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庄子》(宋代刻本)

  《庄子》汉语拼音:Zhuangzi),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历史上最早提到《庄子》这部著作的人是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这里并未言及书名和篇章数目,更无内、外、杂篇之分。《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始有《庄子》之名。据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所记,《庄子》一书,有司马彪注21卷,52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28篇,杂篇14篇,解说3篇;崔撰注10卷,27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20篇;向秀注20卷,27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20篇;郭象注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郭象注《庄子》时,对该书有所删节。他说:“一曲之才,妄窜奇说,若《阏奕》、《意修》之首,《危言》、《游凫》、《子胥》之篇,凡诸巧杂,十分有三。”由此可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篇章被郭象删去。陆德明说:“《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言多诡诞,或似《山海经》,或似占梦书,故注者以意去取。其内篇众家所同,其余或有外而无杂。唯子玄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众所贵。”(《经典释文》)现仅存郭象所注的33篇。

  汉代以前,《庄子》无内、外、杂篇之分,据有人考证,《庄子》内、外、杂篇之分,起于刘向删除重复之时。关于《庄子》内、外、杂篇的异同,各篇的真伪、年代,争论已久。宋代苏轼开始怀疑《盗跖》、《渔父》、《让王》、《说剑》非庄子所作。此后,不断有学者探讨这一问题。明代焦竑说“内篇非庄子不能作,外篇杂篇则后人窜入者多”,认为《胠箧》等篇是“秦末汉初之言”。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内篇与外杂篇的思想倾向不一致,因此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出于庄子后学之手。近人王叔岷马叙伦对陆德明所说“内篇众家并同其余或有外无杂”作了考释。王叔岷认为“内篇众家并同”,只是说各家都有内篇,至于内篇包括哪些篇章各家并不同,“今本内杂篇之名实定于郭氏,则内篇未必尽可信,外杂篇未必尽可疑”。马叙伦认为所谓“有外无杂”,只是说有些家只分内、外篇,不立杂篇名,并不是没有为郭象列入杂篇的那些篇目。当前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的思想与内篇不尽一致,可能掺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但外、杂篇的某些篇章也反映了庄子的思想。

  《庄子》一书在汉代未被重视,到魏晋时期才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为“三玄”。唐天宝元年(742),诏号《庄子》为《南华真经》,《庄子》正式成为道教的经典之一。《庄子》的注释重要的有:晋时郭象的《庄子注》,唐陆德明的《庄子释文》,唐成玄英的《庄子疏》,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包括郭象注、成玄英疏、陆德明释文,又吸收了清代学者关于《庄子》的文字考订成果,是当今通行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