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海菜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彝族海菜腔:石屏县牛街乡大冷山上的对唱场景
彝族海菜腔:“海菜腔”表演
彝族海菜腔:放歌异龙湖
彝族海菜腔:彝族花腰姑娘唱“海菜腔”
彝族海菜腔:云南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等表演海菜腔

  彝族海菜腔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种,又称大攀桨倒扳桨(倒搬桨),俗称石屏腔,是云南彝族“四大腔”中的一大腔,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畔。“海菜腔”实际就是在海上、湖上唱歌和对歌的意思,因歌声出自于口,民间所说的“开腔”就是开口发声(唱)的意思。所以前人就把在海上唱歌和对歌叫做“海上唱腔”,慢慢简称为“海唱腔”。又因石屏海(异龙湖)中有一种草本水生植物叫“海菜”,茎细长,随水上长,可食用。而“唱”和“菜”的方言土语又相似,所以人们就把“海唱腔”叫成了易记上口的“海菜腔”了。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石屏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海菜腔》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的。

  “海菜腔”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尤如异龙湖水,清澈明亮,声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海菜腔”曲调保持着彝族音乐风格、节奏细致多变,旋律悠长。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有时也用树叶吹响伴合,但普遍不用器乐伴奏,张口即来,字正腔圆,大概是于劳动和行走中练出的缘故。

  海菜腔歌唱历史悠久,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作为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传统艺术形式,海菜腔在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中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在彝族发展史、文化史、道德价值观、艺术思维方式及彝汉文化交融等课题的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

  海菜腔通常由一至二人领唱,众人(三人以上)帮腔,一般是男女对唱。其演唱形式包含了领唱、对唱、合唱、说唱等。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挜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唱词工整,内容丰富,可谓是歌中有歌,曲中有曲,有“民歌中的套曲”之说。民间歌手演唱一套完整的海菜腔,少则40多分钟,多则需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海菜腔的唱词大体可分为“正词”、“衬词”两大类。其中,“正词”只有固定的28个字,格式相当于一首七绝诗。而“衬词”多为演唱者即兴编创,内容涉及广泛。海菜腔音域跨度极大,一个老练的民间歌手在演唱海菜腔时,会巧妙地交替运用真假嗓,音色尖亮,优美自然。由于历史上彝汉文化的交融,现在民间演唱海菜腔基本上以汉语为主。

  20世纪50年代,海菜腔经著名彝族歌手白秀贞等人的演唱蜚声中外;2004年1月,彝族民间歌手李怀秀、施万恒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电视大赛”演唱海菜腔获对唱组金奖;民间歌手李怀秀、李怀福姐弟2005年8月参加文化部在山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获“中国民歌王”称号;2006年7月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原生态唱法第一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彝族海菜腔
项目序号:62
项目编号:Ⅱ-31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云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保护单位:石屏县文化馆


彝族海菜腔是海内外知名的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种,它又称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石屏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

海菜腔歌唱历史悠久,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作为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传统艺术形式,海菜腔在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中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在彝族发展史、文化史、道德价值观、艺术思维方式及彝汉文化交融等课题的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对以海菜腔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歌进行系统发掘、抢救和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和音乐史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菜腔所依存的男女交际习俗“吃火草烟”的消亡及其他文化娱乐形式的传入,海菜腔的歌唱渐趋式微,现已鲜有能完整歌唱成套海菜腔的“曲子师傅”、“曲子老板”(均为对著名歌手的尊称),年轻一辈中也少有海菜腔的爱好者,其传承面临严重危机,亟待保护。

历史发展

  彝族民歌源于劳动,传播于民间。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发展着。因地而异,各具浓郁的地区特点。"海菜腔"以其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即性发挥,顺口而出,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是彝族人民培育出来的民族艺术之花。

  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民国年间,石屏的彝家妇女走西头到思茅、普洱一带背运东西,一路上唱海菜腔,跳烟盒舞,劳逸结合,以解困乏。民国《石屏县志》四十卷《奕志》中载:"夷人妇至思茅地,为人负茶至普洱",每唱"胧匆"调为嬉,又名"跳胧匆"(按:烟盒舞民间也称为"跳胧匆")。

  这些史料中对海菜腔的有关记载,说明了海菜腔渊远流长,是彝族民众传统的歌舞艺术形式。它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

主要特点

  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被誉为民族中的"美声"唱法。它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犹如异龙湖水,清澈明亮,声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海菜腔"原为民歌小调,现已发展成数十种"曲子"。"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在演唱开始,男女双方要款一段枸腔白话,这是双方在相互推让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知识才能和艺术水平的一个机会,是恋爱过程中相互了解这样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它的演唱基本形式是多以一人唱众人合为主,也有男女对唱。海菜腔正曲是七言绝句,演唱的内容一般起到表达思想、心愿的作用。

  彝族《海菜腔》,歌词是汉语,曲调保持彝族音乐风格、节奏细致多变,旋律悠长。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有时也用树叶吹响伴合,但普遍不用器乐伴奏,张口即来,字正腔圆,大概是于劳动和行走中练出的缘故。《海菜腔》以对唱为主,对歌中夹对白话,出品成章,滔滔不绝,妙趣横生,别开生面。

  《海菜腔》的唱词,从内容上分,有试曲、勾曲、抽曲、热曲、扫曲、离曲、挂曲、怨曲、闲曲、怪曲等,都是附合情绪的即兴创作,反映出男女青年在爱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传承意义

  作为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传统艺术形式,海菜腔在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中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在彝族发展史、文化史、道德价值观、艺术思维方式及彝汉文化交融等课题的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对以海菜腔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歌进行系统发掘、抢救和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和音乐史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菜腔所依存的男女交际习俗"吃火草烟"的消亡及其他文化娱乐形式的传入,海菜腔的歌唱渐趋式微,现已鲜有能完整歌唱成套海菜腔的"曲子师傅"、"曲子老板"(均为对著名歌手的尊称),年轻一辈中也少有海菜腔的爱好者,其传承面临严重危机,亟待保护。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