冬天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命运的轶事》和《草坪上的影子》等。1944年以皮勒·安德勒塞尔的笔名发表了描写强盗浪漫生活的长篇小说《报复的道路》。死后出版长篇小说《埃伦加德》、《论文集》和短篇小说集《狂欢》等。
+
  '''[[布]]里克森-芬内克'''([[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bù lǐ kè sēn fēn nèi kè</span>),(1885~1962;Blixen-Finecke,Karen),[[丹麦]]作家。1885年4月17日生于西兰岛龙斯特兹一个贵族家庭,1962年9月7日卒于同地。她就读于丹麦艺术学院,又赴巴黎和罗马学习绘画。1914~1931年旅居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后破产回丹麦定居,开始创作生涯。1960年为丹麦学院院士。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七个神奇的故事》以伊萨克·迪内森的笔名用英文在英国和美国发表,次年用丹麦文出版。《非洲农场》(又译《走出非洲》)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由54篇既独立又连贯的散文组成,描述她在非洲经营农场时的所见所闻,反映非洲风俗习惯、男女老少的命运以及外来移民的生活等。此后,又发表短篇小说集《冬天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命运的轶事》和《草坪上的影子》等。1944年以皮勒·安德勒塞尔的笔名发表了描写强盗浪漫生活的长篇小说《报复的道路》。死后出版长篇小说《埃伦加德》、《论文集》和短篇小说集《狂欢》等。
  
 
  布里克森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她的贵族生活和非洲经历,笔触细腻,描写生动,生活情趣盎然。她是30年代丹麦奇幻文学的重要代表。
 
  布里克森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她的贵族生活和非洲经历,笔触细腻,描写生动,生活情趣盎然。她是30年代丹麦奇幻文学的重要代表。
 +
 +
[[Category:中文字典]]
 +
[[Category:B音词语]]
 +
[[Category:布]]

2019年2月9日 (六) 14:51的最后版本

  里克森-芬内克拼音bù lǐ kè sēn fēn nèi kè),(1885~1962;Blixen-Finecke,Karen),丹麦作家。1885年4月17日生于西兰岛龙斯特兹一个贵族家庭,1962年9月7日卒于同地。她就读于丹麦艺术学院,又赴巴黎和罗马学习绘画。1914~1931年旅居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后破产回丹麦定居,开始创作生涯。1960年为丹麦学院院士。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七个神奇的故事》以伊萨克·迪内森的笔名用英文在英国和美国发表,次年用丹麦文出版。《非洲农场》(又译《走出非洲》)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由54篇既独立又连贯的散文组成,描述她在非洲经营农场时的所见所闻,反映非洲风俗习惯、男女老少的命运以及外来移民的生活等。此后,又发表短篇小说集《冬天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命运的轶事》和《草坪上的影子》等。1944年以皮勒·安德勒塞尔的笔名发表了描写强盗浪漫生活的长篇小说《报复的道路》。死后出版长篇小说《埃伦加德》、《论文集》和短篇小说集《狂欢》等。

  布里克森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她的贵族生活和非洲经历,笔触细腻,描写生动,生活情趣盎然。她是30年代丹麦奇幻文学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