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延安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陕西省 > 延安市
延安市
延安新貌
延安市:吴起新农村风貌
延安市:“延安过大年”是延安的文化品牌

延安(汉语拼音:Yán ān;英语:Yan'an City),中国陕西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地理坐标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东隔黄河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面积3702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延安市下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截至2021年末,延安市常住人口226.93万人。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延安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著名的有陕北民歌安塞腰鼓陕北大秧歌、农民画、剪纸等。

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塬梁峁为主。海拔388~1809米,平均海拔1000米,城区海拔960米。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崂山-黄龙山山脉之东,延河等河流直注黄河;其西,洛河水系南流出境汇入渭河。属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490~660毫米。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4亿吨,天然气2000多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延安延长县,石油开发已有百年历史。延安土地辽阔,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苹果、红枣等农产品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

2021年,延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04.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29.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5.65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10.4:61.4:28.2。人均生产总值88127元。

  • 邮编:716000 代码:610600 区号:0911

行政区划

延安市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宝塔区

历史

延安市: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
延安市:枣园旧址
延安市:抗大领导和教员合影在篮球场上(1937),左起:邓小平、周士第、陈云、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王稼祥、杨尚昆、滕代远、贺龙、李富春
延安市: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1941)
延安市:1940年,为中共“七大”修建的中央大礼堂
延安市:延安县政府(在南关街市场沟口处1949)

  椐史料记载,夏,今延安市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为犬戎与猃狁领土。

  春秋时,本境为白翟部族所居。战国初期,中部和北部属魏,南部属秦,后全部为秦。

  秦统一六国(前221)后,本境属上郡。

  汉仍为上郡。

  北魏,在本区南部设北华州和中部、敷城、义州、乐州4郡,北部设东夏州和遍城、定阳、上郡、朔方4郡,以及夏州的金明郡。西魏始设延州、敷州、丹州。

  隋开皇三年(583),撤遍城、文安、中部、敷城、丹阳、乐州、金明7郡,仍设延州、敷州、丹州。大业三年(607),废州制,设上郡和延安郡。隋义宁元年(617),增设丹阳郡。

  唐、本区属关内道。武德元年(618),撤上郡、延安、丹阳3郡,设鄜州、延州、丹州。武德二年(619),增设坊州。天宝元年(742),废州制,设延安、洛交、中部、咸宁4郡。乾元元年(758),又废郡制,复设延州、丹州、坊州、鄜州。

  宋,本区属永兴军路,仍设延州、鄜州、坊州、丹州。宋初,西北部被西夏占据。收复后,设保安、定边2军。庆历元年(1041),设鄜延路。元佑四年(1089)延州升延安府。

  金仍设鄜延路,初辖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绥德州(辖地在今榆林地区)及保安、定边2军。皇统六年(1146),撤定边军。大定十一年(1171),降保安军为保安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保安县为保安州。

  元置延安路,领鄜州、葭州、绥德州(后2州在今榆林市区)。

  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延安路改设延安府。

  清雍正三年(1725年),鄜州升直隶州。本区有两个省辖行政建置延安府和鄜州。

  民国2年(1913),撤府、州,属县改隶榆林道。民国9年(1920),道治迁置肤施城。民国17年(1928),废道,诸县由省直辖。

  民国23年(1934年)建立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

  1935年11月,陕甘边和陕北两个苏区改称陕甘省和陕北省。1936年5月,合为陕甘宁省。西安事变爆发后改称中华民国特区。1937年9月6日,改称陕甘宁边区,11月10日改称陕甘宁特区。1938年1月,复称陕甘宁边区。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9月6日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1942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新建吴旗县,隶属三边分区。 11月,设延属分区。

  1943年1月,成立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延安市和延安、子长、延川、延长、固临、甘泉、富县、志丹、安塞9县。

  1945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往西安市,11月5月,改为陕北行政区。

  1948年1月,黄龙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澄城、韩城、合阳、白水、富平10县。

  建国后,1950年5月改设陕西省延安分区,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称延安专区,设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

  1955年5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

  1968年8月,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改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延安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1996年辖1区12县19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416个村民委员会,162个居民委员会,463354户,19037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332人)。

  2011年6月24日,省民政厅带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延安市撤乡并镇工作方案的批复》,同意了我市撤乡并镇的方案。延安市辖1区12县、122个乡镇(31乡、91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9万。全市撤并乡镇41个,撤并率达到25.15%。

  1945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迁往西安市,11月5月,改为陕北行政区。

  1948年1月,黄龙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洛川、黄陵、宜君、宜川、黄龙、澄城、韩城、合阳、白水、富平10县。

  建国后,1950年5月改设陕西省延安分区,成立陕西省延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称延安专区,设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

  1955年5月,改称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

  1968年8月,成立延安专区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改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延安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1996年辖1区12县19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416个村民委员会,162个居民委员会,463354户,19037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332人)。

  2011年6月24日,省民政厅带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延安市撤乡并镇工作方案的批复》,同意了我市撤乡并镇的方案。延安市辖1区12县、122个乡镇(31乡、91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9万。全市撤并乡镇41个,撤并率达到25.15%。

地理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公里。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地形地貌

  延安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气候

  延安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维持期长;春季气温快升多变,易有霜冻,多大风、风沙、浮尘天气,常有春旱;夏季温热,雨量集中,间有伏旱,多雷阵雨天气,偶有冰雹;秋季气温速降,多雾,早霜出现,有阴雨天气。温度日较差大,全区年平均日较差为10.9~14.9℃,志丹、甘泉最大,洛川最小。一年中,4~6月日较差较大,平均12~17℃;7~9月日较差较小,平均10~13℃。H.H伊万诺夫湿润度在0.41~0.79之间,7~9月大部分地区大于1.0;10月份在0.6~1.0之间;11月至次年6月小于0.6。

  气温 年平均气温9.9℃,年平均最高气温17.2℃,年平均最低气温4.3℃,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3.1℃,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8.3℃(2000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3.0℃(1991年12月28日)。

  降水 年降水总量507.7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39.9毫米(1981年8月15日),年≥0.1毫米降水日数为80.8天,年≥50毫米降水日数为0.8天,最多年降水量774.0毫米(1981年),最少年降水仅330.0毫米(1974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114.1毫米。

  日照 年日照时数2448.6小时,以5月最多为247.1小时,2月最少为172.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5%,最大1月为63%,最小7月和9月为50%。

   年平均风速1.7米/秒,最大风速15.0米/秒,风向东东北风(ENE),出现在1983年6月26日;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和静风(SW,C)。

  天气现象日数 大风0.8天;沙尘暴1.2天,主要出现在4月;大雾11.0天,9月最多为3.0天;冰雹1.9天,主要出现在6月;雷暴27.9天,7月最多为8.0天;初霜日10月13日,终霜日4月12日,霜期182.2天。

  日出日没时刻 春分日出06时47分,日没18时53分;夏至日出05时24分,日没20时04分;秋分日出06时30分,日没18时38分;冬至日出07时50分,日没17时30分。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能源化工业具备坚实基础。已探明矿产资源16种,其中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3.8 亿吨,天然气2000-3000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我市延长县,石油开发已有百年历史。“延长石油” 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延安市:驰名花卉——山丹丹花(Lilium pumilum),学名斑百合,别名红百合
延安市:黄龙-沙棘
延安市:黄龙山羊肚菌
延安市:吴起灰头麦鸡

自然资源

  延安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延安土地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 “洛川苹果”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林地总面积4338.6万亩,林草覆盖率57.9%。人均土地面积达27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红枣、酥梨、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远销海内外。

人文资源

  历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轩辕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雄奇壮美的壶口瀑布,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北宋时期开凿的清凉山万佛洞和钟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历时千年开凿的钟山石窟,专家们称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

  举世闻名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旧址,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这一孔孔土窑洞、石窑洞和低矮瓦房,曾是指挥千军马的司令部。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陕北大秧歌,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文化

延安市:洛川蹩鼓
延安市:志丹扇鼓

两黄两圣

  “两黄两圣”既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

  黄河壶口瀑布——传说为大禹凿石导水处。是世界上惟一的金色大瀑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之一。

  黄土风情——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陕北大秧歌,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延安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已成为旅游的新亮点。主要有民间社火、灯会、闹秧歌、转九曲、信天游等。规模较大的社团活动有安塞腰鼓、洛川瞥鼓、宜川胸鼓,还有陕北农民画、布堆画、毛绣、刺秀、窑洞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等。

  民族圣地——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市内黄陵县桥山之巅,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世称“天下第一陵”,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中国黄帝文化祭祀之乡,黄帝陵祭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文物、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他们都成为延安旅游资源的有一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民俗

服饰

  衣着 清末衣着贫富有别。商人、富户、士儒阶层男子穿长袍马褂,妇女穿大襟衣衫、盖脚裙子。质地为绸缎,也有土布。裙袄多绣装饰性花边。贫穷者着大襟衣衫,襟为男左女右,均穿大裆裤,束腰带。腰带男为蓝、黑、白色,年青妇女为绿色,老年妇女多采用黑色,质地各县不同,北部县为粗布带,或羊毛织带,东南部县则束丝带。男女老少穿裹肚,绣有牡丹或鸳鸯莲花,老年人裹肚绣福、禄、寿字。此外,男腿系布带,女打膝裤,扎腿带。

  20世纪20年代后期,除教员、公职人员、商人仍着长袍外,服饰演化为上下两部分,流行宽、大、短,即褂不过胯,裤不复踝,上身着大襟衫袄,下身穿大裆裤,男以蓝、黑、白为主,女则上红下绿,老年妇女均为黑色衣服,质地大多是土布。

  陕甘宁边区时期,延安市及周边各县公职人员着中山装,农民依旧。建国初,百姓着装变化不大。干部学生多穿中山装,后时兴列宁装。冬季在棉袄、棉裤外套罩衫、罩裤。面料由土布向机织的“洋布”过渡,常见的有阴丹士林、斜纹、华达呢、贡呢、灯芯绒等。“文化大革命”中,黄绿色红卫兵装倍受青年男女青睐。70年代,凡立丁、的确良、涤卡、中长纤维取代其它布料。

  鞋帽 清末至民国时期,豪门旺族瓜壳为冠,贫民百姓土布缠头。有身份男子头戴礼帽或戴绸缎缝制的硬瓜壳帽,平民百姓则多戴土布制作的瓜壳帽、毡帽,妇女用黑丝毛帕裹头。农村儿童戴“脑包”,绣有老虎头、兔子头之类图案,后部长过肩,“脑包”上缀有铜、银质铃铛。

  清末民初,男子穿牛鼻子鞋,女的穿绣花鞋。遍纳多层底布鞋在本区有百年以上历史。百姓多穿土布质料的圆口布鞋,富户则用“洋布”缝制。建国后,变为方口条绒鞋。冬季喜穿棉鞋、毡鞋。小孩鞋有猫娃鞋、虎头鞋等。“文化大革命”时期,黑胶底黄帆布胶鞋(俗称解放鞋)风靡一时,之后,塑料底布鞋、凉鞋陆续出现。80年代,鞋的种类、质地日趋多样,各种凉鞋、皮鞋、运动鞋、旅游鞋纷纷上市。

  清末民初,男子多穿土布袜子,妇女用长布条裹脚。建国后,机织纱袜、线袜,为寻常穿用。

  首饰 清末民初,妇女头饰有耳环、簪子、钗子、项链,手戴镯、戒指,质地因贫富而异。男孩12岁前多佩金属、玉、石制作的“锁儿”。

  陕甘宁边区时期至建国后20世纪70年代,佩戴首饰日渐稀少,“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之为“四旧”破除殆尽。

发型

  清朝,男子脑后留一条辫,女子盘发髻,小孩留箍。民国时期,男子剪去辫子,剃成光头,后有“二道毛”,将头顶及两鬓头发剃光,脑后留下不超过脖颈的长发。女孩留“抓角”;未婚女子梳一长辫、拖垂脑后;已婚青年妇女梳“麻花头”,将头发编结,盘于脑后,故又称“圆髻”;中年妇女梳“圆包头”,也叫“折头发”,将长发梳于脑后,打成几折,用发簪卡住;老年妇女留“鬟鬟头”,又称“把把头”,将头发梳总于脑后,缠在一起,象一马勺把状,成团状,用“络络”罩住。男孩发式一律为“锁锁头”,将四边剃光,头盖处留一方块。

  陕甘宁边区时期,已婚妇女多学女红军,留齐耳短发,俗称剪发头。

饮食

  粮食 本区南部百姓多食小麦面,北部以杂粮为主。本区盛产豆类,20世纪60年代粮食短缺,一度成为主要食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镇居民以小麦面和大米为主食,农村居民则夏秋粮兼食。

  主食 小麦制作的面食有:馍(馒头)、花卷、包子、烙饼、烧馍、卷杆、韭合、煎饼、面条、揪面片、扯面、刀削面、甩面、卤面、麻食(猫耳朵)、臊子面、饺子、麻花、油条、油饼、拌汤、糊汤等。南部县以馒头、面条、米汤为主要饭食。北部县以杂粮加工的食品有:荞面饸饹、剁荞面、荞面饦、摊馍馍、油馍馍、枣糕、卷子、黄米馍馍、角角、黄米捞饭、小米干饭、玉米团子、洋芋擦擦、软糜子糕和杂面等等。

  副食 蔬菜,夏季有豆角、西红柿、黄瓜、韭菜、莲花白等;秋季有洋芋、白菜、红白萝卜以及瓜类;春冬季节依赖外地供应。20世纪90年代,大棚菜逐年增多。洋芋是本区人民四季主要副食品。白菜是冬季主要蔬菜。本区素有腌制酸菜的习惯,深秋,腌制萝卜和白菜,食至第二年开春。大棚菜上市以来,城镇居民腌菜习惯逐渐改变,冬春改食新鲜蔬菜。

  饮水 自古以来,本区群众多饮用泉水或井水,以泉水为主。川道居民吃水较方便,山塬群众,用水极其不便,水源在山下,路程短的有4~5里,长的10里以上。水桶大多用柏木做成,桶口全封住,仅对应留两个拇指粗细的圆口,供进、放水使用。另外还有一“人”字形木架。使用时,将水架放置牲畜背上,水架的两侧各挂一只水桶驮水。20世纪70年代,全区很多地方抽水上塬,解决人畜用水困难,之后,部分县城又有机井饮水,1996年,县城皆用自来水。

住宅

  本区人民依自然条件,多居土窑洞。建国后至1978年,大多数民众无力改善居住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大兴土木,修窑盖房,改善居住条件。

  窑洞 窑洞分土、砖、石3种,土窑洞最为悠久。利用地形,依山就势,择土质坚硬之处,削平崖面,挖掘而成。洛川等塬面地方,窑洞均在沟沿开凿。川道上修窑,选择向阳、避风处。土窑洞省工省料,冬暖夏凉,窑洞宽深无固定标准,根据土质而定。延川、延长、宜川3县沿黄河岸边的乡镇村庄,多是结构紧密的黄粘土,质地坚硬,土窑洞既宽又高且深,很多农户,人住、粮仓同为一窑;洛川塬上,临沟挖掘的窑洞,一层层一排排,为层叠式土窑洞村落,谓之“窑窠”。土窑内侧另挖一小窑,叫“拐窑”,为旧社会躲避兵匪祸患和藏粮食使用。上部再开挖一小窑,谓之“天窑”,凭梯子上下,藏财物,躲匪患。清朝及民国初年,村民在悬崖上挖窑洞,窑内备有食粮及饮水,遇到匪情,全村男妇老小在窑内住上半月也不妨事,这种窑称“崖窑”。至今,延河下游山崖上,还有不少“崖窑”的遗迹。

  砖窑、石窑 清末民国初,惟有富户和官宦人家才能建起。建国后,民居变化不大,洛川、黄陵塬上修土、砖混合窑洞。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南部县修砖窑比比皆是,北部县则修石窑。窑洞门窗,本区南北差异较大。甘泉县以南,窑口门侧留一大窗户,上方留一小窗户,除此全用土坯垒住,光线不足。北部窑口,除留门之外,侧面及上部全是窗户,光线充足。

  70年代后期,出现一种“薄壳窑”。在石窑洞顶上加修一层顶部拱形的砖窑,上下建筑融为一体,另是一种风格。此种建筑大多为城镇机关所为,农村并不多见。

  房屋 本区百姓无住房屋习惯,黄龙县居民多来自外省,保留原生活习惯,喜住房屋,洛川塬也有少量房屋,房屋有“厦子”(一面坡)、“四椽房”之分。

  平板房是80年代兴起的建筑,顶部平形,故称平板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区楼房建筑发展迅速。修建的楼房有:办公楼、住宅楼、商贸楼以及酒店、宾馆等。

居住旧俗

  相宅 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原始先民择阳而居,占卜以定吉凶,逐渐发展成后世的相宅之俗。建国后一度淡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农村再度盛行。住宅修建前,先请阴阳先生择吉地。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之“靠山厚”,为风水宝地。凡宅后临沟无依托者,谓之“背山空”,则不宜动土修建。

  奠基 由阴阳先生选定吉日,才能破土,称之“动土”。破土时竖立神牌位供祭。

  上梁 建造房屋,上梁仪式十分隆重,仍由阴阳先生择选吉日吉时,先祭献神灵,梁上披红布、撒红枣、核桃、硬币、干草等,念祝词,书对联,悬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匾额于中梁,鸣放鞭炮,人相庆贺。

  合龙口 修窑建房主体完成的当天,大多举行合龙口仪式。届时,工匠在中间一孔窑顶上留下一个仅容一砖或一石小口,房屋则在中房压檐处留一小口,内置钱币、香烛、食品、针、筷子、墨、笔等,用系上红布、五色线的砖或石块,砌入留下的小口,然后从房或窑顶上扔下馍数个,主人用衣襟接走。围观者则抢接上面撒下的红枣、糖果、馍、干草等物。据说抢接到什么,日后就不缺什么,故村里人都赶来凑热闹。之后,主人宴请宾客。合龙口前,还需奠祭土地神、宅神。

  落成 修窑建房落成后,一般要谢土神,请阴阳先生安顿院子,叫“谢土”。迁入新居时,亲朋好友备礼前来祝贺,主人设席待客,称之“暖窑”。

婚姻习俗

  清末民国初,男婚女嫁讲究门当户对,官宦、富户人家与贫寒之家不能结为亲家。婚嫁男女,没有自由权,全由父母包办。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倡婚姻自主,由于封建陋习根深蒂固,响应者不多,唯延安城区附近农民及政府人员有自主者。建国后,自由恋爱在城镇成为风尚,农村青年还受家庭制约。

婚娶礼仪

  男婚女嫁,称为“红事”、“喜事”。大体经过相亲、订亲、商话、嫁娶等程序。

  相亲 一是家庭和本人有无狐臭;二是家庭和本人是否为“吹手”;三是测八字有无犯月、属相相克。此外对婚姻法禁止的近亲结婚也很讲究,有“姑舅作婆,只死不活”、“两姨作婆,刀剪厮磨”之说。媒人对男女双方知根知底后,从中穿针引线往来撮合。如若相称,女方便到男方家“看家”,双方均感满意后由媒人与双方议定订婚日期。建国后,婚姻自主,男女自由恋爱渐多,有的虽由父母作主,也需征得子女同意。

  订亲 也称定婚。由男方择吉日,媒人告知女方准备。之后,男方父子及媒人带四色水礼、衣物等品到女方家,女方作陪的有本家长辈、女子舅舅、姑姑、姨姨等重要亲戚,媒人将事先议定的彩礼交女方。男女本人互赠信物,旧时男给女银项圈、银手镯,意在圈定。女给男一双鞋,俗称“稳跟鞋”,表示婚姻牢固。南部的甘泉、富县、洛川、黄陵等县,女子给男子一根长约四米,上有刺绣的红布带,让其系在腰间,表示“缠住”。交换礼品后,即喝定婚酒。男方备酒,女方备菜,媒人先给双方父亲斟酒碰杯,再给亲戚斟酒。双方给媒人斟酒,以示谢意。酒席中,由女子或家长向男方索要衣物,还要为亲戚索要衣物,双方讨价还价,最后由媒人说合,亲事即算订成。女子给未来公公倒酒、磕头,公公则给见面钱。也有双方因意见不合不欢而散或告吹的。20世纪60~70年代,女方索要衣物、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等。80~90年代,发展到电视机、新式家具、音响、VCD、高档沙发、金银首饰品等。

  商话 亦称“议话”。男方青年由媒人及家长陪同,带烟酒,少量白面即“饭食”,北部畜牧区还带一只宰杀的羊,叫“羊腔”,连同所欠彩礼至女方家,言明何时迎娶。女方家长痛饮男方家长所斟之酒,又斟满杯酒给对方,收下所带礼物,即表示同意,此“议话”算作成功,两家经详细商量嫁娶事宜,便分头准备。建国后,结婚要履行法律手续,“议话”后,即在户口所在地登记,领取结婚证。

  嫁娶 男方叫“娶媳妇”,女方称“出嫁女子”,这是联姻过程中最为隆重的仪式。旧时,本区东、南部各县川道、塬面居民及富户人家娶亲用花轿,北部各县或交通不便地方用马、驴娶亲(不能用骡子或公驴)。迎亲队伍为单数,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所带之物,有新媳妇上轿(或上马)衣服、红花、盖头等,南部带红公鸡,北部带“离母糕”、“离母衣”。迎亲队伍出村时,新郎要从轿(马)的一侧上去,另一侧下来,谓之“压轿”(压马)。

  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新媳妇便不再出家门,盘坐炕上,称“坐炕”。由年长妇女为其“上头”(梳头),“拔脸”(用线绞去脸、颈部的汗毛)。女方家设宴款待娶亲一行人。宴毕,女方给男方交接陪嫁品。农村中,父母必陪一对木箱,俗曰“养女一对箱”。叔婶、姑姨等均要给嫁女送鞋袜、衣服等,称“填箱”。外爷家要陪嫁被褥(一般为虚礼),女方家长还给箱里放些钱,回去后男方要加倍放入,此叫“压箱钱”,钱数多事先商定。

  诸事妥贴后,举行上轿(上马)仪式,吹鼓手三吹三打,出嫁女与母亲抱头恸哭,以示留恋。新媳妇身着迎亲队伍拿来的嫁衣,发髻别簪子,耳挂环,头顶盖头,披云肩。由舅舅或哥哥抱新媳上轿(上马),新媳妇脚不沾地,谓不沾带娘家一滴土。总管高喊“起轿”,霎时鞭炮连天,锣鼓齐鸣,吹鼓手吹起欢快曲子,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往男家进发。送人队伍有兄弟、姐夫等为双数。北部一些地方送人者为娶人的2倍。

  迎亲队伍沿原路返回,排列有规定,最前为吹鼓手,接着是迎人的婆姨,中间是新媳妇,之后为送人婆姨和其他迎送人等,如乱了套,视为不吉利,被人嗤笑。路过村庄,不能静静通过,要响吹细打,如遇村人摆桌子,放置酒菜或设路障,此举叫“搭寨子”或“拦路”。迎亲队伍停止前行,吹鼓手要吹一两首曲子后才能通过,有的新郎家为了排场,有意绕道多行,经过村镇或县城,一路吹打引来更多群众。

  新媳妇临村,男方父母坐在炕上,设简单酒席,怀抱枕头,由新郎斟酒、磕头,静候娶人队伍进院,称抱孙子。此习多见于延长、宜川、延川等县。

  新媳妇娶回后第一个仪式为“落轿”(下马)。在院子里搭帐棚,帐棚中央供奉祖先牌位,设香堂。落轿(下马)时,执事人(司仪)高声唱礼,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新媳妇仍由舅舅或哥哥抱下轿(下马),地上放两条毛毡,直行至香堂前。此时,新女婿身着礼服,肩披挂红(一般为被面),从新房步出,同新娘双双跪地,男左女右,执事人(司仪)主持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夫妻对拜,俗称“拜天地”。黄陵、洛川、富县等地称“拜花堂”。司仪高声喝颂“一拜……”新郎新娘对着香堂一叩首,几拜就叩几次头。拜后,新郎新娘入洞房。

  入洞房时,北部县是新郎新娘并排而入,俗说先入者日后为家“掌柜”,故北部县有“抢帐”之俗。东部各县入洞房,男方女宾一人手持升子,内盛五谷,向新娘抛撒,谓“撒五谷”,南部各县则由司仪手提木斗,内装麸子、纸花、干草向新人抛散,称“撒草料”。南部各县新人入洞房时,姐夫或姑父手执拴铜钱、核桃、红枣的枣刺杆,高声吟唱《拉枣刺歌》,俗曰“拉枣刺”。内容大致概括了联姻的过程,为吉祥祝福之类的词语。

  进入洞房,新郎用擀杖揭去新娘盖头,新娘此时要送给新郎一双新鞋换上,称“趿帐鞋”,然后由迎送人摆布手拉手在炕上转一圈,叫“踩四角”。毡底四角压有核桃、红枣、水果糖等。之后,新娘按阴阳所择方向坐于麸斗之上,称“坐福”、“坐帐”。本区多数地方于此时行“上头”仪式。新人相背而坐,姑夫、姐夫将新娘头发散开,搭在男的头上,用梳子在双方头上连梳三次,边梳边念念有词,祝愿夫妻二人白头偕老,恩爱甜蜜。延长等地在“上头”时还将预先备好的核桃、红枣倒在二人之间,看谁摸的多。最终,新娘的长发在脑后梳起盘成一个圆圆的饼状,叫“圆髻”、“鬟鬟头”,标志已婚成为小媳妇。

  这些仪式完成之后,北部县给新人吃“合心面”饮“交杯酒”。南部县喝“儿女拌汤”。安塞、延川、延长、宜川等县于次日早晨吃“儿女饺子”,共24个,每人12个,不放盐。

  坐席 或称“坐桌子”,又叫“吃八碗”,是主家招待客人最为丰盛的一桌饭菜,为“正席”。入席次序和入坐位置有严格讲究,皆由“主管”安排。东部、南部各县,正席安排在新媳妇娶回的当天,北部县则在第二天。

  洞房花烛夜 有“耍房”、“骚房”、“闹洞房”之俗。骚房时,耍起来文武酸辣不拘一格,还有粗俗之举。有3日不熄灯,不空房,3天内不分大小之说。次日,拜祖,新人向已故的祖宗和在世的长辈行叩拜礼。早饭一般为饸饹、糕,饭后,庭院摆桌设案,亲朋宾客一一赠送礼钱、礼物,新郎新娘胸戴红花,身披绸缎,频频向客人敬酒递烟,表示谢意。礼钱多少,朋友同事视关系而定,亲戚们事先商定,不可随意。最高礼为舅父家,他人不能超越。记礼完毕,恭喜之宴开始。

  新婚第三日,新郎、新娘及“送人”宾客,一同到女方家,谓之“回门”,女方家以礼相待,并由岳丈家人陪同,新女婿对女方同族本家挨门叩拜,各家则宴请并馈赠礼品。次日,新婚夫妇结伴回到男家,至此婚嫁喜事才算结束。

  传统婚嫁习俗,颇为繁琐。随着社会的进步,习俗相应改革,礼仪大为简化。

婚后礼俗

  新婚后第8天,娘家接女归,守住7天,俗称“站对月”。有“对七对八,两家都发”之说。

  北部县新媳妇娶过第一个夏天,从初伏到三伏要回娘家住,谓之“避伏”。婚后第一个春节,女婿要携带猪肉给妻家长辈拜年,妻家族中长辈要给新女婿磕头钱。

  延安及南部东部县,女儿嫁后第一年正月十四至十九为灯节,须接女儿回娘家,称“躲灯”。正月二十到二十三为“疳下”,所以二十日又将女儿送回婆家,以避“娘疳”。民谚云“男家怕灯,妇家怕疳”,即是此理。

  南部、东部县,嫁女后第一个春节,要给女儿送年糕、食品,称“送年食”或“送茶饭”。第一个寒食节给女儿送清明食品,称“追节”或“送寒食”。

  新娘婚后第一个生日,娘家备礼探女,俗称“记岁日”。南部县“记岁日”送女儿一只红公鸡,否则,认为女儿灵魂一辈子呆在娘家。

特殊婚姻

  入赘 男子结婚到女家,叫入赘。俗称“站年汉”、“招女婿”。旧时视入赘为不光彩,只有弟兄多,家境贫者入赘。谚曰“租的地,典的房,招下婆娘不景长”。入赘有三种形式:不卖姓、卖半姓、全卖姓。不卖姓也称“养老归宗”,即将女方父母养活到老,孩子抚养成人后,可以随同妻子儿女返回本地。不卖姓者,不得参加女方家族活动,倍受歧视。卖半姓者,本人须冠男女双方姓氏,将来还须一子为女方“开门”,即为女方姓。全卖姓者,放弃本姓为女方姓,可以参加女方家祭祀活动,并有继承权,在女方家扎根落户。入赘男子在女方家落户,择日“进门”,要宴请女方户族,谓之“合户”。

  再婚 男子再婚谓“二婚”,妇女称“后走”、“改嫁”。二婚男子多是娶寡妇为妻,娶未婚女子甚难,女子以嫁二婚男子为耻辱,作妾更为人所鄙视,故本区自古以来婢妾极少。过去寡妇改嫁颇难,娘家、婆家干涉甚多,最终仍须本人同意,民谚有“先嫁由父母,再嫁由本身”。虽如此,男方还须送足够的钱财给女方娘家和婆家,才可悄悄将寡妇娶走。否则,族中便有人阻挠和敲诈。建国后,提倡婚姻自主,并以法律作保护,寡妇改嫁不再受歧视。

  冥婚 12岁以上未婚男子夭亡后,其父母寻觅夭亡的12岁以上女子为其“成婚”,将女方躯骨从坟里挖出,用棺材“娶走”,称“买干骨”。“买干骨”要给女方父母一定的彩礼,举行规模较小的“婚礼”仪式。

丧葬习俗

  死者未满12岁,认为“魂”不全,不举行葬礼。5岁以下儿童夭折,请一年长者将死者用干草裹身,送往沟野,不掩埋,实乃“天葬”。老者去世举行隆重丧礼,俗称“白事”。

  丧前准备 家有上岁数老人,儿女便提早预制寿衣、棺材。寿衣也叫老衣,面料主要是绸缎。上身5件,下身4件,或上6下5,件数无限制,但全身必须单数,且上身多下身1件。棺材又叫寿木。最讲究柏木、松木,家境贫寒者也有用槐、楸等杂木的。本区南部、东部各县,一些富裕者,制作一副棺材需数月时间,雕花绘彩,工艺精细,图案有五福捧寿、二十四孝等,用料有“四片瓦”、“八仙”、“十二嘏头”、“十六嘏头”等,数字愈小愈好。

  提前准备寿衣、棺材,人们并不认为是促其早死或不吉利,而是儿女一片孝心。棺材做成,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主家对工匠要有酬谢,主要亲戚们前来祝贺,并对棺材评头论足。

  初丧 死者咽气瞬间,先请邻居长者为其整容(男剃光头、女梳头),净身,穿寿衣,蒙面,放口含钱(银元),入殓时,将钱置于口内。孝子磕头烧纸,放声嚎哭,谓烧“倒头纸”或“断气纸”。北部各县,死者咽气时,孝子在门口为其烧一预先制作的纸马,谓之“烧接气马”,跪者再转而面泣,口呼死者“上马”,意思是让死者乘马归阴或升天。子长、延川、延长等县,将一公鸡扭歪脖子压于死者肩膀之下,称“扭倒头公鸡”。诸事毕,便将尸体放置铺有干草(谷草)的门板上,脸苫麻纸,头部放一“守魂”公鸡,地下放纸灰盆,祭食罐,点长明灯,双脚并齐用黄白丝线缠住,以防“走尸”。延长、宜川、子长等县死者手拿白面烧熟的“打狗棒”,手腕戴一串小圆面饼,称“打狗饼”。停尸完,于门首悬挂门纸,称“岁数纸”。安塞、子长、延长、延川等县,此时孝子端水碗,到十字路口烧纸、磕头,为死者“指明路”。吴旗、志丹要一只羊为“领牲”,意为死者领路,让其毫无牵挂,顺顺当当到“阴府”去,凡本族五服之内亲属,均被告知,前来为死者祭奠。晚辈披麻戴孝,孝子倒趿鞋,昼夜伴尸守灵,身坐干草,有些地方叫“坐草”。孝子还分赴亲戚家,告知下葬日期。这期间,家人们共商后事,选请执事人,请阴阳先生、礼生、择穴打墓、做纸活、订鼓乐手,墓穴选定后,阴阳先生用罗盘定方向,请人破土打墓,东部、南部各县家境富裕者,砖筑墓穴,俗称“箍堂子”。

  请灵 院落中搭灵堂,放置供桌,高置牌位,注明死者仙逝时辰,孝子姓氏等。前来吊唁之亲朋好友供桌前烧纸祭奠。灵堂搭起后要为死者“请灵”,即抬魂。由阴阳手摇铜铃,口中念词,从大门外将死者魂灵请至灵堂。迁坟则须往坟地“请灵”,有的地方,死者入殓,棺材抬放灵堂,则无需“请灵”。

  迎纸 人死后,家人请纸匠做纸活,纸活完毕,吹鼓手在前吹打,孝子尾随其后,将做好的纸活搬放在灵堂内外,称“迎纸”。纸活有童男童女,金山银山,各式花朵,大小四合院等,根据亲属意愿和经济条件决定。

  午祭 请灵结束,开始午祭,又叫“上饭”,上祭礼,为死者供饭食。家人献整羊或整猪,族人及亲戚均带祭品供奉在供桌上,烧纸香、叩头、作揖,痛哭。吹鼓手始终吹奏哀乐。待奠祭礼仪完毕,祭品交给事主。

  下话 外家或娘家来人(男为外家,女为娘家),独居一室,之后被请至停尸窑(房)中,主家置放酒桌,为其设酒席,执事人斟酒,本族中有威望的长者陪坐,孝子披麻戴孝,齐跪于地,称“下话”。由长子或执事人叙说死者病变,如何治疗,去世时间,埋葬准备情况(诸如棺材、寿衣、纸活、杀猪宰羊等事情)。外家(娘家)人起身验尸,然后上炕,一边喝酒一边简评死者生平及子媳孝逆,子媳平时如对老人有虐待行为。外家(娘家)人常常借下话之机,提出许多一时难以办到的、苛刻的要求,此时执事人及陪坐者极力从中斡旋,孝子一直跪在地上,尽量忍让。有过白事者,因“下话”不成,致使下葬推迟数日,亲戚吃住多日不得散去。俗语说“死人不张口,一天吃几斗”,就是指此。

  破狱 搭桥 破狱是为死者赎罪超度的一种仪式。意在使死者入地狱免遭受苦,顺利通过“奈何桥”与“冥间人”同享其乐。仪式十分繁琐,用棍、绳、面灯等搭一座“狱城”,狱城有东西南北中5门,城门贴有各种对联条幅和咒符,阴阳先生领头打、念、唱,吹鼓手尾随其后吹奏哀乐,孝子1人持引魂幡相跟,其他孝子雁行排列,游遍5门。“破狱”后,引亡人过“奈何桥”,即在大门搭一“桥”,孝子持引魂幡跪过“桥”,边过边叫,此俗仅在北部几县流行。

  施食 多在晚上举行,给神鬼一些偿饭。意思是此时有阳间人到阴间,祈求得到神鬼关照,不要刁难。阴阳先生念经,孝子跪地,不断烧纸、焚香,给四方撒一些五谷杂食。阴阳所念经卷为《施食经》,内容多是替死者歌功颂德,教化人们多行孝积德,莫忘父母养育之恩。此俗仅见于北部几县。

  祭饭 延安市及本区东、南各县叫“祭食”、“上祭饭”;北部县叫“游食”。是整个丧事中最严肃、也最热闹的场面。祭饭有娘舅一献,孝子一献,家门一献。祭饭前,死者所有晚辈按辈数大小,依次跪在院子,留开人行空隙,由娘家主持,拉来孝子献的猪或羊,先烧黄裱,后“领牲”。所谓“领牲”,就是用冷水浇猪、羊的脊背,待其发抖,则认为“领了”。不发抖,则认为死者有牵挂之事,便要许愿,直到“领了”为止。领牲之猪、羊多宰杀献祭。“领牲”一完,由“礼生”领唱礼歌。礼生即礼宾先生,由有学问(过去礼生最低也是秀才出身),有威望,见多识广的人担任。礼生身着长衫,随着一声“孝子吊孝”的高唱,顿时哭声大作,妇女们边诉边哭,犹如一曲挽歌。随着哭声,唢呐齐鸣,开始上祭饭。吹鼓手前边行,孝子端祭饭绕人空隙转来转去,手舞足蹈,高声唱叫,此为“祭食”。孝子行三叩九拜大礼,直至将祭饭一一送到灵前,“上祭食”花费时间长,至午夜方休。

  撒路灯 出殡前夕,所有孝子在吹鼓手引导下,前往坟地燃灯祭奠,一路走一路撒灯,路灯由近及远,旧时路灯多用荞面或杂面捏成盅状,注入麻油,用棉花搓成捻子点燃,现多用煤油浸泡好的粉笔替代,子长县用煤油浸泡煤块替代,此俗在北部几县盛行。

  入殓 出灵 入殓也叫“沉酣”,意即亡者睡去了。入殓是丧葬中极为隆重的仪式。入殓前,孝子、亲戚等在哀乐声中依次叩拜烧纸,在娘、舅家人的监视下,棺内铺褥子、放枕头、铺黄白纸,放7枚铜钱,北部一些地方放同岁数相等的铜钱,东部及南部用白面捏烧的如银元大小的圆饼叫“岁数钱”,置与年龄相等的“岁数钱”。尸体仰放棺内,将棉花、柏枝,还有死者生前爱物等放入殉葬。孝子最后瞻仰死者遗容后,随即盖棺,便不再打开。入殓时间,本区各县不一,有的死去第二天入殓,不即刻发丧,停放一天,有的则是出灵前入殓。

  出灵发丧,阴阳手摇铜铃,念咒符,用桃条狠劲抽打公鸡,待鸡发出鸣叫即扔出,此称“起殃”。孝子取来灵前纸灰盆连同灰在棺材头摔碎,抬棺材的队伍前有一个扛引魂幡的人,由逝者的长孙或同族中的长孙或孝子直接担任。本区人民重视子孙延绵,世代相传。孝子(还有儿媳)身着孝服,腰缠麻绳,拉扶“长缟”(1条10余公尺长白布带),在鼓乐声中,八人抬棺木,向坟地进发,一路不能停歇。男女孝子皆往坟地送葬,北部县则只允许男孝子前往,女孝子送至大门即返回。出灵时,主家将死者枕头、坐草等放在大门外烧化。路过邻里门前,家家燃放一堆火,意在“避邪”。还要抛撒纸钱,直至坟地,叫“撒买路钱”。

  下葬 灵棺徐徐放入穴内,推入洞中。阴阳下穴用罗盘测定方位,称“坐字”,并安放上记死者生辰八字,生死日期,占阴坐字的“墓砖”,画五雷咒符的“五雷瓦”,镇风水,保吉祥。诸事完毕,孝子在墓穴内点灯,放“祭食罐”,罐内放面鸡、面狗,然后穴口用干草捆填土封住,留一小口,众人一齐往坑内填土,填至小口处,点燃干草把一勺清油烧热,倒往穴洞,迅速用土封严,称“呛坑”。填土累了将工具扔下,另一人拾起继续填,不能交接工具。墓坑将要填平,阴阳先生持引魂幡口中念词,在空中挥舞招动,称“招魂”,然后插在墓坑正中,众人继续填土,一孝子背对引魂幡,将埋入土中的杆一节节拔起,坟堆堆得滚圆冒尖方止。后将坟场周围人踪扫尽,将做好的所有纸活在坟前烧化,孝子们手中的哭丧棍插于坟堆前。

  下葬归来,大门口放一盆水,盆内放置切面刀或菜刀,凡进门者皆将盆中刀子翻动一下。下葬当天主家便以酒席招待宾客及帮忙者。当晚孝子去坟地“送火”。至此,繁琐的葬礼方告结束。建国后,葬礼程序简化。但有些地方,尤其是农村,旧俗有所复活。

  祭祀活动 老人去世头3年儿孙们为之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从亡故之日起以7天计数,“头七”、“二七”、“三七”……直至第49天为“终七”或“七七”。每逢七日,儿孙要到坟地上供、烧纸。“三七”、“百日”、“周年”、“三年”均设灵堂,亲友前来祭奠。“三周年”较为隆重,除孝纳吉,杀猪宰羊,请客送礼。父母之丧,持服3年,忌着华丽衣服。3年内贴春联,只是黄、绿色,忌用红色。3年中,逢节必上坟,祭奠较多。建国后,移风易俗,父母丧后,儿孙辈臂戴黑纱,以示纪念。

  民间有“点主”一事,也为祭祀范畴。本族同辈全部谢世后,宗族要为他们“传影”或入“家谱”,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请主官、礼宾、阴阳。主官须举人或举人之子担任。礼宾先生,有地方称“礼生”,须秀才出身。届时,将先祖之灵由阴阳先生从坟地一一“请”回,书写牌位供奉,其礼仪同葬礼大同小异。牌位上书“×××之神主”,但“神”字短一竖,“主”字缺一点,由主官用朱砂或亡者子孙之血在“神主”上添竖加点,孝子抱木牌于主房之内。主官还须将逝者的姓名写在族谱上或者画像。“礼宾”当司仪写祭文。事毕,阴阳以钱为酬;送主官猪1头;送礼宾肉1块。

  “点主”规模大,耗费钱财多,一般贫寒小户不敢问津,过去只有大户富族才操办“点主”白事。旧时人口众多的大户家族均建有祖祠,称“祠堂”,专供奉先祖列宗之影像、牌位或家谱,每年族户轮流筹备祭品,于春节或清明进行祭祖活动。

  边区政府不断进行丧葬改革,旧的葬礼大为简化,守孝3年不复存在,“家庙”、“祠堂”改成学校。建国后,20世纪80年代,旧俗又在农村出现。

礼仪习俗

社会交往

  称谓 本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人们交际局限在本地域内,“亲套亲”、“亲串亲”非常普遍,有“十家九亲”一说。相互见面皆以亲戚辈分相称,即使拉扯不上亲戚的,也以年龄大小,称呼“干爷”、“干大”、“拜识”或“老姐姐”、“老姊妹”等。

  直系亲戚则有姑表、姨表、岳父母等。南部、东部一些县,女婿称呼岳父以两亲家年龄而定,较自己父亲年长的岳父称“伯”、岳母称“嬷嬷”,反则称“叔”和“婶”。弟媳称其哥为“阿伯子”,只能在背地称呼,当面不能说话,兄对弟媳称“兄弟媳妇”。城市职工中,大多称岳父母为“爸”、“妈”。

  睦邻 本区有俗语曰:“远亲不如近邻”,可见对邻里关系的重视。农村中,邻居多为同姓同宗,谓之“家门自己”,也有“两姓旁人”的。但只要是邻居,无论来自哪里,相处均很融洽,每逢节日或做了美食,都要互相端送,所谓“一碗来,一碗去”。邻里谁家有红、白事或修窑盖房,村人倾全力相帮。20世纪60年代,上山劳动,不习惯锁门,邻居老年人义务看门,照料孩子。谁家缺少什么东西,主人在与不在,径直去邻家取用,后说明即可。农村邻里之间发生纠纷,群众尚不习惯诉之法津,常常请村中有威望的人调解。城镇居民邻里,关系虽不及农村,相处还算和睦。

  行门户 亲戚朋友过喜事,前往祝贺并给礼钱,本区以北县将此称“跟事情”,南部、东部县人称“行门户”。这是本区人与人重要交际形式,普遍为人们重视。过喜事,必邀请所有亲朋,如有遗漏,被视为瞧不起,往往引发矛盾。“行门户”上礼钱,多少无定。

  访视 访视常在直系亲戚间进行。逢年过节,女婿拜岳父家,必备礼。外甥拜舅家,备厚礼。南部县备烟酒、馒头,北部县备羊腿。父母看望女儿,给外孙须拿面花、糖果。过年,舅舅要给外甥送灯笼,此俗多在洛川、黄陵、宜川等县流行。

  迎送 熟人见面打招呼,否则不礼貌。寒暄话多是:“近日忙着哩?”“您到哪里去?”“吃了没有?”“有空回屋里坐!”“家里人都好吧?”“您老康健?”被问者一一作答。

  有客来访,主人出门相迎,让客人先进门,请其上炕,递烟敬茶,留其吃饭,偏远山村,待客甚是淳厚。川道和城镇,略显简便。

  拈香 拈香在男子间称结拜兄弟,妇女间称结拜姊妹。建国后,一度消失,20世纪80年代,此风又有流行,乡村浓于城市。

  拈香时设香案供刘备、关羽、张飞画像,或写3人名字于纸牌,插入米斗,案前放香炉、黄裱、酒、香。仪式开始,请一长者主持,结拜者跪在香案前,各自报出生年月日,排出长幼次序,然后一一焚香,同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然后对着刘、关、张叩头,对着天地叩头,互相叩头,对着神主将黄裱烧掉,纸灰落在酒碗里,倾酒于地,意即“一碗酒水一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这是重头咒语。更为激进者将中指刺破,血滴入酒中,按长幼顺序将血酒喝完,叫“歃血为盟”。事毕聚餐,就成结拜弟兄。妻子们也以兄嫂、弟媳相称。

  结拜姊妹拈香较为简单,有的仅三言两语,就算结拜了。

生寿礼仪

  旧时人们注重,“人丁兴旺”,以生子为大事。围绕生寿,开展一系列礼仪活动。

  解怀 预示诞生的仪式。怀孕最后一个月,娘家人(一般为母亲)带红布裹肚、肉及滋补品探视女儿,嘱咐临产注意事项,以祈女儿顺利生产。南部洛川等县,母亲进亲家大门,不能同任何人说话,径直进女儿屋,将所带烙饼放在炕沿,掰成两半,解开孕妇纽扣,说些吉利话。

  诞生 婴儿诞生后,将胎衣盛人陶罐埋在坑沿下,并在门口悬红布条,忌生人入内。生男孩门外挂弓箭,生女孩只挂箭。3天后,向女儿娘家报喜,娘家母亲即携带礼品看望,亲自照料产妇到满月,称“守月子”。满月后女儿给母亲一条裤子,称“起草裤”。

  求佑 旧时生子易夭折,生小孩后即向灶君或其他神灵祈祷、许愿,以求保佑。小孩长到12岁,则酬神“还愿”,又称“赎身”。若晚年得子,或人丁不旺者得子,则为贵相,有的地方求邻里每户出1枚铜钱,制成百家锁,佩戴颈上,以示百家保佑,至12岁除去,称“开锁”。有的地方求邻里些许棉花,寡妇老婆染红,合成绳,称“百家绳”,每月初一、十五晚系于婴儿腰间,至百日除去,或向邻里集块布,缝成“百衲衣”穿在身上,为百家保佑。

  满月 孩子出生1月,除去门上标志,给婴儿剃头,将头发揉成团装入袋中或缝在枕头里,或置室内高处。满月这天,邀请邻里亲朋前来祝贺,俗称“过满月”。祝贺者送衣帽,数尺布及钱币等。至亲还送银锁、手镯、项圈,主人备酒席招待来宾,还有请“干大”习俗。“干大”可以请一位,也可以请几位,“干大”要给婴儿钱,还要买一银锁给其佩戴,称“保锁”。

  祝寿 一般是双亲年龄在60岁以上者,子女方可为其祝寿。60岁以下者在家中由子侄祝寿,不请亲戚。

岁时节日

  除夕 农历腊月月尽(二十九或三十)俗称“除夕”、“年三十”,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为了迎接除夕,从腊月开始,家户人家开始筹办年夜饭。杀猪、宰羊、磨面、碾米、蒸年糕、炸面果、置办烟酒等年货。全家人打扫住宅、糊窗、贴炕围。出外工作、经商、学习的人们陆续返回,除夕这天,清早上坟祭祖。男人均要理发,俗语说“有钱没钱,不能连毛过年”。全家人忙着贴窗花、门神、财神、灶神。贴对联必不可少,家有老人去世的,前三年只能贴黄、绿纸对联,三年后才能贴红纸对联,窑内墙上贴“抬头见喜”;窑外墙上贴“出门见喜”;粮仓、粮柜上贴“米面常有”、“积谷万担”;牲畜圈门上贴“圈神大吉”、“槽头兴旺”;碾子、磨盘上分别贴“青龙大吉”、“白虎大吉”。家家户户要将水缸挑满,因为初一忌往回担水。下午饭,北部各县多吃熬猪骨头肉,全家人尽情享用;南部各县则吃八碗席。入夜,院子点灯笼,室内灯长明,盛产煤炭的子长县在庭院、坟地点燃煤塔。

  北部及东部各县,晚上给院子里撒些冰块、木炭块或将冰块放在门墩上。冰块表示来年银子多,炭块预示来年日子红火。还有“打醋坛”的习俗,将烧红的生铁或炭块置入盛醋的铁勺里,醋酸气弥漫室内,意在驱除秽气。富县、洛川、黄陵等县则往院子里扔许多棍子,意在隔绝秽气,来年平安兴旺。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熬年”。当晚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吴旗、志丹、安塞等到除夕后半夜爬山“看夜”、“观天象”,预测来年吉凶丰欠,“看夜”者多是村里熟悉农事气象上了年纪的老者或阴阳先生。午夜时刻,鸣放鞭炮,欢庆年夜。

  大年初一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的第一天,这天人人早起,防止“压春头”,否则,全年身懒磕睡多。起床后放“开门炮”,烧香敬神。如今敬神习俗已废除。早饭均为扁食(即饺子),北部几县吃饺子要配以粉汤或酸汤,南部吃饺子拌酱油、醋、蒜、辣子等调味品。饭前,儿孙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叩头作揖,口念颂词,长辈给小孩“过年钱”。饭后,晚辈逐家给长辈拜年。北部、东部各县中午时分有“出行”习俗。全村人将牛、马、驴、骡家畜聚集空地,烧火祭天后,牲畜鬃或尾上扎上彩布条,统统放出,任其撒欢。青年勇者,跨在骡马背上,来往奔驰,此举叫“压马”。吴旗、志丹人在“出行”时,放羊人拿些馍馍扔在坑里,意为羊免坑祸。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在农村,南部各县多吃元宵,北部各县吃荞面或荞面饸饹。群众闹秧歌、耍狮子、转九曲,家家户户捏面灯,点放在室内外。没男孩的妇女,观灯趁人不防,偷盏面灯拿回家,传说偷吃面灯,来年生贵子。90年代,本区从民间到政府愈来愈重视元宵节,每年此时,地区文化局组织各县秧歌队来延安市汇演。安塞腰鼓、宜川胸鼓、洛川蹩鼓及各路秧歌好手,一展风采,吸引延安城乡居民和一些县的民众观看。夜晚,宝塔灯亮,公园、广场举办灯展、转九曲,直至深夜。

  清明节 人们上坟扫墓,铲除杂草,培植新土,坟地周围种植树木。吴旗、志丹人吃白面油塔子(花卷),安塞、延安、子长、延川、延长、宜川等县蒸“子推”,子推是给男子食用,状如古代将官头盔的圆形大馍,上有顶子,四围粘贴面塑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馍心包有鸡蛋或红枣,每个足在1斤左右;给妇女蒸的是“梭子”、“抓髻”,上粘虫与梳子等小面花;小娃娃的则是燕、蛇、兔、虎等一类面花。南部各县蒸大馍馍,叫罐儿馍。

  清明前一天叫寒食节,这天不动烟火,吃冷食凉菜,传说是纪念介子推的。因清明、寒食紧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黄陵、洛川、富县、宜川等县清明节荡秋千。各村架秋千,由新婚男子承担。

  建国后,清明节除旧习俗外,学校师生、干部职工、部队官兵,祭扫烈士陵园,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传统教育。更为隆重的是省、地、县领导人暨黄陵县群众,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进行公祭,许多海外侨胞、外籍华人也来祭奠。

  端午节 农历5月5日为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此日家家户户吃软小米粽子,饮雄黄酒或艾叶酒,意在一年中避蛇蝎之毒。太阳出山前,将采集的艾蒿插在门窗上,小孩颈挂香包,手、脚腕上系五色花绳,称“百绳”。百绳要在第一次响雷时剪去,预示一年中无病无灾。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夜晚圆月上中天,将早已准备好的月饼、西瓜等水果摆放在院中桌上,叫“献月爷”。祭月完毕,全家人将祭品分而食之,庆贺全家团圆。月饼多为自制,吴旗、志丹制作的月饼,大的直径有50多厘米,厚4~5厘米,有许多层,中间包核桃仁、芝麻、红白糖,外表用模子压出各种图案。子长县农村,多年不育的妇女,中秋夜晚,待村人睡静,怀揣月饼,偷入别家瓜果园中,摘取一些果品揣回家里,称“偷儿女”。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鬼节”。此日,妇女用各色纸剪制衣裤、鞋帽于坟头焚烧,此为死人“送寒衣”。本区北部还杀羊敬山神,以保人畜平安。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本区民间有吃“腊八饭”习俗,即用豆子、米、面、核桃仁、板粟、红枣加进各种调料熬成粥。北部有的县在腊八饭里煮荞面蛋蛋,谓之“煮雀头”预示来年庄稼不受鸟雀侵害。

生活禁忌

旧时,本区有一些生活禁忌。至今,一些禁忌尚存。

  • 婚嫁禁忌
    • 姑不迎人,姨不送人,孕妇、寡妇更不能迎送新人。
    • 忌娶姑姑之女为妻和姨表作亲,谓之“血脉倒流”或称“倒买骨血”。
    • 迎新人进大门,要将磨盘、碾子盖上,免得冲了青龙、白虎星。
    • “上头”时,禁忌姑娘和杂人入内。
    • 洞房之夜,忌姑娘、寡妇、孕妇入内,否则会“冲喜”。
    • 娶亲忌用骡子、公驴。
    • 娶亲途中忌歇息、打火。
    • 新郎新娘回门忌在娘家同居,以后也忌在娘家同居。
    • 新郎新娘回家忌单日。
  • 生育禁忌
    • 女子忌在娘家分娩。
    • 公公及外人不能进“月窑”。
    • 婴儿剃头不能见舅舅。
  • 居住禁忌
    • 院落忌两边有路,谓“二鬼抬轿”。
    • 忌大门前有庙观,俗曰“宁在庙前,不住庙后”。
    • 门扇忌用六块板做成,这样会“六亲不认”,不作方扇门,忌做五格窗。
    • 大门不能开在院子正中。
    • 盖房忌盖四间、六间、“四六不成材”。
    • 大门外忌栽柳树、杨树,院内忌植松柏。
  • 节令禁忌
    • 正月初一忌扫地、倒垃圾,上午忌担水。
    • 正月初五忌劈柴,怕“打开穷窟窿”。
    • 正月忌理发。
    • 农历二月初二清早忌打水、洗衣,恐伤“龙眼睛”。
    • 农历八月十五忌阴雨。
  • 日常生活禁忌
    • 忌隔门泼水,恐下连阴雨。
    • 忌脚踩门槛,恐冲撞门神。
    • 忌碗扣头顶,免得“龙抓头”。
    • 灶前不能劈柴,怕惊动灶神。忌女人进羊圈,冲撞圈神。
    • 磨、碾不能端对房门,不然“白虎当堂坐,不灾就是祸”。
    • 磨、碾不能扔入茅厕,恐冲撞“青龙白虎”。
    • 忌用筷子打猫,否则猫会叼回蛇。
    • 杀猪忌互相递刀子。
    • 忌说小孩长得胖。
    • 忌说老人“精神”,“精神”用于牲畜。
    • 人死了不能说“死了”,老人要说“殁了”或“老了”,小孩要说“撂了”、“撇了”、“堆栽了”。
    • 忌用麻绳束腰,戴孝才用麻绳束腰。
    • 大年初一煮饺子漏馅,不能说“烂了”或“破了”,应说“挣了”。

参考:延安谚语 延安民谣

特产

延安特产:面花
延安特产:酸枣
延安特产:延安剪纸
延安特产:黄陵黑陶
延安特产:壶口酥梨
延安特产:洛川苹果
延安特产:安塞小米

主要特产

  面花 结构复杂,造型生动,有较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祭奠面花以花鸟鱼虫、飞禽飞兽、蔬菜杂果为主,或气势雄伟,或雅致优美、无不栩栩如生、精巧传神。到祭祀之日,黄帝陵前更是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成为面花的展览会。

  延安酸枣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黄土高原野生品种,无污染无公害,营养成分含量高,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是良好的食药两用干果。延安是酸枣的适生区,延安酸枣含大量维生素、柠檬酸及钙、铁、锌、镁等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多食酸枣食品还具有滋补保健,益智健脑的作用。种仁含酸枣仁皂甙A、B等。性平,味甘、酸,有养心安神、补肝、敛汗的功效。主治心烦失眠、惊悸怔忡、体虚多汗、神经衰弱、多梦、汗少口干等症。延安酸枣是中国酸枣种类中活性成分最高的一种。

  甘谷驿红薯 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

  安塞农民画 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以农家妇女为主。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1998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农民画之乡” 。

  安塞小米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塞小米久负盛名,先秦、西汉军屯时期,便有大面积种植。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油脂丰富,久贮不变,平均含蛋白质13%,富含多种维生素。

  延安剪纸 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做工精美、特色突出,融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为一体,湛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最具代表性的有安塞、子长、延川、富县、延长、洛川和甘泉等县的剪纸艺术。主要种类有窗花、炕壁画(炕围子)、顶棚画、板架挂画、小孩鞋头画、裹肚画等,题材广泛,大多来源于生活,诸如牛、马、猪、羊、鸡等家畜家禽,花虫鸟鱼,飞禽走兽以及戏剧人物、民间故事、吉祥物、民俗事象、农耕、纺织、饲养、贸易、佳节喜庆等,都可成为剪纸形象,造型古拙,风格粗犷,寓意风趣,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各地风格也不同。如北部延安、安塞一带风格粗犷、朴实、线条粗壮有力;南部富县、洛川、黄陵一带风格工细、华丽,线细如发丝,点小如针尖;吴旗县一带风格工巧、洒脱、线条细长而锐利,且多剜空的阳刻剪法。内容上,北部多为动物家畜和飞鸟家禽,南部兼有戏剧人物。在制作上,北部多为单色剪纸(红、黑、绿等),显得朴素大方;南部兼有用各种色纸剪贴的窗花,显得华丽优美。众多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展览比赛中获奖。安塞县曾被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黄龙核桃 黄龙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东南缘,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特别适合核桃的生长发育,是我国西北地区核桃最佳优生区。

  延安小米 小米亦称粟,是陕西省延安地区的特产。据说是炎黄始祖的首选精种,盛产于黄土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米质独特,口感滑润,营养十分丰富。其中香小米是陕北三大杂粮(延安香小米、吴旗荞麦面、榆林大明绿豆)系列之一。延安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其蛋白质含量达1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长期食用对人体十分有益。

  吴起荞麦 荞麦是吴起县传统的粮食作物之一,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就有种植。它是吴起人民祖祖辈辈非常喜爱的一种秋季作物。荞麦在吴起县种植位于各类作物之首,也是吴起的主要蜜源作物。吴起县共有甜荞和苦荞两个栽培品种,甜荞麦种植占90%以上。吴起县的荞麦出粉率高,青皮率低,品质优良,含蛋白质11.9%,脂肪2.4%,碳水化合物72%,维生素高于小麦、大米,长期食之,有治疗高血压、控制糖尿病、消积消滞、降温解毒等作用。用荞麦做面食洁白细长,食之光滑爽口。吴起荞麦目前在国内、国际已渐有盛名,并已成为出口大宗之一。

  子长粉条(丝、皮) 子长县特产,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经磨浆、过滤、沉淀制成淀粉、再经熟制加工而成,其色泽洁白光亮、条干均匀滑爽、柔韧适口,热炒、凉拌、作汤均可。清末至民国时期,民间以石磨磨浆提取淀粉制作粉条。

  黄陵黑陶 包含深刻的黄帝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它源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瑰宝。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化人民现代生活做出了贡献。其雕刻精细,古朴典雅,具有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吴起羊肉 吴起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山羊居多,其肉鲜嫩而不膻,肥美而不腻,且有治疗咳嗽,强健耳目,防治痨伤、盗汗等药用价值。

  甘泉红小豆 颗粒硕大,结实饱满,色泽鲜艳,出成率、出沙率及产量较高。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红玛瑙”,红小豆的种植已成为甘泉县农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成为陕西兴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口贸易的重要农产品。

  甘泉豆腐干 甘泉豆制品系列产品有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皮、豆腐乳、豆腐干等。最著名的当属豆腐、豆腐干,“甘泉豆腐水上漂,穿挂马尾烂不了”的民谣便是佐证。其外观细腻,富有弹性;内在坚嫩,营养丰富;烹煮煎炖,任意调制,不变形,不落末。

  洛川苹果 陕北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日温差大,所产苹果质地优良,其中以洛川苹果为最有名。洛川苹果是1917年阿寺村农民李森安从河南灵宝引进。现阶段有品种47个,尤以红星、红冠、红元帅、秦冠、黄元帅、国光等品种最佳,其特点是含糖量多,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硬度、水分适口、耐贮藏。苹果,古称“柰”、“频婆”。原产中亚细亚与新疆等地,约在汉时传人陕西。陕北高原以洛川为中心的延安、铜川和淳化一带,土质松绵,土层深厚,沟壑纵横,有大面积的背风向阳的坡台地,气候凉爽干燥,光照条件好,病虫害较少,是栽培苹果的比较理想的地区。所产苹果形美色艳,香甜可口。

  子长马铃薯 种植始于清末,民间除作副食外,多用于牲畜饲料。民国时期,开始用马铃薯制作粉条(俗称洋芋粉条),但因数量少未有大的发展。子长马铃薯薯皮光滑、薯形正规,大而整齐,芽眼浅,薯肉细密,淀粉含量高,有适口性好、抗病性强、生理退化慢、富含营养等特点。1995年4月,中国农学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产报社、经济日报社、农村部联合主办的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会上,子长县被命名为唯一的“中国洋芋之乡”。

  壶口酥梨 以其果面洁净清雅色泽丽黄,皮薄质细香脆甜美,别具风味。

  延川红枣 延川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拨850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0.6℃,年日照时数2558小时,无霜期185天,常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是红枣、梨果、花椒等经济林果的最佳适生区。

  延安名贵杂豆 延安产豆,种类繁多,色泽艳丽,颗粒丰润,品质极佳,营养丰富。主要品种有红小豆、双青豆、绿豆、豇豆、豌豆、芸豆、扁豆等。以双青豆为例,色泽青绿、碧如翡翠,富含蛋白质(40%以上)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用途广泛,药食兼备,可煮熟食用,亦可生成豆芽或加工成豆制副食品,是延安主要出口创汇农产品。

  志丹香谷米 志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是香谷米的最佳优生区。志丹香谷米由县农业服务中心选择远离城镇,空气清新、无污染基地定点生产,从未使用化肥和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色泽金黄,富含矿物质、蛋白质脂肪、赖氨酸、硒和维生素A、B、E等多种营养成份。小米粥水比例1:25—30,可配加绿豆、豇豆、红枣、花生、核桃仁等,馨香可口,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的滋补珍品。现已注册上市的“威龙”牌香谷米和“宇翔”牌香谷米行销全国各地。

  延安中药材 延安中草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素以“延无闲草、中药宝库”著称。通过中草药普查,据记载的多达494种,有191种被列为常用大宗收购药材。延安的中草药不仅有药用价值,而且还兼有其它多种用途,在历史上就久负盛誉。粉甘草被称为陕北“三大宝”之一,以其质坚粉性足而闻名于全国和东南亚一带。杏仁历年来一直是全国的主要产区和供货点,不但是眼科良药,而且是两广和南洋地区盛大宴席必备的果品。山桃仁、酸枣仁、龙骨等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生地、三棵针、穿地龙、刺五加皮、柴胡、连翘等二十多种已成为延安的“拳头”品种。沙棘全市山区普遍生长,蕴藏量极大。延安制药厂用以酸枣仁为主的中草药加工的“心神宁”中成药,调整内分泌、止惊、治神经衰弱症有很好功效。

  宜川花椒 延安花椒主要分布于宜川、黄龙、延长、延川等县,尤以宜川栽培最多、产量最大。宜川“大红袍”有“天下第一椒”的美称,1995年荣获中国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和省优质产品奖。

风味小吃

延安风味小吃:圪坨
延安风味小吃:油旋
延安风味小吃:陕北油糕
延安风味小吃:油馍馍

  圪坨 陕北语,关中称麻食、猴耳朵。以荞面为料,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圪坨煮出,干盛半碗,浇羊肉汤,乃羊腥圪坨。圪坨是一种富饭,羊肉汤里有什么好东西皆可放,如黄花、木耳、豆腐、栗子。

  烙饼 将白面粉一半用开水烫,另一半用温水和,再一块和成面团,然后在面板上撒适量的干面粉,将和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擀成薄皮,撒上适量的油、葱花,精盐、花椒粉,抹匀后,将面皮卷成卷,然后将卷好的面卷揪(切)成小面团,将小面团擀压成圆形的薄饼,锅中加适量的油加温,待油温升至100度左右时将压好的薄饼放入锅中烙,待一面烙至金黄色时翻饼将另一面用同样的方法烙,两面翻覆烙二至三次即可出锅食用。烙出的饼色泽金黄,薄而酥软,味香可口。

  油旋

  搅团 将荞麦粉下入开水(一碗荞麦三碗水)锅中,用筷子搅匀,再加入适量的开水将面团搅成小块,使水均匀分布,加盖约四分钟左右后,揭锅继续搅拌均匀,再加盖(约两分钟左右)至熟透起锅。食用时蘸蒜泥汤、柿子酱等汤料即可。

  蒸饺 将白面粉用开水烫成面团,揉匀后取一小块烫好的面团揉成条,用刀切成小块,然后将小面块压成圆形,蘸点干面粉,用擀面杖擀成薄皮。馅用大肉(羊肉、牛肉)、煮熟剁碎的黄豆芽、粉条丁、炸豆腐丁、韭菜、佐料炒制,将馅包入薄皮中上笼蒸熟,蘸点汤料即可食用。

  黄糜馍 用硬糜子去壳,加入浸泡、沥水、磨粉、过箩,四分之一面粉用开水烫成糊放在锅中蒸熟,将蒸熟的面糊和剩余的面粉和成面团,放入盆中发酵,发酵好后加适量碱水,取一小块面团(和蒸馍般大小),用两手掌挤压成饼状,包入备好的豆沙馅,放在笼上蒸熟取出即可食用。色泽金黄、细腻软甜,味道盛佳。

  抿节 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节音儿化,所以也写作“抿尖”。抿节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成一寸来长的小节,呈扭曲状。食时,将抿节下锅煮熟,浇以素汤,汤内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韭黄、芝麻、辣酱、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此乃陕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点之品种。

  碗砣 做法是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此为秋冬美食,可独食,亦可下酒。

  米酒 陕北米酒却是用糵酿成。这种用糵作糖化剂酿出来的米酒,一是“浊醪如河”,二是“汁滓相将”,三是“浊而甜耳”,四是“糵与黍相体”。各种特点趋向一个结论:用“糵法”做的陕北米酒,就是传说中的醴——黍醴或粱醴。这应该是最古老的酿酒方法。

  煎饼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口感舒适,有减脂抗癌之功效,是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的最佳食品。

  摊黄 由米面或玉米面发酵,制成糊状,用专门的螯子慢火烙成,这螯子底是凸起的。舀一勺面糊,顺凸顶倒下,流到边楞挡住,自然成为圆形,然后盖上盖烙,听的盖上水蒸汽滴下来响三声,就说明熟了,铲在盘中,状如满月,底焦面黄,边厚中薄,香气扑鼻,尝一块,略酸带甜。

  凉粉 由纯天然绿豆、扁豆、洋芋或荞麦加工而成,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之效。凉粉亦是陕北风味小吃之一,尤以子长县的绿豆凉粉和油凉粉为著称。用绿豆粉面制作而成的叫“绿豆凉粉”,用扁豆粉面制作而成的叫“扁豆凉粉”,由洋芋淀粉制作而成的叫“洋芋凉粉”,由荞麦糁子制作而成的叫“荞面凉粉”。凉粉中以绿豆凉粉为上乘,其色泽嫩绿鲜亮,一年四季皆可食用,盛夏时节最佳。有冷热两种吃法,老少皆宜。

  洋芋沫沫(黑楞楞) 由土豆做成沫状,去除淀粉,然后做成圆球状,放入锅内蒸熟,陪上调料便可食用。虽然去处了淀粉在营养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丝毫不能影响其令人难忘的味道。

  陕北大烩菜 虽然此菜源于内蒙,但是随着在陕北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陕北独特的风味,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蜜制南瓜 八棱南瓜,削皮去籽,平剖两半,再顺天然瓜沟切为若干小瓣,拼复完整,入锅蒸熟后,浇以糖汁。口感绵软,香甜怡人。南瓜富含维生素A、C、钴、锌等营养元素,对糖尿病及肥胖症有独特疗效。

  荞面饸饹 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陕北羊腥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在陕北,民间有“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说。此外,荞麦有减脂降压的功效。延安的吴旗县和志丹县盛产荞麦,两地的荞面饸饹味道最佳,一年四季皆可食用。

  卤煮驴板肠 将整副驴大肠反复漂洗干净,入清水煮半熟,捞出加酱、辣椒、花椒、葱、姜、盐等卤煮而成,其特点是麻、辣、咸、嫩、鲜香味美,为陕北食中一奇。

  苦菜酿洋芋 用山野苦菜,配以陕北出产的土豆,口味香辣咸香。

  洋芋擦擦 延安传统饭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库勒”。洋芋就是土豆。此菜加工时将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末等,同面粉搅匀,上笼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面、酱、醋、葱油或香油。若用炒锅快火炒出,其味更佳。一年四季均可食用。擦擦是一种工具,用来擦土豆丝的。

  陕北年糕 又叫油炸糕,喜糕。黄主糕,年糕以软黄米为原料。软黄米经过碾磨成面,再蒸制,油炸。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营养高,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不含防腐剂,其色泽金黄,口感软、甜、香,是一种低糖食品。

  油馍馍 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

  钱钱饭 本是陕北缺粮人家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饥。而现在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其做法为,将黑豆经水浸泡膨胀,放在石碾上碾压成片,形如铜钱,故人称“钱钱饭”。煮时按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等豆钱半熟时,再放入小米。当豆钱漂浮于粥面上时就可以食用了。

  炖羊肉 炖食时,连骨剁成块状。置入冷水内,文火炖烂,加入食盐、花椒、辣椒、生姜、大葱等调料,即成“炖羊肉”,其味道鲜美,荤而不腻,别具风味。

  羊杂碎 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肺等烩制而成,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红薯糕 将洗净的红薯,放入笼中蒸熟后,取出去掉外皮,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成面团备用。在面板上撒适量的干面粉,然后切一小块面团擀成半公分厚的面皮,用刀切成不同形状的小块,放入热油锅中炸熟,捞出即可食用。炸好的红薯糕色泽褐黄色,外焦里嫩,绵甜可口。

  油粉面 用洋芋淀粉中的油粉(或者用淀粉)兑一定的白面粉、荞麦粉和成面团,用擦子擦入开水锅中,煮熟后捞出,和烩菜、柿子酱、肉沫酱、肉等汤料拌和即可食用。

  猪灌肠 把猪大肠洗净,切成长约40公分段,一头用线扎死;荞麦粉用水和成面团,再加入少量水搓,搓匀后再加水继续搓,直到成糊状为止,然后加水稀释(也可用脱皮后的荞麦仁,加适量的水渗约10分左右,放在面板上用擀面杖压碎,放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再加少量水揉搓,后加水稀释,用箩过滤)备用。然后灌入备好的大肠内(灌半饱即可),用线扎口,放入盘中上笼蒸熟后出锅冷却即可。将冷却的灌肠切片或丝,加入麻辣肝、蒜泥、辣椒油等佐料拌食。

  烧肘子 甘泉进入饮食文化系列的著名风味小吃有多种,但尤以红烧带把肘子因其风味奇特而独占鳌头。

  麻叶 麻叶和面豆的上市时间是一样的,口味与面豆不同的是它是在特制的面饼里添加了看得见的大量的芝麻,香酥爽口。

  炒饼 将白面饼烙至八成熟时,切成宽1cm左右的饼条待用。将青椒、柿子等配菜炒到半熟时,加入切好的饼条,根据不同口味下入调料炒熟即可食用。

旅游

  延安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发展旅游业具有广阔前景。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西部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市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旧址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延安:宝塔山
延安市: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市: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
延安市:清凉山景区
延安市:杨家岭毛泽东旧居
延安市:杨家岭周恩来旧居
延安市:王家坪革命旧址

景点

人物

历史名人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名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壮丽史剧。有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有古代治水英雄大禹;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有陈嘉庚黄炎培李鼎铭茅盾冼星海等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还有斯诺白求恩马海德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

古代人物

  • 黄帝(西元前27世纪~西元前26世纪),中华民族的始祖。
  • 盖吴(418~446),北魏时期关陇人民大起义首领。杏城(今黄陵县侯庄乡)卢水胡人(匈奴左沮渠部后代)。
  • 周惠达(?~544),西魏文安郡(今延川县)人。
  • 刘迦论(?~614),延安人。隋大业十年(614)五月,起兵反隋,自称皇王,建元大世。
  • 高万兴(?~925),原籍河西,唐进士。
  • 杨偕(980~1048年),字次公,北宋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人。
  • 刘延庆(1068~1127),北宋将领,保安军(治今陕西志丹县)人。
  • 刘光世(1089~1142年),字平叔,南宋将领。保安军(治今陕西志丹县)人,刘延庆次子。
  • 解元(1089~1142年),字善长,南宋将领,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德清砦人。
  • 萧如熏(?~1628),字季馨,明朝肤施人。
  • 神一元(?~1631)、神一魁(?~1631),宁塞堡(今吴旗县长城乡黄涧村)人。
  • 薛文周(1589~1634) 字道映,号晴岚,明万历十七年(1589)生于安定县(今子长县)一个富裕家庭。丙辰(1616)科中进士。后主政山东潍县、掖县。
  • 张应金 号混天王,今延川县人。崇祯八年(1635)四月,高迎祥号召各路农民军首领在河南荥阳集会,共13家72营,混天王为72营首领之一。
  • 马茂才(约1600~?) 字晴江,明代安塞县马家沟人,出身于官僚殷富之家。天启五年(1625)进士,初授行人,迁湖广副兵备道。崇祯五年(1632),以礼部郎中升西蜀参议,致仕后卒于长安。著有《岚淙草》、《焚余诗草》、《行人酒令》等行世。
  • 高迎祥(?~1636),又名知岳,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延安府安塞县(故治在今陕西安塞县南)人。
  • 杨兆,字梦镜,明朝肤施(今延安市)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北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 赵彦,明朝肤施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三甲第一〇四名进士,官至都御史。
  • 赵章,字俊宇,赵彦之弟。明朝肤施(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人。
  • 刘琦,字廷珍,号北郭,今洛川旧县乡桐堤村人。明正德甲戌(1514)进士,授行人。
  • 李宗沆(1795~1874) 字霭山,今延川县马家河乡李家原村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次年联捷进士。
  • 李娓娓 字心兰,约生于清道光年间,李宗沆幼女。

近现代人物

  • 屈植卿(1885~1924) 字培源,今洛川城关镇人。历任陕西第三区警备司令部、陕西第四混成团及陕北镇守使署书记官、书记长,代理鄜县县长。
  • 屈伸(1905~1951) 字动之,屈植卿长子。曾任国民革命军第46军政治部主任。1951年1月赴延安管训班学习时病故。
  • 刘翰章(1894~1927) 字含初,中部县(今黄陵县)备村人。民国6年(1917)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民国12年(1923)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 李丹生(1862~1945) 名渥,字丹生,今延川县延水关镇柏树坬村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官宦世家。曾当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主席团成员、常驻议员。是年79岁,为边区年龄最长之参议员,被人们敬称为“李老丹”。1945年7月3日,在延安逝世。
  • 李嘉谟(1903~1928) 幼名正安,字助成,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于延水关柏树坬村,李丹生之子。
  • 黑宪章(1897~1929) 字子斌,今延长县赵家河乡古州村人(附属宜川县)。
  • 黑志德(1913~1956) 黑宪章养子。曾任中共宜川特派员,宜川抗日义勇军指挥,赤川县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延安地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工会联合会主席等职。
  • 樊钟秀(1885~1930) 名铎,字钟秀,号醒民,因行二,亦称樊老二,河南省宝丰县大营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春,全家逃荒至黄龙山垦荒,初住草地胡同(今洛川县境内)。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9名军委委员之一。
  • 杨庚武(1898~1931) 今子长县瓦窑堡镇人。
  • 焦维炽(1910~1932) 字炯亭,亦名维志、仲明,化名赵仪三,今子长县马家砭乡焦家河人。
  • 李光明(1911~1933) 原名李建堂,延川县杨家圪台乡西沟村人。
  • 孟芳洲(1905~1933) 又名舫洲、瀛洲,字介人,化名老侯,今洛川县石头乡西寨头村人。
  • 强世清(1911~1934) 今子长县栾家坪乡强家湾人。
  • 黄天锡(1878~1934) 今子长县杨家园子镇吴家寨子人。
  • 任广盛(1870~1930) 今子长县玉家湾镇任家砭人。在任家砭建立安定县第一个农村中共支部,任支部书记。
  • 任志贞(1914~1934) 任广盛之女。
  • 白德胜(1904~1034) 今子长县安定镇崖堤人。
  • 康全明(1912~1934) 今甘泉县桥镇乡阎家湾人。
  • 谢子长(1897~1935) 名德元,字子长,号浩如,化名秋阳,今子长县李家岔乡枣树坪人,为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26、27军创始人之一。
  • 杨灏(1910~1935) 字伯淳,延川县杨家圪台村人。
  • 谢福成(1908~1935) 谢子长兄谢德惠之子。
  • 谢绍安(1909~1935) 又名连成,谢德惠之子。
  • 范世昌(1910~1936) 宜川人。
  • 杨琪(1895~1936) 字建亭,今延川县黑龙关乡北原村人。曾任红26军42师3团参谋长,红27军84师师长。
  • 刘志丹(1903~1936) 名景桂,字子丹〔后改名志丹),今志丹县金鼎乡芦子沟村人。
  • 杨凤岐(1907~1936) 今子长县史家畔乡杨家河人。曾任米西(今子洲县境)游击师司令兼政委。
  • 乔凤鸣(1915~1936) 今富县羊泉乡南章村人。曾率游击大队配合红15军团参加“直罗镇战役”。
  • 冯德胜(1907~1936) 今延川县延水关镇北村人。
  • 王树勋(1908~1936) 今富县洛阳乡田厢村人,富县最早的中共党员和富县第一支中共武装创始人。
  • 刘宝堂(1900~1941) 字玉亭,今志丹县顺宁乡桃梨坬村人。
  • 杨学武(1903~1944) 字世立,祖籍山西省石楼县,出生于今延川县关庄乡杨家坪村。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1944年4月10日,在垣曲县境的狭崾岩和数倍于己的日军遭遇,不幸牺牲。
  • 陈发鸿(1915~1944) 延川县人。
  • 惠光前(1920~1944) 今甘泉县劳山村人。
  • 马海旺(1880~1944) 祖籍陕西横山县。清宣统元年(1909)随父母逃荒到保安,定居于永宁山苍沟村。曾任中华江湖抗日救国会副主任,志丹县抗日救国联合委员会主任。
  • 朱子伟(1912~1947) 原名杜福祥,乳名存福,今延川县文安驿镇人。曾参加平型关战斗
  • 孙立生(1917~1947) 又名起世,今安塞县砖窑湾镇人。
  • 姜秉公(?~1949) 又名廷玉,今洛川县老庙乡北高阳村人。
  • 曹力如(1902~1949) 原名崇本,字力如,今志丹县旦八镇吊坪村人。曾任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常驻议员、中共中央西北局副秘书长、统战部副部长、陕北行署主任等职。
  • 杨国栋(1901~1950) 字公甫,今子长县玉家湾镇杨苏家沟人。曾任国民革命军27师参谋,国民政府乾县县长。
  • 张廷芝(1908~1953) 乳名生旺,字幼兰,出生于今吴旗县金佛坪一个封建世家。
  • 刘建章(1897~1958) 原籍佳县乌龙镇刘家渠村。民国16年(1927)迁至肤施县南庄河村定居。1935年参加革命。195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 吴满有(1894~1959) 原籍横山,民国17年(1928)逃荒至肤施县,落户于吴家枣园村。
  • 申长林(1894~1962) 原籍米脂,民国7年(1918)迁至肤施县蟠龙区马家沟村定居。1943年出席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
  • 马锡五(1899~1962) 又名马文章,原籍陕西延川县马家圪塔村。其父带家逃荒至保安落户。曾任陕甘宁省政府主席,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长,兼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阎红彦(1909~1967) 又名侯雁,今子长县瓦窑堡镇人。曾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政府副主席、重庆市委第一书记、成都部队政委、中共西南局书记处书记、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委,被授予上将军衔。
  • 奥海清(1897~1968) 原籍陕西神木县。童年随父迁至保安县张渠南家湾村定居。1935年参加革命。曾任志丹县县长,中共延安地委委员、延安专区政法党组书记、延安专区检察分院检察长。
  • 傅东华(1914~1969) 原名傅永录,今宜川县云岩镇曲州村人。曾任新四军10旅28团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独立第5师3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计划指挥部调查研究处处长,军事科学院办公室秘书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兵学院院务部部长。
  • 毕光斗(1879~1970) 祖居延安城。清末秀才。曾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延安市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议员、政府委员。1947年,国民党军侵占延安,自动投敌。
  • 郭宝珊(1903~1971) 原名郭宝,祖籍河北省南乐县原村镇操守村(今河南省辖)。清宣统元年(1909)逃荒入陕,在黄龙山区谢家峁村租种土地。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军衔。
  • 孙鸿鸣(1898~1972) 原籍横山,后迁肤施县蟠龙木瓜崖定居。1935年参加革命。
  • 马定邦(1908~1975) 延川县贾家坪乡马家圪崂村人。
  • 姚士旺(1912~1978) 原籍横山县,1936年逃荒落脚于今安塞县坪桥乡窑沟村。解放战争中,踊跃支前抬担架,参加过青化砭战役。
  • 刘秉温(1912~1979) 原籍米脂,民国22年(1933)移居肤施县碾庄村。1935年4月参加革命。
  • 赵耀先(1904~1980) 字光祖,祖籍榆林,民国2年(1913)随父母逃荒至保安。曾任志丹县县长,曲子县县长、高等法院书记长及陕北行署、西北交通厅、中央司法部财务处长。建国后,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委副主任、科协副书记和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 黄立德(1902~1980) 子长县玉家湾镇王家沟人。曾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
  • 李景膺(1907~1981) 今子长县玉家湾镇柳树沟人。建国后曾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内务部副部长、民政部顾问等职。
  • 刘约三(1903~1981) 名宗汉,字约三,志丹县金鼎乡小蒜川村人。
  • 李新安(1919~1983) 洛川永乡乡阿寺村人。
  • 王子宜(1908~1983) 名崇义,字子宜,志丹县人。
  • 高维嵩(1916~1985) 祖籍陕西米脂县。少将。
  • 吴习智(1913~1985) 子长县瓦窑堡镇人。少将。
  • 郝树才(1904~1986) 原籍清涧县郝家崖沟村,6岁时随家迁居今延长县交口镇谭石原村。
  • 杨步浩(1905—1977) 生于陕西横山,1929年逃荒到延安县碾庄乡落户。1943年11月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边区甲等农业劳动模范。
  • 曹佃祥(1921~1988) 女,安塞县砖窑湾镇范台村人。中国剪纸协会会员,著名民间艺术家。
  • 陈甫斌(1911~1989) 原名陈树德,延川县杨家圪台乡陈家原村人。
  • 薛宏福(1919~1989) 今延安市城区人。1936年12月参加革命。曾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副书记、书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政府副主席。
  • 韩起祥(1915~1989) 祖籍横山县,1940年移居延安。三弦说书演员,民间曲艺家。
  • 罗成德(1908~1990) 今延安市甘谷驿镇罗家湾人。少将。
  • 刘景范(1910~1990) 刘志丹胞弟。
  • 阎万选(1922~1992) 山西省离石县人。1952年到延安,曾任中共黄陵县委、吴旗县委书记、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林业局局长、中共延安地委财贸部部长等职。
  • 路遥(1949~1992) 原名王卫国,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 高朗亭(1913~1994) 原名高明镜,延川县贾家坪乡石窑村人。少将。

参考条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