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与村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之塘口镇自力村碉楼群田园风光
中国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之瑞石楼
中国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之方氏灯楼

  开平碉楼与村落汉语拼音:Kaiping Diaolou yu Cunluo),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的乡村地方,现存碉楼有1833幢。是广东开平侨乡民间建筑的一大特色,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也是地域性历史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碉楼最具特色的是顶部的装饰艺术,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各自侨居国的建筑风格,结合中国建筑传统而设计建造,风格迥异,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硬山顶式,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别墅式、古罗马式、中东式、美国式、英国式、德国堡垒式、教堂式等十余种。开平现存碉楼大致可分为泥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赤坎镇三门里村落、塘口镇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蚬冈镇锦江里村落和百合镇马降龙村落群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遗产的四处提名地。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开平碉楼与村落
  • 英文名称: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 入选时间:2007年
  •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v)
  • 地理位置
    • N22 21 25.99 E112 36 49.99(迎龙楼和三门里村)
    • N22 22 23.66 E112 34 44.85(自立村和方氏灯楼)
    • N22 17 07.87 E112 33 57.10(马降龙村碉楼群)
    • N22 15 48.71 E112 31 13.94(锦江里村)
  • 遗产编号:1112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广东省开平市用于防卫的多层塔楼式乡村民居——碉楼而著称,展现了中西建筑和装饰形式复杂而灿烂的融合,表现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开平侨民在几个南亚国家、澳洲以及北美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海外开平人与其故里的密切联系。此次收录的遗产包括四组共计20座碉楼,是村落群中近1800座塔楼的代表,代表了近五个世纪塔楼建筑的颠峰,也展现了散居国外的华侨与故土之间仍然紧密的联系。这些建筑分为三种形式:由若干户人家共同兴建的众楼,为临时避难之用,现存473座;由富有人家独自建造的居楼,同时具有防卫和居住的功能,现存1149座;以及出现时间最晚的更楼,为联防预警之用,现存221座。也可分为石楼、土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反映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复杂而完美的融合。碉楼与周围的乡村景观和谐共生,见证了明代以来以防匪为目的的当地建筑传统的最后繁荣。

概述

  广东省开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市内碉楼星罗棋布,蔚为大观。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开平碉楼最早为当地乡民防涝防匪之用。鸦片战争以后,战乱频仍,匪患猖獗。当地海外华侨于是集资回家乡兴建各式各样的碉楼。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千姿百态,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特别是欧洲大陆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在碉楼的总体造型、建筑构件和表现手法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而西方建筑风格又有多种类型,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以及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等等,都融进了开平的乡土建筑之中,它不单纯是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某一地域建筑艺术的引进,而是中外多种建筑风格“碎片”的组合,多种建筑类型相互交融的产物。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中国领土上西洋特色的建筑,大都是洋人用坚船利炮“打”进来的,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注在千辛万苦建成的碉楼上。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别具特色,因而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开平碉楼是世界先进建筑技术广泛引入中国乡村民间建筑的先锋,大量使用了进口水泥、木材、钢筋、玻璃等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改变了以秦砖汉瓦为主的传统建筑技法,这为更好地发挥它的使用功能,同时又注意形式的变化和美感创造了条件。同时,开平碉楼也寄寓了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是规划、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优美结合。

  被选入世遗的村落有四处:三门里、自立村、马降龙、锦江里。三门里目前还保留着开平历史上的第一座碉楼“迎龙搂”。因当时还没有受到舶来的影响,其外观拙朴大方,是开平碉楼最传统和原始的模式。自立村有“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之称,是开平现存碉楼最多最集中的村落。马降龙被外国专家评定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村落”。村落里散落的碉楼在竹林深处若隐若现,浪漫而神秘。拥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位于锦江里,是上述四地唯一没有被旅游公司接管的景点,而是由楼主的后人在打理。这一处是碉楼的精华所在。

开平碉楼的历史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这14年中,匪劫学校达8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其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造型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

特点

  开平碉楼罕有的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它还突出的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同时,开平碉楼丰富多变的建筑风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成群,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它极大的丰富了世界乡土建筑史的内容,改变了当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