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育英语:Education),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广义的教育则包含社会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礼仪等文明与社会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教育同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并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如今,受教育权已被普遍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名称和词源

教育过程开始于出生并持续终身已被广泛接受。有些人甚至相信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让子宫里的胎儿听音乐和故事,希望对孩子发展产生影响。

“教育”一词的英文词汇educateeducation来源于拉丁语ēducātiō,意思是“引出”。

教育具有多方面功能:

  • 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发展的功能;
  • 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 选择功能。

此外,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人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如美国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又或更具体地把学校教育也视为启蒙,为公民参与民主选举作准备(Michelli & Keiser, 2005)。

作用和基本形式

“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一词,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教育起源于劳动。它适应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同社会共存、共发展。

人是社会生产力中的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效率和发展进程。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在没有被劳动者掌握之前,还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完成由潜在的形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靠教育对人的培养与训练。教育使劳动者掌握现存的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也要靠受过教育的人去实现。因此,教育也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人有其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在同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遗传仅仅是人发展的前提或可能条件。只有通过后天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作用,才能使这种可能条件得以发展,成为人的现实属性,形成人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以及性格、爱好等。

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的。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或教材)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第一种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它是在固定的场所有目的按计划进行的,或面向班级整体施教,或进行小组、个别施教。第二种教育形式是通过各种知识媒介(如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函授教材等),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受到教育的活动。第三种教育形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培养人的活动。它是在工作与生活现场通过示范、模仿、交往、接触、传递信息和经验等进行思想的和文化的影响。第四种教育形式是自我教育。这是指受教育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水平,发展智力和才能,形成一定的个性品质,而进行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自我控制的活动。不同形式的教育是在多种教育场所进行的。当今的教育场所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和工作单位等。

这些教育形式和场所在教育实践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形成各自不同的教育体系,起着各自特有的作用。教育的形式和机构同教育的性质和职能作用一样,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教育体系

教学体系囊括了一种遵循或者根据日程表而制定的程序化教学,它通常在教育体系设立之始,即确立一定的预设目的。教育体系通常根据受教育人的心智年龄职业有关,也和性别、宗教等而产生不同类型。

课程与规范式教育

在正规教育中,课程是指某所学校或大学所提供的一系列系统的、完整的课程和内容安排。受教育人通过完成一定的课程而实行一定的社会目的,比如孩子经过教育能够训练为一名成熟的人。课程是规范式或相对随意的,通常基于更详细的教学大纲,包括某些需要掌握的话题和知识点,以及取得某一级别所需要的成绩或标准。

一个学科通常是指某一类教授的知识,或者是通过大学教育或者其他方法。某一学科通常包括一些子学科或分支,其区分往往非常严谨,比如自然科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人类科学和应用型科学等。在一些国家的中学教育中,往往教育单位甚至提供一些符合大学标准的课程作为选修,比如音乐、舞蹈或歌剧。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指提供未满学龄的孩子进行教育的学校或机构,通常是幼教学校为主。

学前教育可以提供一个孩子尽早接触竞争性社会和教育环境的机会。孩子通过学前教育进行学习一些字母、数字、颜色与绘画等训练,往往在开始规范式教育时,领先于同龄的、未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但真正的学前教育,应当是提供以孩子为中心的、目的是拓展孩子的智能和自身潜力等。

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通常包括受教育者最初的五年至七年的正规教育。通常来说,初等教育通常开始于受教育者五岁或六岁时,这往往和其所在的国家规定相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范围的89%适龄儿童正在进行初等教育,而且这一比率呈上升趋势。在其“全民教育”的工程下,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初等教育的全部实现。

提供此类初等教育的机构被广泛称之为“小学”,在一些国家中,初等教育学校还会再分为幼儿园和小学。

中等教育

在大多数现代教育体系国家中,中等教育囊括了受教育者在青春期所进行的正规教育。它被当做是从常规的义务性初等教育、向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或技能教育的转化期。基于这种教育体系下,从事中等教育的机构包括普通中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职业学校等。这一区别也因国别不同而有所区分,通常是包括七年级至十二年级的阶段。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中,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通常合称“K-12”。中等教育的目的是提供通识教育,去帮助受教育者为高等教育奠定基础,或者向某一专业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中等教育在美国1910年方才兴起,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经济的提升与工厂对技能工人的要求。为满足此类工作岗位的需求,各地纷纷建立中学,其教学大纲往往聚焦于工作技能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升任白领工人或技术性蓝领工人的工作要求。这对雇佣者和受雇佣者都带来了益处,它帮助受雇佣者提高效率,并降低雇佣者的成本。而在欧洲,中等教育的普及更多是和公民教育等理念相应而生。中国随着清朝末期的学制改革(废除科举等),也相应引进了中等教育理念。在一些国家中,中等教育仍然被视为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尽管其受到了自主学习等教育理念的冲击。

专科教育或技术教育

专科教育是指一类为某一需求或领域提供直接或专业性的培训教育,例如电脑专科学校。专科教育通常与培训、实习等相伴,其课程通常包括手工艺、农学、机械工程、药物、建筑、计算机或艺术等,以培养适应不同市场的人才。

教育改革

随着社会变迁,自20世纪后期起,全球多国推行教育改革,除了传统学科知识外,也开始重视21世纪技能

其他教育形式

另类教育

一些家长会为子女选择非主流学校提供的另类教育,如民主学校

在家自学

一些政府视在学校接受教育为义务教育的唯一合法模式,但也有一些政府容许家长安排子女在家自学。

教育的历史

在1994年,柏林自由大学的Dieter Lenzen称:教育可以说是从几百年前开始,也可以说是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末(德国哈雷大学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晚期开始设立教育学主任)开始的,同时Lenzen也认为做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是很难和在此之前已经存在多年的传统教育区别开来。

欧洲

在西方,教育的起源受到宗教组织的巨大影响:神父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学校体系。在欧洲,许多最初的大学都有天主教背景。苏格兰宗教改革之后建立了新的国立苏格兰教会

中国

中国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经典遂成为中国教育的主要教授和学习方向。古代中国任用经各种选拔制度后的受教育官员管理帝国,而后世主要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则建立于隋朝,历经唐朝五代十国到宋代后科举制臻于完善。宋朝教育发达,苏轼在《谢范舍人启》中说当时“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舆地纪胜》记录宋代福建南剑州农村“家乐教子,五步一塾,十步一庠,朝诵暮弦,洋洋盈耳”(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三《南剑州》)。南宋时“都城内外,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观、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弘诵之声,往往相闻”。叶适说:“今吴、越、闽、蜀,家能着书,人知挟册。”(叶适:《水心别集》卷九《汉阳军新修学记》)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正式废除,并以西方教育方式取代之。

日本

日本教育的起源与宗教密切相关。学校是培养想要研究佛教成为僧侣的年轻人的庙宇。后来,想要学习的孩子就要去“寺子屋”(Tera-koya,意为庙宇小屋),学习如何读写日文

教育的发展变化

伴同人类社会出现而产生的教育,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也在发展着、变化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各异,教育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同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教育还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教育内容与方法十分简单,一般是结合生产与生活实践,通过成年人的言传身教,把生产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同时也把社会风俗、礼仪、宗教和道德规范等传授给下一代。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因此教育也就没有阶级性。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剥削,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产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棗夏朝。奴隶社会在教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学校的产生;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事业。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学校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几个主要方面。当时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反映了殷、周奴隶制国家祀与戎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理论的萌发,孔丘、墨翟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也随之出现了。孔子从教四五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被概括在《论语》之中。《墨子》以及后来的《孟子》、《荀子》等书籍中都有许多著名的教育学说。萌芽时期的教育理论,尚未形成单独的教育理论体系。成书于公元前3~前2世纪的《学记》,是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著作。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的萌芽。

西方奴隶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教育。古希腊的教育实践,孕育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培育了一些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罗马教育比希腊教育有着更大规模的学校教育工作实践,比较重视课程与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这反映在M.F.昆体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他的《演说术原理》成书于公元1世纪末,是西方较早的一本有关教育的论著。

在中国,封建统治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在奴隶社会末期即已出现的私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官学与私学并存,五代以后又出现了书院的形式。这些,不仅推广了学校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因而又出现了像郑玄、韩愈、朱熹、颜元等著名的教育家和许多教育论著。教育理论日益向系统化演进。

中国封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官吏,学校的任务则主要是“养士”。隋唐以前是“选士”,举荐为主,隋唐以后是“科举”,以考试为主。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儒家经典成了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中国封建时代,科学技术有了一定发展,学校教育在以儒学为主的同时,也逐渐增加了一些算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到了唐代,更建立起一些专科性学校,同时在一些中央业务部门,如太医署、太仆寺、司天台等,也设科招生,培养一些专门人才。这类学校在唐、宋时代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比较早的。

在欧洲,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出现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为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两个阶层服务。这种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宗教性。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和教育全部为教会所垄断,培养对上帝虔诚、忠于教权的教士和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骑士。12~13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城市出现了行会学校和商人子弟学校,后合并成城市学校。这种学校反映了萌芽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14~16世纪,伴随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样,就要求学校扩大教育对象,对劳动者给予必要的文化教育。这一时期,提出了“国民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等口号,也出现了班级授课制。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写成的《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学向独立科学发展的开端。之后,又有了英国J.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J.-J.卢梭的《爱弥儿》、瑞士J.H.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等。19世纪,德国J.F.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英国H.斯宾塞的《教育论》把教育科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利用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20世纪初出现了美国J.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体系。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的学派不断涌现,教育学科也派生出许多独立学科,并同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许多边缘学科,从而出现了一个包括教育学在内的教育科学体系。教育科学开始向纵深发展。

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更加重视教育,把智力开发放在比物质资源的开发更为重要的地位。很多国家都增加了教育经费,普及了初中教育甚至高中教育,发展了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

最近世界教育趋势

在过去几十年中,未受任何学校教育的文盲人口的百分比下降了。从1960年的36%下降到2000年的25%。

在发展中国家,2000年文盲百分比只有1970年的一半。在发达国家,文盲也从6%下降到1%,未受学校教育者从5%下降到2%。

学校

学校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程序、有一定的场所和时程,专门用来教育特定对象人民,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地方。

家长的参与

家长参与儿童的教育发展被认为是必要的。

著名教育家

教育理论

教育机构

教育分类

教育体制模式

教学法

教材

教育之目的

教育之目的,乃免除无知。包括启迪人类理性、充实精神生活、传递文明、达成自我实现。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列明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

  1. 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
  2. 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
  3. 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儿童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
  4. 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著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
  5.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全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导方面。它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方面的建设人才,提高各民族人民的政治和科学文化水平。中国的教育事业曾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干扰,遭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虽然几经曲折,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和必要的前提。遵循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这是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针。主要内容有:

1.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总结过去的教育经验,研究和解决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

2.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必须切实解决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为此,教育本身也要实现现代化。教学内容要反映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教学方法也要革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要面向世界,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一系列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知识工具的出现,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注意。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3.培养目标,应当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各种人才。

4.教育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国家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实行简政放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还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

5.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要反映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实施上要有利于学生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应。普通教育要加强生产基础知识和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要改进专业教育的结构,加强专业的适应性。

6.教育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逐渐扩大教育的规模,力争较快地提高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教育事业要两条腿走路,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走群众路线,发挥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设施的同时,要鼓励社会各方面按照法律的规定办学,以利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

7.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的健康的发展。

8.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理论、政治、业务、知识水平,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

9.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要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体系。包括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部队教育、在职干部教育和自学。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规格、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10.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提高教育效果。为此,既要大力加强对当前教育实际问题作应用的研究,又要长期打算,对教育科学作系统理论的研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教育理论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工程。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