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6月14日 (三) 03:23东南组05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天祥 像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小字从龙。吉州庐陵郡军事庐陵淳化乡富田魁巷村(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乡文家)人。南宋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状元,该科共取进士569人。

  文天祥从小在严父,良师的教导督责下,刻苦学习,熟读诗文,精通经史,攻读之余,亦作诗绘画,苦习武艺,可谓文武全才。他关心百姓疾苦,立志要为国家做一番贡献。从16岁起,文天祥开始游学求师。宝祐三年(1255)转入白鹭洲书院,受业于海内名儒欧阳守道先生,从此文思大进。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在父亲的陪同下,赴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参加会试。对策集英殿,宋理宗赵昀以“天道人极”问,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他文思泉涌,运笔如飞,洋洋万言,其中除了部分针对试题作答而外,很多议论大胆独特。于是理宗亲定为第一,状元及第。文天祥考中状元之时,正好20岁,朝廷授以宁海军节度判 官。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恰逢昏君无能,奸臣当道 ,政治腐败,外族入侵,人心涣散的南宋未期。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进,临安受到严重威胁。在举朝慌乱的危急时刻,文天祥提出抗元。从景定元年(1260)到咸淳八年(1272),文天祥三次罢官。咸淳九年(1273)正月,文天祥出任湖南提刑,只有八个月,获得“使民不冤”的好评。这年冬天,文天祥调任赣州 知州,仅三个月就将混乱的状况梳理出条理,赣州出现了新气象。德祐元年(1275)正月,朝廷闻元军沿江东下,直攻临安,急诏天下勤王。文天祥接到诏书后,几天就组织了一 支三万多人的勤王军护卫临安,并用自己的全部家产充作军费。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兵大举南下,至阜亭山,距临安30里,朝廷上下震恐。朝廷授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营谈判。他深入元营,展开面对面的一场舌战。元军见文天祥有胆有识大义凛然,不敢杀他,也不敢放他,便 把他拘留起来,押往北方。途中,在友人帮助下脱逃,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率军进攻江西,接连收复许多失地,从此军威大震。不幸的是,公元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

  文天祥身囚敌营,但他一心挂念的仍是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痛苦。元军多方对他威逼诱降,只能激起他的报国之志愈加坚定。他在《过零丁洋》诗写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被 囚四年,经历种种磨难,始终不屈。在囚牢里,他集自己的诗作,编为《指南前录》三卷,《指南后录》五卷,又作《集杜诗》二百首,写下长诗《正气歌》。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初八日,在柴市口从容 就义。这时文天祥47岁。文天祥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诗作过八百余首,成就很高。他的著作,经后人辑为《文山先生全集》,多为忠义愤慨之文,诗风至德祐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特别是在他临死前,挥笔写下的《正气歌》,热情地歌颂历代的忠臣义士的崇高气节,表达了他自己以死殉国的决心,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永远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