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建水紫陶云南省建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7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麻江蓝莓等37个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6年第63号)批准)

(一)产地范围。

建水紫陶产地范围为云南省建水县临安镇、曲江镇、南庄镇、西庄镇、官厅镇、面甸镇、青龙镇、岔科镇、普雄乡、坡头乡、李浩寨乡、盘江乡、利民乡、甸尾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建水紫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建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建水紫陶的检测机构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

一、产品分类

1、按用途分为艺术陶、日用陶。

2、按泥料呈色分为红泥陶、白泥陶。

3、按产品磨光类型分为镜光类、亮光类、哑光类、磨砂类。

4、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型。

二、原料要求

以建水境内天然呈色为紫、白、青、黄、五花等五种陶土为原料,五种陶土均有质地细腻、柔滑、可塑性强、饱水易软化等特点,含SiO2、Al2O3、Fe2O3等化学成分,成分含量参见表1。

表1原料主要化学组分(略)

三、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泥料制备→拉坯造型→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

(二)工艺特点

泥料制备:将取自建水境内特有的紫、白、青、黄、五花等五种陶土原料按制陶要求进行配比,把配比好的原料分别制成粉状,放入池内浸泡、搅拌成浆,用200至300目网筛过滤再浸泡、搅拌、过滤,重复4~5次后,制成膏状泥,密封放置于遮阳处陈腐,陈腐时间不少于3个月。

拉坯造型:用陶车手工拉坯成型。

湿坯装饰:在湿坯状态下,用毛笔和墨汁等工具,手工直接在湿坯表面进行写绘装饰。

雕刻填泥:分雕刻和填泥两个环节。“雕刻”是用特制刻刀,将湿坯表面的墨线刻成槽,要求线条精准、深度一致,有阴刻和阳刻两种。“填泥”是按装饰要求,将色泥填入刻模的过程,分色泥制备、填泥、摊泥、压泥、削刮五个步骤。要求填泥与坯体衔接自然、无凸凹面、无裂纹。

高温烧制:在1120℃—1180℃高温下一次烧成。

无釉磨光:选用适当磨具,不上釉,经去火皮、擦丝、抛光等工序,对烧制完成的陶器表面进行打磨,根据需要打磨成镜光或亮光、哑光、磨砂的效果。

四、质量特色

(一)外观质量特色

1、红泥陶呈色以紫红、黑、红黑相间为主,白泥陶呈色以乳白为主,陶质细腻,表面光润,镜光、亮光类陶器外观光洁,哑光、磨砂类紫陶温润,陶体坚实,敲击有金属声。

2、填泥与坯体融为一体、表面平整无凸凹、无裂纹。

(二)吸水率

吸水率:≤5.0%。

(三)抗热震性

小型产品在180℃至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中、大、特型产品在160℃至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

(四)铅、镉溶出量

铅≤0.5mg/L;镉≤0.05mg/L。

(五)产品的口径或高度误差

±5.0%。

(六)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