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诗题与背景:

  《房兵曹胡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体裁为五言律诗。房兵曹:生平不详。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官员。胡马:西域的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注家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741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逐句释义: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要说胡人的马还是大宛最有名),骨骼棱角分明如刀锋,清瘦俊美。
  胡马:西域的马。胡:古代对北方边地与西域民族的泛称。《史记》:“初,天子得乌孙马,号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大宛(yuān):西域国名,产良马著称。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锋棱(léng):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
  瘦骨:形容马的肢体强壮而不肥。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像刀劈开的竹筒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
  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贾思勰《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黄注:“批竹,即《马经》削筒。批,削也。”
  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峻:峻峭,尖锐。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
  无空阔:意指任何地方都能奔腾而过,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
  真堪:真的可以。堪:可以,能够。
  托死生:把生命都交付给它。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足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
  骁腾:骏马奔驰飞腾。骁(xiāo):勇猛矫健。
  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


房兵曹胡马诗 题图
汗血马(房兵曹胡马诗 参考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借此期望房兵曹为国建立功业。全诗风格超迈遒劲,豪放乐观,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此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

  前四句“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正面写马,是实写。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张耒曰:马以神气清劲为佳,不在多肉。故云“锋稜瘦骨成”。)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后四句“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抒情。颈联句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作者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不可同日而语。

  这首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这首咏物诗做到了既在物之内,又出于物之外。


名家点评:

  明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咏物诗最雄浑者。

  明代王嗣奭《杜臆》:“风入四蹄轻”,语俊。“真堪托死生”,咏马德极矣。……“万里横行”则并及兵曹。

  清代黄生《杜诗说》:“有如此”三字,挽得有力(“骁腾”句下)。期房立功万里之外。结处必见主人,此唐贤一定之法(末句下)。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张鋋曰: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凡笔望一字不可得。赵汸曰:前辈言咏物诗,戒粘皮着骨。公此诗,前言胡马骨相之异,后言其骁腾无比,而词语矫健豪纵,飞行万里之势,如在目中。所谓索之骤黄牝牡之外者。区区模写体贴,以为咏物者,何足语此!

  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话》:“竹批”句小巧,对得飘忽,五、六,便觉神旺气高。

  清代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少陵咏马及题画马诸诗,写生神妙,直空千古,使后人无复着手处。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句束住(“骁腾”句下)。前半论骨相,后半并及性情。“万里横行”指房兵曹,方不粘著题面。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五言律亦可施议论断制,如少陵“胡马大宛名”一首,前四句写马之形状,是叙事也;“所向”二句,写出性情,是议论也;“骁腾”一句勒;“万里”一句断。此真大手笔。虽不易学,然须知有此境界。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冯舒:落句似复,冯班:力能扛鼎,势可拔山。何义门:第五、马之力;第六,马之德。纪昀:后四句撇手游行,不局于题,妙。仍是题所应有,如此乃可以咏物。无名氏(甲):凡经少陵刻画,便成典故,堪与《史》、《汉》并称。


试题精选:

1.“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2分);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1分)。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2分)。


2.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前四句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2分);后四句是诗人的合理推想,是虚写,表现出马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2分)实虚结合,形神兼备,拓展诗歌意境,既能更好凸显马之精神,也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2分)


3.诗歌前四句以( )、( )两个极传神的动词,勾勒了骏马凌厉奔驰的雄姿。

参考答案:批、入。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开门见山,出句交代胡马产地;对句描写胡马骨相,从外形上勾勒其神峻的轮廓。

B.颔联“批”和“入”两词使用传神,“批”写马的双耳直竖,“入”写出马奔驰的雄姿。

C.颈联紧承上联,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所向无空阔”与“关山度若飞”意思接近。

D.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用 “骁腾有如此”对马作了概括,最后一句开拓了意境。

参考答案:C。【分析】“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错,而是“虚写马的内在品格”。


5.这首诗有什么含意?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参考答案:

含意:本诗通过描写一匹拥有不凡外形和忠诚勇猛品格的胡马(诗歌内容2分),表达了诗人期望房兵曹骑着它驰骋万里,为国立功,(对友人的期望1分)寄托了诗人自己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自我的情志1分)

手法: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分,答其它手法不给分)


拓展阅读:

  《病马》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在秦州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通过吟咏那“老尽力”的病马,来表现作者自己晚年那种落魄的心态。其中有着作者自身的影子。

《病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