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徽剧《水淹七军》剧照(章其祥饰关羽,谷化民饰周仓)

  徽剧汉语拼音:huī jù;英语:Hui opera),中国戏曲剧种。形成于安徽徽州(今歙县)、池州、太平(今当涂)一带。明末清初,西秦腔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形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拨子高亢激越,常和当地委婉柔和的吹腔在同一个剧目中配合使用,习称“吹拨”。文戏部分唱吹腔,武戏部分唱拨子。这种互取其长的配合运用,渐渐发展、融合、衍变,产生了二黄腔

  清代中叶,二黄腔就已盛行于皖南、鄂东、赣东北相邻地区,由于戏班和艺人交流频繁,出现了二黄西皮合流的情况。当时,齐集扬州的各地乱弹戏班,以“安庆色艺最优”(《扬州画舫录》)。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庆班进入北京,自此逐步兴盛起来,到嘉庆道光年间,汉调艺人也进京搭入徽班演戏,徽汉合流,集众所长,发展成以唱西皮、二黄为主的京剧。此外,徽班的影响遍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山东、山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国有40多个戏曲剧种与它有渊源关系。但到清代末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京剧兴起后,艺人纷纷改学新腔(京剧),徽剧却日益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重新建立了安徽省徽剧团,吸收徽剧老艺人,积极进行培养年轻演员和挖掘整理剧目的工作。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等类。脚色分行早期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9行。在表演上具有动作粗犷、气势豪壮的特点,由于继承了安徽旌德一带目连戏艺人的技艺,徽戏表演一直擅长武戏,有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灯、变脸等许多特技,并吸收民间武术如“红拳”等成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历史沿革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是我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徽剧于明末清初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涂)一带,是中国戏曲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剧种,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在安徽省内,现流行分布于南陵、青阳、徽州、安庆、巢湖等广大地区。今徽剧以徽调(戏)为主体,兼演青阳腔、徽昆和民间小戏。

  徽剧具有悠久历史。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池州是中国东南地区商业、文化的中心之一,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明嘉靖、万历年间,在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亦称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徽州腔、青阳腔并被誉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盛极一时。此期间,昆曲也在徽州一带流传。徽州腔在唱腔等多方面深受昆曲影响,在吸收昆曲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平腔”和以后的“昆弋腔”。

  明末清初,昆弋腔传到安庆府的枞阳、石牌镇(今怀宁)一带,受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影响并与随山陕商人的商业活动而南来的西秦腔相汇合,逐渐形成吹腔、拨子、二簧等徽调唱腔。由于吹腔、拨子形成于枞阳、石牌镇一带,清初时曾合称为“枞阳腔”;乾隆中叶又称为“石牌调(腔)”。后二者又进一步受到梆子系统的影响,在安庆一带出现了一种人称“安庆梆(班)子”的戏班,所唱曲调包括吹腔和拨子在内的各种唱腔,统称为“安庆梆子”。

  到清乾隆中叶,徽剧的石牌腔、安庆梆子、二簧调等主要声腔均已形成。这些声腔早在进京之前就已随着徽班的活动而流传各地。如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广州的外江梨园会馆《碑记》上,就已记载有太和、保和、瑞祥、永兴等徽班的名字。乾隆四十五年的另一块《碑记》则记有荣升、春台、有福、上明、翠庆、集庆、保和、文秀、上生等九个徽班班社。乾隆五十五(1790)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演出,轰动京师。以后,在乾隆、嘉庆年间进京的还有四庆徽、五庆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为有名,人称“四大徽班”。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徽班在北京更加兴旺发达。成书于道光十七年的《长安看花记》中曾这样记载:“嘉庆以还,梨园子弟多皖人,吴人渐少。”另一部写于道光二十二年的《梦华琐簿》也曾记载:“戏庄演戏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

  历史上徽戏曾一度衰落。道光八年至十三年(1828-1832)间,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等在北京加入徽班,使徽、汉合流,出现变“诸腔杂陈”为“以皮簧为主”新剧种。而南方的徽班也受到京剧和其他各新兴地方剧种的冲击,在咸丰、同治(1851-1874)后,徽剧班社逐渐减少;加上原先徽商的地位已被新兴的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势力所取代,使徽班逐渐失去原先徽商在经济上的支持,活动区域日渐缩小,只流行于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省的部分地区。但其艺术形式却保留了下来,并与京戏分为两个系统,称为“徽戏”。民国十年(1921)以后,徽班虽仍然活跃,但改调京腔者日渐增多;至抗日战争前夕,大多数职业班社解散,艺人多改学京戏或弃艺从农或改行经商,只有少数班社勉强维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徽戏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6年成立了安徽省徽剧团,抢救挖掘、搜集整理了近千个剧目和大量的徽剧声腔、音乐、脸谱等珍贵资料。1959年和1961年,该团两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公演。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演出盛会中,徽剧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再次轰动京城。1991年至1997年间,安徽省徽剧团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演出;1999年夏,又应邀赴西班牙参加第20届朝圣国际艺术节、西班牙奔牛节和马德里夏季艺术节的演出。中国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极高赞誉。

艺术特点

  徽剧在表演艺术上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腔之长。演出容量大,表现力丰富,能以多种声腔表现各种复杂人物情感,以多种表演技艺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其表演题材广泛,即能演出诸如《八阵图》、《水淹七军》、《龙虎斗》、《七擒孟获》等历史题材的大戏;又能表演如《踢球》、《闹灯》、《骂鸡》等生活小戏。其表演场面或委婉细腻,如生旦排场戏《赠剑》、《断桥》、《醉酒》;或火爆炽列,如武打戏《烈火旗》、《八蜡庙》、《英雄义》等。其表演形式也灵活多样,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单折戏、连台戏均可演出。由于演出题材广泛,涉及各类人物众多,故徽剧的角色行当有一套完备的体制,号称“十大行,百人档”,许多剧目中的场面如《对金刀》、《铁笼山》、《闹江州》等,都有十行具备、多种群“档子”对打的表演。

  徽剧音乐唱腔由吹腔、拨子、二簧、西皮、徽昆、高腔、花腔杂调等组成,以演唱武戏为主,气势宏伟。唱腔结构体制比较复杂,有曲牌、板式变化加曲牌体、板式变化体三类。拨子以枣木梆击节,初用弹拨乐器伴奏,与吹腔结合后改用唢呐、笛和徽胡。吹腔和拨子结合使用,抒情时唱吹腔,激昂处唱拨子;文戏唱吹腔,武戏唱拨子,交替使用,丰富多彩。

  徽剧表演历来讲究功底扎实、技术全面、阵容整齐、色艺兼优,歌、舞、乐、白高度综合。要求演员能文能武,唱念做打具佳。即重视排场,讲究舞台艺术完美,如以“三十六顶网子会面,十蟒十靠,八大红袍”来显示班社阵容强大和行当齐全;又重视表演朴实、粗犷。如《八达岭》中,单龙套就有十至十四堂之多,还有八红蟒、四官衣;演员边歌边舞,再配以唢呐、锣鼓,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声势。演员舞台动作强烈鲜明,技术性强。即讲究人物亮相和舞台画面的雕塑美,又重视平台、高台的武功表演,在一些戏中还有不少特技表演。如《水淹七军》中关羽、周仓、关平三人表演的一系列身段亮相;特技表演高台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要翻三至七张桌子;平台如跳圈、窜火、窜剑、飞叉、筋斗等。徽剧中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各有特色,如旦角的表演,早期因无水袖,故有许多指法;净角亮相时双手过顶,似举千斤;五指岔开,形如虎爪;用“滚喉”喑鸣叱咤,辅以顿足,用以表现角色愤怒时的情感,显得粗犷激越。此外,徽剧中尚有不少“绝活”,如《滚灯》中的顶灯、《活捉》中的矮步、《三岔口》中的辫子功、《双下山》中的甩念珠、《月龙头》中的打红拳、《伐子都》中的三变脸等。

现状

  徽剧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它不仅孕育了京剧,而且中国南北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都同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同时,徽剧还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徽州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值得深入研究。但目前徽剧面临着"断种"的危险,演员老化,传承乏人,经费紧张,从业人员越来越少,现在必须加紧从保护老艺人入手,进行徽剧的抢救、挖掘、整理工作,否则将会错失良机,造成巨大的遗憾。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