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是南涧彝族传统的火把节。火把节这天,按习俗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来过节。白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置酒肴敬奉天地,以求对人、畜、庄稼顺遂。晚上,点燃大火把,玩耍小火把,以表示丰收喜庆。一般每个自然村要竖上一把大火把,立于相对固定的场所,大火把高3米左右,用松木为杆,周围绑扎白柴和松明子,平年12道,闰年13道,有的还扎一升斗插于顶端。升斗边缘安置火炮、礼花、高升、地老鼠等焰火。有的地方各家门前还竖上一把2米高的中火把。小火把则不限数量,不限规模,根据需要而定,一般可以拿在手里玩耍。此外,各家还要准备一些沫香(陈松香粉末)用来撒在小火把上燃烧。这些准备工作,均要在天黑前就绪。黄昏时分,人们集于大火把周围观火把,升斗点燃,火花四溅,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夜幕降临,各家小孩点燃了小火把,追撒游玩。村村寨寨火光万点,宛若繁星。孩子们手拿小火把,身背沫香袋,若遇来人即举手撒沫,用吉祥的火苗,表示对客人节日的祝福。民间还用火把燎照屋角和田边地头,烧灭害虫,以求丰收。撒火把时,边撒边喊:“蚊子苍蝇撒出去,五谷丰登撒进来”。

  当火把撒到尾声,火把场上便燃起篝火,彝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围着篝火,吹着芦笙,弹起三弦,放开嗓门,开始对歌、打歌,“打歌来,打歌来,老老少少跳起来,阿苏啧哩啧啧……。”在闪闪的火光下,只见彝家汉子踏着粗犷豪迈的舞步,彝家阿妹扭起轻松柔软的舞姿,载歌载舞,袅娜的倩影忽隐忽现,歌声清脆悦耳,乐声悠扬动听,和谐的节拍此起彼伏,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高潮。

  火把节的来历说法不一,有的说,这是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也有的说,火把象征红红火火,用火把来驱家中田中的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祝愿谷穗长得象火把一样粗壮,喜获来年丰收。但多数彝族老人们说,相传这是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五诏,将五诏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彝族人于是日燃炬吊之。火把节由此而来,沿袭至今,自成民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