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城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遗址

  戚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城区内,是中国豫北地区保存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人类聚落城池遗址。戚城遗址范围现已基本明确。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6万平方米。四面城墙残存、城门遗址依稀可辨。城墙为夯土筑成,现最高为8.3米,最厚为16.5米,四面城墙中部均有宽度为30-40米的缺口一处,当是城门遗迹。1996年,戚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戚城遗址内发掘有宫殿基址、道路、水井等遗迹。城外保存有史籍中记载的会盟台基址、仲由墓等遗迹。会盟台基址位于城墙以东,是一座高4.6米、长20米、宽16米的夯土台。仲由是孔子的弟子子路,死于卫国的一场政变中,其墓位于戚城东北不远处。

  戚城遗址内文化内涵的时间跨度十分久远。根据出土的文化遗存推断,早在七千多年前,此地就有人类生活居住,西周后期开始建城。直至春秋时期,戚城成为卫国的重要城邑,诸侯争霸的战略要地,文献史籍中多有记载。汉代以后,城池逐渐废弃。

  戚城遗址文化遗存极其丰富,地下依次叠压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战国、汉等文化层;出土有龙山文化鼎、盆、豆等陶器残片,商代灰陶细绳纹鬲、大口尊等陶器残片,以及周代、汉代等不同时期的珍贵遗物。

  遗址内各时期文化遗存对研究我国早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周至春秋时期文化遗存在戚城遗址中占据主体地位,是研究春秋时期卫国历史以及各诸侯国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