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应天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前身南都学舍,原址位于河南商丘城南,由五代后晋杨悫所创,兴于北宋,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并列为北宋四大书院。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历来人才辈出。靖康国难 (1126年) 时,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应天书院被毁,学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随之南移,应天书院没落。

  应天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的后晋,当时有个叫杨悫的人,今商丘虞城人,乐于教育,《宋史》称他“力学志勤,不求闻达”。 当时归德军将军赵直对他十分欣赏,大力支持杨悫聚徒讲学。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楚丘人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为宋廷培养出了诸如宗度、许骧等朝中重臣。后来应天书院又培养出另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令应天书院名闻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后,归德改称宋州。立国初期,北宋政权急需人才,于建隆元年(960年)实行开科取士。当时戚同文的南都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一下有五六十人考上进士。这一下惊动了全国,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到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南都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的中心。

  宋真宗时,因追念宋太祖应天顺时,开创宋朝,在景德三年(1006年)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升格为南京,处陪都地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8年),应天府民曹诚家资雄厚,藏书丰富,慨然继承戚同文的办学事业,筹资三百万,在南都学舍旧址增建校舍150间,藏书1500卷,并愿意以学舍入官,请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院,自己为助教。经由应天府知府上报朝廷,受到宋真宗赞赏,并正式赐匾额“应天府书院”。

  书院得到官方承认,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时人称:“州郡置学始于此”,天下学校“视此而兴”。从此应天书院不断得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而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下旨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汴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并列,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经应天知府、文学家晏殊等人加以扩展。范仲淹曾受教于此,及后曾在书院任教,盛极一时,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并且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聘请著名学者王洙为书院“说书”。王洙博学多才,应天书院在他支持下“其名声著天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晏殊又聘请因服丧而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执教。任教期间,范仲淹撰写了《南京书院提名记》。当时的应天府书院,是中州的一大学府,

  范仲淹与应天书院有不解之缘。范仲淹学成于应天书院,后又授学于这所书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便形成于这一时期。范仲淹家居苏州,年幼丧父,随母改嫁,1011年因不堪忍受别人的欺辱,便不辞而别,来到应天书院苦读诗书,在书院熬过了五年苦读生涯。《宋史范仲淹转》载有范仲淹读书的情景:“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1014年宋真宗驾临应天府。应天书院的学生蜂拥而出,前往观看,唯独范仲淹仍在院内读书。有人问他,为何错失良机而不去看看?他却回答:“异日见之未晚。”可以想见他在应天书院求学时坚强的毅力与远大的抱负。范仲淹终于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以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的成绩考中进士,授广德军司里参军。宋仁宗时,范仲淹因母亲去世辞去了兴化县令的职务,在应天府居丧。晏殊特聘服丧在家的范仲淹主讲于应天书院,范仲淹欣然受命。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时,总结先师戚同文的教学方法,为书院制定出一系列学规,要求“为学次序”和“读书次序”,严格要求院生学习。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在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也是最后落实到“行”上。后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藏书楼,回顾范仲淹的讲学生涯。

  在范仲淹主讲该书院的过程中,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学校)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校)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后来又通过“庆历兴学”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励了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

  范仲淹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谨严的治学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言行,赢得了学生的拥护和爱戴。四方学者纷纷慕名前来就学。应天书院在全国的地位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俨然为中州第一学府,历经北宋一百余年而不衰,在北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惜的是,应天书院在历经了辉煌后,却难以逃脱战争的劫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应天府书院毁于战火。同时也因南宋偏安,就读于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学大盛日时,应天府书院已不如白鹿洞书院,未能扮演文化传承角色。 

  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蔡瑷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学改建,仍就沿用应天书院,重建书院,但为时不长。万历七年(1579年),宰相张居正下令拆毁天下书院,应天书院没能逃过此劫,书院被废。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府陈锡格又重修应天府书院,但为时不久,又遭废弃。 现在的应天书院是在旧址上重新修建的。2003年开始动工,整个工程总占地3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16.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崇圣殿,讲堂、藏书楼、状元桥等建筑。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并于2007年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