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故宫博物院正门(故宫神武门,在紫禁城北面城垣正中,为禁城北门)
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英语:Palace Museum),简称故宫北京故宫,是位于北京市故宫内的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两代皇宫。清朝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仍居宫内。1924年11月5日,北洋政府公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例,废除溥仪的皇帝尊号并将其驱逐出宫。政府代表李煜瀛、京师警卫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于六日接管皇宫,封存文物。后经摄政内阁核准,经一年之整理,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前后历时14年。后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仍保持了初建时的布局。先后曾有24位皇帝相继在故宫登基,执掌朝政。

历史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取消清帝溥仪帝号并将其逐出紫禁城。李石曾先生当即建议设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及清室善后委员会,并于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国立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前,逊帝溥仪早已将1200余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宝运出宫。

  1933年华北形势突变,于是国民政府命令:故宫南迁文物。当时共计13491箱,部分文物南迁后,北平故宫本院也留有相当多的珍品。后来后因八年抗战,日本入侵南京且展开屠杀,故宫文物再向西迁,分为北、中、南三路经火车和水运经三年多至四川。后抗战胜利,故宫文物又再度运回南京。1948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文物运往台湾保存,因战争形势突变只运了三次,其中第三次拟搬运1700箱,由于运输舰舱位余地有限,加之仅有24小时装船时间,结果只运出972箱,另728箱也留在了中国大陆;但运至台湾的文物皆为精挑细选的文物,所以意义仍十分重大。1万多箱南迁文物中总共运台2972箱,占南迁箱件数的22%。期间南京中央政府曾下令马衡院长选择留平文物菁华装箱,分批经火车运至南京,马院长以各种理由推延装箱,后来一箱也未运走。四散中国各地的古物已在1970年代以后陆续运回北京故宫,但仍有中华民国所属之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沈阳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重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保存清代故宫文物。

  台湾在1965年11月12日位于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恢复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以存放在台湾之2972箱文物。为了与北京故宫有所区分,故俗称为“台北故宫”。

历任领导

历任院长

  1. 易培基(1928-1933,为国立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
  2. 马衡(1933-1952。1933年7月为代理院长;1934年4月就任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1949年北平解放,续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3. 吴仲超(1954-1984)
  4. 张忠培(1987-1991)
  5. 郑欣淼(2002-2012)
  6. 单霁翔(2012-)

历任领导班子

清室善后委员会(1924年11月20日—1926年4月5日)

  委员长:李煜瀛(1924年11月20日—1926年4月5日)
  委员:汪精卫(易培基代) 蔡元培(蒋梦麟代) 鹿钟麟 张璧 范源濂 俞同奎 陈垣 沈兼士 葛文浚 绍英 载润 耆龄 宝熙 罗振玉(绍英以下为清室代表)

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1925年9月29日—1927年10月21日)

  董事:严修 卢永祥 蔡元培 熊希龄 张学良 张璧 庄蕴宽 鹿钟麟 许世英 梁士诒 薛笃弼 黄郛 范源濂 胡若愚 吴敬恒 李祖绅 李仲三 汪大燮 王正廷 于右任 李煜瀛

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1925年9月29日—1927年10月21日)

  理事:李煜瀛 黄郛 鹿钟麟 易培基 陈垣 张继 马衡 沈兼士 袁同礼

故宫博物院维持员(1926年4月5日—1926年12月9日)

  卢永祥 庄蕴宽

故宫博物院维持会(1926年12月9日—1927年10月21日)

  会长:江瀚

  副会长:王宠惠(1926年12月9日—1927年4月10日)
      庄蕴宽 叶恭绰(1927年4月10日—1927年10月21日)

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1927年9月20日—1928年6月21日)

  委员长:王士珍
  副委员长:王式通 袁金铠

接收北平故宫博物院委员(1928年6月18日—1928年10月8日)

  易培基(由马衡 沈兼士 俞同奎 萧瑜 吴瀛代)

故宫博物院理事会(1928年10月8日—1949年2月19日)

  第一届理事会(1928年10月8日—1933年7月22日)

  故宫博物院理事共37人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任命故宫博物院理事27人:李煜瀛 易培基 黄郛 鹿钟麟 于右任 蔡元培 汪精卫 江瀚 薛笃弼 庄蕴宽 吴敬恒 谭延闿  李烈钧 张静江 蒋介石 宋子文 冯玉祥 阎锡山 柯劭忞 何应钦 戴传贤 张继 马福祥 胡汉民 班禅额尔德尼 恩克巴图 赵戴文

  由理事会推举理事10人:马衡、沈兼士、俞同奎、陈垣、李宗侗、张学良、胡若愚、熊希龄、张璧、王宠惠

  理事长:李煜瀛
  院长:易培基(1928年10月8日—1933年7月22日)

  第二届理事会(1933年7月22日—1934年4月4日)

  理事长:张静江
  代理院长:马衡 (1933年7月22日—1934年5月7日)

  第三届理事会(1934年4月4日—1936年5月26日)

  理事长:蔡元培
  院长:马衡 (1934年5月7日—1952年5月22日)

  第四届理事会(1936年5月26日—1949年2月19日)

  (不设理事长)

  故宫博物院临时办事处(1952年5月-1953年)

  主任:裴文中(1952年5月-1953年)

1953年至今

  院长:吴仲超(1954年1月—1984年10月)
  副院长:
     陈乔 (1953年1月—1959年3月)
     李洁 (1959年3月—1981年6月)
     唐兰 (1961年3月—1979年1月)
     单士元(1961年2月—1984年10月)
     陈肇 (1972年5月—1981年12月)
     田耕 (1972年5月—1981年4月)
     杨树生(1974年10月—1979年3月)

  第一副院长:彭炎 (1975年10月—1982年12月,1980年接替吴仲超主持院务)
  副院长:
     肖正文(1978年4月—1984年10月)
     孙觉 (1978年4月—1984年10月)
     杨伯达(1980年10月—1987年6月)

  负责人:
     吕少泉(1981年7月—1985年4月)
     许里(1981年12月—1984年4月,1983年接替彭炎主持院务)
  副院长:
     杨伯达(1980年10月—1987年6月)
     于坚 (1984年4月—1987年6月,接替许里主持院务)
     王树卿(1984年8月—1998年7月)
  顾问:单士元(1984年10月—1998年5月)
  秘书长:魏文藻(1984年12月—1987年9月)

  院长:张忠培(1987年6月—1991年9月)
  副院长:
     魏文藻(1987年9月—1997年10月)
     杨新 (1987年9月—2000年12月)

  代理院长:吕济民(1991年9月19日—1993年11月)
  党委副书记:魏文藻(1989年1月—1997年10月)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裴焕禄(1991年10月—2002年4月,1991年11月兼任副院长)
     谭斌 (1997年10月—2003年9月)
  副院长:
     朱诚如(1998年9月—2003年7月,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谢方开(2002年4月—2007年4月)
     肖燕翼(2002年4月—2007年4月)
     张之铸(1997年10月—2008年2月,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院长)
     晋宏逵(2002年4月—2008年12月)
     段勇(2007年4月—2010年5月)

  院长兼党委书记:郑欣淼(2002年9月—2012年1月)
  副院长:
     李季(2003年9月—)
     李文儒(2003年7月—)
     纪天斌(2002年4月—)
     王亚民(2007年4月—)
     陈丽华(2007年4月—)
     宋纪蓉(2010年6月—)   

  院长兼党委书记:单霁翔(2012年1月—)

大事记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后,建立中华民国。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后,于外廷成立“古物陈列所”。
  •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驱逐清帝溥仪。溥仪在离开紫禁城之前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偷运故宫文物,截至他离开紫禁城,共计将1300余件书画精品和大量古籍善本及珍宝盗运出宫。迄今为止,散佚书画有三分之二归藏大陆各博物馆,其中约370件回到北京故宫。
  • 1925年6月29日,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经亨颐提议筹组逆产处理委员会,计划变卖故宫。后于1928年7月25日成立,但因舆论反弹于12月5日正式裁撤。
  • 1925年9月,李石曾建议政府设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及清室善后委员会。均由他任委员长。“清室善后委员会”制定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及“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组织章程”。于中华民国十四年国庆日(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国立故宫博物院”。
  • 1928年,经亨颐又提案废除国立故宫博物院,并提议改名为“废宫奢侈品陈列所”,将所藏文物全数变卖,并在南京另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后来在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长张继的反对下,使前两项计划无法成功。
  • 1933年,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之后经过多次迁移,经过上海,南京,安顺、重庆、乐山、峨眉
  • 194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迁文物运抵南京。
  • 1948年3月,古物陈列所归并国立故宫博物院,实现易培基提出的“完整故宫保管计划”
  • 1948年,中华民国政府自证为传承中华文化之正朔,将2972箱国立故宫博物院南运文物转运台湾,占故宫南迁文物总箱数的五分之一。剩余11178箱故宫文物除2422箱留在南京外,其余都在五十年代重返北京故宫。
  • 1949年2月,解放军进入北平,不久中国大陆政权转换后,在原址恢复“故宫博物院”。
  • 五六十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
  • 1961年3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66年至1971年,因文化大革命,中央命令故宫闭馆,免受破坏。
  •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2005年,故宫博物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维修工程开始。武英殿、太和殿、午门等宫殿建筑在随后的几年中得到修缮,倦勤斋室内装饰陈设得以恢复。并在新设立的展览空间陆续举办盛世文治展、故宫藏历代书画展、中比绘画五百年展、天府永藏展、宫阙述往展、明永乐宣德艺术展、兰亭大展等展览。
  • 2007年5月8日,故宫博物院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2011年1月26日,故宫博物院宣布完成第五次文物清点工作,公布了迄今最新最准确的藏品数量:藏品总量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
  • 2011年5月8日,北京故宫被贼匪突破四道防线,成功偷去七件外借自私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的藏品,此事件迫使故宫博物院公开道歉。此前,故宫博物院曾于1959至1987年失盗五次。
  • 2012年1月1日,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百集纪录片《故宫100》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引起强烈反响。
  • 2013年1月1日,故宫博物院公布首批18大类藏品目录,这在国内大型综合博物馆尚属首次。
  • 2013年5月4日,一名观众击碎翊坤宫正殿原状陈列室橱窗玻璃,使一座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跌落,扭曲受损。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