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澳大利亚作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帕特里克·怀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White,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澳大利亚作家。1912年5月28日生于伦敦。童年在悉尼的乡间度过。自幼酷爱文学,9岁时读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并写过一个叫《墨西哥大盗》的剧本。13岁前往伦敦受中等教育,1929年返回澳大利亚。20岁再赴伦敦,进剑桥皇家学院学习现代语言。唯一的一本诗集《农夫和其他诗》是他在剑桥读书时期的产物。大学毕业后居住在伦敦,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持久的影响。1939年起开始出版长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直到1948年。最初两部小说《幸福谷》和《生者与死者》在评论界和读者之中反应平平。为他带来声誉的第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姨母的故事》,它运用象征主义、意识流等手法,借梦境和现实、情节和心理活动的扑朔迷离刻画一个老处女的心灵历程,表达出追寻自我、确立自我、求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一基本主题。1948年重返澳大利亚。195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人类之树》,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拓荒者生活 ,极富澳大利亚地方风味 。1957年出版的《沃斯》是一部描写探险家特殊经历的长篇小说。60年代后,相继出版了《乘战车的人》、《汉姆的葬礼》、《沙萨帕里拉的季节》、《快乐的灵魂》、《秃山之夜》、《烧伤的人》、《可靠的曼陀罗》等小说和戏剧作品。197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风暴眼》,通过一个命在旦夕的老富孀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揭示老人自己及周围各色人物的自私、贪婪和冷酷无情。小说仍大量使用意识流的手法,以老人为中心形成一种放射状的主体结构。70年代末~80年代,陆续发表的作品有《树叶裙》、《特维庞的风流韵事》等。1978年发表自传《镜中疵斑》,引起很大反响。怀特一生创作甚丰,风格独特,不断引起评论界的争议。1973年,怀特因“以史诗般的气概和善于刻画人物心理的叙述艺术,把一个新的大陆介绍进文学领域”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捐出所获奖金,建立了怀特文学奖金,以鼓励青年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