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2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名句|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全唐诗·目录|全唐诗]] [[诗词名句]]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补充名篇|其他名篇]]
 
</center>
 
</center>
 
----
 
----
第13行: 第13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8px|]]
  
《征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创作的一首边塞诗。此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之意。诗中不着一个“怨”字,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工整,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
  《征人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当时吐蕃、回纥多次侵扰唐朝边境,唐朝西北边境不甚安定,守边战士长期不得归家。
 
+
 
+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当时吐蕃、回鹘多次侵扰唐朝边境,唐朝西北边境不甚安定,守边战士长期不得归家。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是为表现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而作。
+
  
  
第26行: 第23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年年岁岁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挥舞马鞭手握刀环。
+
年复一年戍守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是挥舞马鞭手握战刀。
 
</span><br>
 
</span><br>
  金河:在今内蒙古。上官仪《王昭君》诗:“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br>
+
  金河:可能指大黑河,源出内蒙古,注入黄河。上官仪《王昭君》诗:“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br>
 
  复:又。<br>
 
  复:又。<br>
 
  玉关:玉门关。<br>
 
  玉关:玉门关。<br>
第36行: 第33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时届暮春白雪飘飞归来塞外,万里奔波渡过黄河绕过黑山。
+
三月仍白雪纷飞飘落在塞外昭君墓,万里黄河滔滔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span><br>
 
</span><br>
 
  三春白雪:三春犹有白雪,喻其地之寒苦。<br>
 
  三春白雪:三春犹有白雪,喻其地之寒苦。<br>
 
  青冢(zhǒng):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br>
 
  青冢(zhǒng):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br>
 
  黑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木兰诗》:“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一作“黑水”)头。”<br>
 
  黑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木兰诗》:“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一作“黑水”)头。”<br>
 +
 +
 +
[[文件:270征人怨.jpg|center|thumb|400px|《征人怨》题图]]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
 +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征人在边塞久戍,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苦寒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状,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之意。诗中不着一个“怨”字,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诗中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工整,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
 +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就时记事。“金河”,即大黑河,蒙语叫伊克土尔根河,源出大青山,注入黄河。唐时有金河县,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是防御突厥的前线。“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所谓“岁岁金河复玉关”,只是说明驻地常年流动,极言东西奔波之劳。“马策”,即马鞭。“刀环”,刀头上的铜环。这里举出马策、刀环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以象征日夕不离的马上的征战生活。马策、刀环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具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
 +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写征戌之地的寒苦与荒凉,表现征人转战跋涉的艰辛。“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传说塞外草白,只有昭君墓上的草色发青,所以称青冢。时值暮春,但在苦寒的塞外,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之景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
 +
 +
 +
  这首诗每句自对,又两联各自成对,精工严整,别有韵味。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
  
  
 +
'''名家点评:'''
  
 +
  乔亿《大历诗略》:“工对不板。洗发‘怨’字偏壮丽。”
  
 +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直写得出,气格亦好。”
  
 +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四句皆作对语,格调雄厚。前二句言情;后二句写景,嵌‘白’‘青’‘黄’‘黑’四字,句法浑成。”
  
  

2021年6月20日 (日) 13:14的最后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征人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当时吐蕃、回纥多次侵扰唐朝边境,唐朝西北边境不甚安定,守边战士长期不得归家。


逐句释义: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年复一年戍守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是挥舞马鞭手握战刀。
  金河:可能指大黑河,源出内蒙古,注入黄河。上官仪《王昭君》诗:“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复:又。
  玉关:玉门关。
  马策:马鞭。
  刀环:刀头的环。环与“还”同音,古常以喻征人之思归。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月仍白雪纷飞飘落在塞外昭君墓,万里黄河滔滔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三春白雪:三春犹有白雪,喻其地之寒苦。
  青冢(zhǒng):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
  黑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木兰诗》:“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一作“黑水”)头。”


《征人怨》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征人在边塞久戍,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苦寒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状,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之意。诗中不着一个“怨”字,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诗中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工整,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就时记事。“金河”,即大黑河,蒙语叫伊克土尔根河,源出大青山,注入黄河。唐时有金河县,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是防御突厥的前线。“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所谓“岁岁金河复玉关”,只是说明驻地常年流动,极言东西奔波之劳。“马策”,即马鞭。“刀环”,刀头上的铜环。这里举出马策、刀环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以象征日夕不离的马上的征战生活。马策、刀环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具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写征戌之地的寒苦与荒凉,表现征人转战跋涉的艰辛。“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传说塞外草白,只有昭君墓上的草色发青,所以称青冢。时值暮春,但在苦寒的塞外,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之景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


  这首诗每句自对,又两联各自成对,精工严整,别有韵味。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


名家点评:

  乔亿《大历诗略》:“工对不板。洗发‘怨’字偏壮丽。”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直写得出,气格亦好。”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四句皆作对语,格调雄厚。前二句言情;后二句写景,嵌‘白’‘青’‘黄’‘黑’四字,句法浑成。”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9


作者简介:

  柳中庸唐朝诗人。名淡,以字行。大历时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宗元之族,御史并之弟也,与弟中行皆有文名。萧颖士以女妻之,仕为洪府户曹。《唐才子传》称为“处士”,并作京兆人。诗十三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3首。其较佳者尚有《河阳桥送别》、《凉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