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 挥挥手从此分离,马儿也为离别而声声嘶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
  兹:此;现在。
  萧萧:形容马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喻人之分别。

【出处】 唐·李白送友人》,全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背景】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体裁为五言律诗,是李白名篇之一。《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此诗写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郁贤皓疑为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全诗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情意宛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了告别的地点。作者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清澈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写情,借“孤蓬”来比喻友人。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作者“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写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上的白云随风飘浮,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此时此景,更令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中“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情意更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写分离时的动作,作者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班马”指离群的马。“萧萧班马鸣”,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这里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