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战国'''分别指:   1.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战国'''分别指:
 
'''战国'''分别指:
  
  1.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
  1.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2. [[战国时代(日本)]],[[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简称“战国”,一般是指1467年的[[应仁之乱]]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约百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
+
  2. '''[[战国时代(日本)]]''',[[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简称“战国”,一般是指1467年的[[应仁之乱]]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约百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
  
  3. 《[[战国策]]》,中国[[汉朝|汉代]]典籍。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
  3. '''《[[战国策]]》''',中国[[汉朝|汉代]]典籍。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4. [[战国(电影)]],2011年中国电影。由导演金琛执导。该片以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两位名将之间的争斗为历史背景,基于[[马陵之战]]、[[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等史实进行改编。
+
  4. '''[[战国(电影)]]''',2011年中国电影。由导演金琛执导。该片以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两位名将之间的争斗为历史背景,基于[[马陵之战]]、[[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等史实进行改编。
  
  
 
[[Category:多义条目]]
 
[[Category:多义条目]]

2012年12月1日 (六) 13:06的最后版本

战国分别指:

  1.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2. 战国时代(日本)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简称“战国”,一般是指1467年的应仁之乱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约百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一段时期。

  3. 战国策,中国汉代典籍。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4. 战国(电影),2011年中国电影。由导演金琛执导。该片以战国时期孙膑庞涓两位名将之间的争斗为历史背景,基于马陵之战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等史实进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