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山西省 > 运城市 > 新绛县
山西运城:新绛陈园大门
山西运城:新绛龙兴寺
山西运城:新绛鼓楼

  新绛县汉语拼音:Xīn Jiàng Xiàn;英文:Xinjiang County),中国山西省运城市辖县,古称绛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盆地。总面积597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13年末)。辖8个镇、1个乡。1994年1月国务院将新绛县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襟峨嵋岭,北依吕梁山,中为临汾盆地组成部分。平均海拨在400~600米之间。县境西北部的马头山最高,海拨1363米。汾河由东向西横穿县境中部,浍河自侯马市入境流至东南部汇入汾河,源出九原山的鼓水由北而南汇入汾河,跃进渠横贯县境北部。侯西铁路、大运高速及108国道、232省道过境。

  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南北朝时,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明帝改为绛州。隋开皇三年( 583)州治从玉璧迁至今县城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新绛古城南临汾河,北沿丘陵,据高就低随地势制胜。远眺绛州城从西至东“绛州三楼”、“绛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唐代“宝塔”,雄踞高垣之上,巧妙利用空间,“创造了生动而变化的城市轮廓与风貌”,这组古建筑群成为古绛州的重要标志。

  悠久的历史为新绛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目前,全县已发现各级文物古迹169处,其中旧石器遗址1处,新石器遗址22处,春秋战国墓群2处,汉代墓群3处,其他名人墓葬17处,古建筑64处,碑碣刻石32处。革命文物8处,古树6处,化石5处,仅2.5平方公里的县城就有各类名胜古迹33处。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有四处,属于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有15处。创建于隋开皇十六年( 596年)的“绛守居园池”,是目前全国惟一的时间最早的官家园林;创自于唐代的“绛州大堂”,昔日曾是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是堂进深五间,面阔七间,为全国州府大堂之最;有龙兴寺内的“唐代宝塔”;名闻遐迩的唐代“碧落碑”;保存完好的十二卷本宋代“绛帖”,系全国四大名帖之一;以“悬塑”出名的唐代“福胜寺”;以古代农业为题材的明代《秸益庙壁画》,名震华夏,似可与“永乐宫壁画”媲美;创建于元明的“绛州三楼”,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国少有;金代天德三年铸造的万斤巨钟,钟声悠扬,静夜可闻30华里;传说“七星坡”的“石星”子夜可以发光;价值连城的馆藏文物“战国玉璧”、“金代钞版”等等。除人文景观之外,遗留在民间的各类民间工艺品更是繁华似锦,五彩纷呈。刺绣、剪纸、皮影、木雕、石雕、云雕、漆器、木版年画应有尽有。  

  • 邮编:043100 代码:140825 区号:0359

行政区划

  全县辖8个镇、1个乡:龙兴镇、三泉镇、泽掌镇、北张镇、古交镇、万安镇、阳王镇、泉掌镇、横桥乡,以及社区办。县政府驻龙兴镇(社区办)正平街12号。

历史

  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后改郇为荀,为侯国。春秋时期,荀国为晋所灭,此地属晋。公元前668年,晋献公迁都故绛(今新绛县北襄汾县晋城)。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今新绛县横桥乡一带)史称新绛。今县城南3公里,曾建有虒祁宫,为晋国王室宫苑。今为东升庄。县西北泽掌镇有晋绛霄楼(灵公台)。史称“晋灵公不君,以弹丸击人。即此”。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地属魏,称汾城,隶属河东郡。

  秦仍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公里处(襄汾县晋城村)。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处(本县泉掌镇)。

  汉高祖时,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

  三国时属魏,置临汾县,隶平阳郡。

  西晋时,临汾县属平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正平郡,领闻喜、曲沃二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为绛州,徙闻喜县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头堡)。武帝时复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年)再徙稷山县玉壁。

  隋代开皇三年(583年)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废正平郡,改为绛郡。领正平(今新绛)、龙门、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绛、垣曲等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绛州总管府。辖绛、潞、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绛州领正平、太平、曲沃、闻喜、稷山等5县。武德三年(620年)罢总管府称雄郡。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贞观中,绛州属河东道。领治仍旧。

  五代袭唐制。

  宋为雄州,置绛郡防御。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7县。

  金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兴定三年(1219年)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平水等8县。

  元初为中州,置绛州行元帅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

  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1912年(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1927年(民国16年)废道,直隶省府。1937年(民国26年)新绛县属山西省第九专员公署。1939年(民国28年)民国县政府移驻乡宁县下川村,1945年(民国34年)迁回。日伪县政府仍驻旧城。1945年(民国34年)5月,新绛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开(属晋冀豫边区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同年8月,改称新绛县民主政府,仍驻文侯村,兼辖闻喜北垣28村。

  1947年(民国36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本年秋以汾河为界,南为绛南县,属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仍辖闻喜北垣一带。北为新绛县,属晋绥吕梁十专署。1948年8月,绛南县并入新绛县,同属晋绥吕梁十专署。专署与县治均驻今县城。

  1949年2月,成立晋南行政公署,驻新绛,下设3个分区。新绛分区辖新绛、稷山、河津、曲沃、乡宁、吉县、汾城等7县。1949年6月晋南专署成立(驻今临汾市),新绛属晋南专署。1949年底,运城专署成立,新绛属运城专署。

  1958年11月,新绛并入侯马市,属晋南专署。1961年11月,从侯马市分出,恢复新绛县建置,仍属晋南专署。

  1970年,晋南分属为临汾、运城两个地区,新绛县属运城地区。

  1979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行政专员公署,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

  2001年,运城撤地建市,新绛县属运城市所辖。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绛县常住总人口332473人,其中,龙兴镇56381人,三泉镇40227人,泽掌镇27773人,北张镇22682人,古交镇41121人,万安镇18575人,阳王镇21766人,泉掌镇17578人,横桥乡40154人,社区办33282人,开发区11997人,新绛县煤化园区管委会937人。

  2015年末,新绛县辖8个镇、1个乡(合计9个),9个居委会、220个村委会(合计229个)。

地理

地貌

  县境北部为吕梁山区,南部为峨眉岭丘陵区,中部为汾河高低阶地构成的冲、湖积平原区。总的地形是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东部高,西部低。全县一般海拔为400~600米,最高处为县西北的姑射山峰,海拔1438.4米。最低处为万安乡的赵村渡,海拔为381.9米。根据地质构造、地貌特点,岩性及成因类型,全境可分为四大地貌单元。

  吕梁山基岩中低山区 分布于县境北部的武家坡、马首山、胡桑庄、老凹沟一带。面积45平方公里,出露岩性由南到北依次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元古界石英砂岩,寒武系、奥陶系灰炭,石炭系砂页岩。海拔600~1438.3米,山势陡峻,“V”型沟谷纵横,裂隙溶洞特别发育,出露较多的小泉水。

  吕梁山在本县境内为东北一西南走向。东起乡宁、襄汾、新绛三县共界的华灵庙,西至稷山、乡宁、新绛三县共界的三界庄,呈一弓形。东端姑射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1438.4米,峰峦起伏,山势雄伟,“姑射晴岚”自古为本县十景之一。传说所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即在此。西端马首山,海拔1351.6米。因形似马首而得名。《直隶绛州志》谓,春秋时“赵盾田于首山”即此。吕梁山南坡陡峭,土层浅薄,植被稀疏。山间谷地与北坡植被茂密,覆盖率一般在80%以上。

  峨眉岭黄土丘陵区 峨眉岭黄土丘陵分布于南部刘峪岭、卧龙庄一带,面积50平方公里。地层由第四纪中更新统洪、冲积黄、红色亚粘土、亚沙土及上更新统风积黄色亚粘土组成。冈峦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南北“U”形谷特别发育,地形呈梁状,黄土喀斯特、黄土柱、滑坡到处可见。峨眉岭在境内为东西走向,东接侯马市境内紫金山,西连稷山县境内稷王山,一般海拔600~700米,最高海拔768.3米。

  九原山丘陵区 分布于古堆、清风庄一带,面积约17平方公里,岩性为寒武系、奥陶系白云质灰岩。九原山以有9个峰头而得名,宽1~3公里,长5公里。主峰蚂蚱岭海拔591.9米,被覆厚层黄土,土质中含有一定料姜石,顶部3~5米下埋有10~15米厚的石灰岩层。山西部古堆旁有泉水流出,为本县最大泉流。

  吕梁山前倾斜平原区 分布于西南董、南范村、乔沟头一带,面积50平方公里,海拔480~650米,地形由北向南倾斜,东西方向呈波浪起伏,表面为第四系全新统洪坡积卵砾石、亚粘土覆盖,冲沟由扇顶到扇边缘呈放射状分布,沟底布满卵石。

  吕梁山前洪冲积平原区 分布于泉掌、北张、泽掌一带。面积70平方公里,海拔450~480米,地形由北向南下斜,地表为第四系洪积黄红色亚粘土覆盖。

  汾浍阶地区 汾浍阶地广泛分布于汾浍河南北。一级阶地区分布于樊村、南关、木赞一带。面积约9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385~400米。高出汾河3~10米。地势开阔平坦,汾河贯穿其中。二级地区分布于南刘、龙香、南梁、赵村、符村、韩家庄、中村北一带。汾北二级阶地海拔高程390~410米,高出汾河8~18米,阶面平坦,成带状残存。汾南二级阶地海拔高程390~420米,高出汾河8~28米,阶面由南向北下斜。三级阶地区分布于汾北的永丰庄、周庄、乐利庄一带及汾南的万安、阳王、支北庄、谭家庄子一带,汾北三级阶地面积138平方公里,海拔高程400~450米,高出汾河l8~48米。汾南三级阶地(即南塬)约13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400~550米,高出汾河18~168米,阶面西半部地势开阔平坦,由南向北下斜。东半部南北向冲沟深而长,一直发育到峨嵋岭。

地裂缝

  在新绛县汾南,沿着峨眉岭前的黄土地带,从东到西横贯一条地裂缝。全长约30公里。涉及柳泉、横桥、支北庄、万安、阳王等5个乡镇的19个村庄。

  据初步调查,这条地裂缝东起侯马市的上马一带,由县境东南的柳泉乡中村南入境,经东柳泉、西柳泉、谭家庄子、谭家庄进入横桥乡的宋温庄子、刘家庄、宋温庄、郭家庄、文侯、行云庄,再延伸到支北庄的曲村新村、北兰庄、曲村、堡里,进入万安乡的柏壁、梁家庄、杜庄、天地庙、石家庄,到达稷山县境内的段壁一带,再向西发展,穿稷山县境直奔万荣县通化。

  在柳泉乡谭家庄村南有一条地裂缝沿峨嵋岭向南延伸到闻喜县的西村西北。此处发现一个直径约10米,深约6米的凹坑,村民称作“龙眼”。

  在万安乡的石家庄向南至阳王镇的辛安村,有一条地裂缝,宽约3~15米,当地人称“龙海口”。

  在文侯村西沟楞上与刘峪岭北部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支裂缝。地面早已填平,但是一遇雷雨闪电又开裂缝,当地农民称作“雷雨龙海缝”。

  地裂缝进入稷山县段壁一带,群众称为“龙嘴”。

  由于年深日久,或种地填沟,或修路取土,或洪水冲刷,自然沉积,地裂缝早已改变了原始的面貌而显示出断断续续、时明时暗的状态。

  据旧志载: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六月,大水,辛安一带地裂缝突然大开,水从裂缝中流下,有田禾与人畜被冲入地裂缝,又从下段地裂中流出者。

  柳泉乡中村南村民1972年打井时正好打在地裂缝上,漏水不止,无奈另选新址。

  红叶泉从曲村西沟流出,到柏壁地界水流不见。传言柏壁人不接水敬神,因而水不济柏壁。实际上是从地裂缝中流走。

  一般地裂缝上平田整地后,仍低于周围地坪。早年,缝线上的庄稼比别处长势茂盛。夏秋暴雨前后,沿地裂缝村民常能伏地听到缝底有流水响声。

  宋温庄子村南,地裂缝西端30多米深的大沟里,可见高6米、宽3米的出水洞。

  柏壁一带有6条地裂缝,其中一条裂缝宽1~1.5米,长约600米,深不见底。西柳泉村南有一条地裂缝宽30~40厘米,长1000米,其深难测。

  地裂缝何时形成,无史籍可考。据1985年山西地震局调查,系1400年前的一次8级地震留下的遗迹。

地质

  地层 本县位于山西台地的南部,出露地层具有中朝陆台的特征,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等几种类型。

  太古界太古界地层为境内最古老变质岩系,出露于县境北部吕梁山区沐浴沟一带及南部杨家院北沟等地。出露厚度200~1000米。岩性为花岗片麻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矿物成分为肉红色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等。角闪斜长片麻岩,矿物成分以黑绿色角闪石和浅灰色斜长石为主,局部有磷矿石。因被第四纪黄土覆盖未见底。

  元古界元古界震旦系,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前震旦系片麻岩之上,分布于吕梁山区,厚度14米,岩性为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

  古生界寒武系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元古界震旦系地层之上,分布于吕梁山区,厚度470米,为海相页岩、灰岩。奥陶系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寒武系地层之上,出露在九原山和吕梁山区。厚度为430米左右,为海相沉积自云岩和灰岩。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为山西式铁矿及铁质砂岩、铝土页岩、黑灰色页岩及灰白色砂岩,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奥陶系灰岩之上。出露于县境吕梁山区与乡宁县交界处,厚度约20米。

  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统地层,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太古界花岗片麻岩之上。下部为砾岩、砂岩,厚度为80米。上部为紫红色三趾马红土,含钙质结核,厚度22米,出露于杨家院北沟、文侯东沟一带。

  第四系地层在境内沉积巨厚,因位置和沉积环境不同,岩性和厚度各异。下更新统地层在本县境内没有出露,均为后期地层所覆盖。据钻孔揭露,沉积厚度和岩性变化较大,一般在50~188米。中更新统地层在峨眉岭、三级阶地冲沟壁及阶地陡坎处均有出露,呈条带状分布,以平行不整合覆于下更新统地层之上,上部被上更新统地层覆盖,在洪积扇地区岩性为卵砾石、粘土、粘土加砾石互层。成因类型为洪、坡积。在汾河三级阶地区岩性为亚沙土、亚粘土、沙互层,成因类型为洪、冲积。在峨眉岭岩性为红、黄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夹数层古土壤,为洪、冲积。厚度一般为46~19l米。上更新统地层分布广泛,暴露于地表,厚度20~46米。在吕梁山前洪积扇区岩性为卵石、卵石粘土层。在汾河三级阶地区,岩性为黄色亚粘土、亚沙土,在峨眉岭地区。岩性为黄色亚沙土。全新统地层分布于吕梁山前洪积扇区,汾浍河一、二级阶地区及大冲沟的底部,以平行不整合覆于上更新统地层之上,在洪积扇区岩性为洪、坡积卵砾石、碎石、粘土加卵石层,厚度14~25米。在各大冲沟为洪冲积卵石亚沙土、亚粘土互层。在汾浍河一、二级阶地区为冲积洪积沙、沙砾石、亚沙土互层,厚度30米左右。

  构造 县境北部有吕梁山单斜和九原山地垒构造,南部有稷王山背斜,中部有汾河地堑。境内断裂构造较多,多系高角度走向正断层,为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产物。主要有吕梁山前正断层和紫金山—稷王山(峨眉岭)前正断层。还有九原山东、西、南、北正断层。吕梁山前正断层在新绛县走向为北东东向。紫金山一稷王山前正断层东起紫金山北麓,沿峨眉岭北缘,经新绛、稷山直至河津,走向为北东70°左右,上述南北两大断裂,形成了东西向汾河地堑。汾河东西向横贯中部,从而构成汾河两岸南北对称的阶地地形。

水文

  汾河 属过境河流。自县境东北南梁村入境,流经店头、柳泉、城关、横桥、古交、万安等6乡(镇)39村,至县西周流村出境。境内长22.5公里,河床宽200米左右。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达15.4亿立方米。1958年洪峰流量2450立方米/秒,洪峰高程405.66米。70年代后,由于受上游水利工程控制和干旱影响,每年春末夏初枯水期常出现断流,1983年断流3次达50天,为历史罕见。汾河冰冻期一般始于12月上旬,次年2月解冻,冰厚约0.2米。汾河曾有过悠久的航运历史,对古绛州的繁荣有过重要影响。据史载,远在鲁僖公十三年(公元647年)曾有著名的自雍至绛的“泛舟之役”。清末民初为汾河航运的鼎盛时期,使绛州成为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30年代后航运衰微。汾河曾水源充足,对新绛的农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先后在汾河两岸建起了45个机电灌站,可灌农田6万余亩。

  浍河 属过境河流。于县境南中村北入境,西北流至县城西三林镇东汇入汾河。境内长11.5公里。河床宽20~40米,年径流量0.83亿立方米,积水面积0.34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1710立方米/秒,最高洪峰为396.9米(1958年),1959年上游浍河水库落成后,常年断流,现仅起汛期泄洪作用。

  鼓水(泉水) 又名鼓堆泉,为本县最大的涌水泉,发源于九原山下。据旧志记载,因“泉北突有二山,高圆如鼓,则泉以形似而名”,泉群由龙王泉、琵琶泉等29个泉组成,流经27村,长22公里。50年代实测流量为1.2立方米/秒,70年代因上游钻深井取水,流量下降为0.715立方米/秒,年清水总量为2255万立方米。近年泉水流量仍呈下降趋势。鼓水又称“天河”、“神泓”。泉旁鼓堆山丘上元代曾建有“圣母寺”和“神泓阁”。“石鼓神泓”,自古为绛州十景之一,吸引着各地游人。据《直隶绛州志》记载,唐高祖李渊进攻临汾郡时,曾驻泉旁鼓堆山上。宋司马光亦曾偕州官游于泉旁祠下,并写了《鼓堆泉记》,赞美鼓堆泉“水极清洁,洞鉴毛发,盛寒不冰,大旱不耗,淫雨不溢。”鼓水灌田历史悠久,隋开皇十二年,临汾县令梁轨“凿山源,开鼓堆十二渠”,(《直隶绛州志》)。解放前可灌田近万亩。解放后,经过挖泉疏渠,特别是建成了三泉水库及附属的5座水库,灌溉农田达54000亩。鼓水属低温地下水,泉口水温达23℃,水质为硫酸—重碳酸钙钠型水,矿化度小于0.3克/升。泉水除灌溉外,水库还用来养鱼。已有鲤鱼、鲫鱼等10多种鱼在此安家落户。

  红叶泉 位于峨眉岭最南端丛岭中,地处横桥乡史家庄红叶沟,红叶沟属西康沟系,为西康沟的支沟,旧名溢水河。由史家庄村南通向支北庄村东,北经史家崖,过堡里、曲村之间,到柏壁村南汇入西康沟。红叶沟地处峨眉深峪,树木杂生,每至深秋,金风飒飒,红叶满坡,故名红叶沟,泉起红叶沟,故名红叶泉。红叶泉为红叶泉水库的水源,泉流量为36公升/秒。新绛县志(1929年版)载:“支社、东王与支北庄之间有红叶沟,其南端尽处直抵史家庄界,有泉自沟底涌出,沼沟而北,是溢水河发源处。沟狭林深,人迹罕至,猛兽时有,土地尽荒”。

  抗旱泉 源于泉掌村东南约一公里处,娘娘庙前。庙前原有涌泉,新绛县志(1929年版)载:“泉掌镇东有沟,沟左一泉名大渠,沟右一泉名小渠”,1958年,政府发动群众深挖掘泉,泉流大增,因当时正值抗旱阶段,故命名为抗旱泉。现抗旱泉源即大渠所在,可灌田485亩,流量一般为30公升/秒。

  一口泉 泉自泽掌镇黄土坡属吕梁山小峪石层中渗出。泉位在黄土坡进峪后约行五华里的清濂洞近,泉势孱弱,但水质良好,可直接供作清凉饮料。据传文中子读书于清濂洞时,即饮此水。一口泉之所以命名,因泉涌势弱,喝一口流一口,故名一口泉。

  水龙泉 位于北张镇沐浴沟村北,马首山南麓。据传晋文公逃亡途中,曾于此沐浴。村北山峁建有水龙庙,泉及于峁后流出,泉名水龙,供村人饮用,余水灌田。

  南山泉 源于原柳泉乡(现并入横桥乡)中村南峨眉岭丛沟,泉势甚小,有泉头二穴。柳泉古称山水之乡,被誉为“泉水潺潺,柳荫行行”。泉指南山泉,柳在浍河岸。

  东沟泉 位于横桥乡文侯村正东崖下,因属东沟,故名东沟泉。东沟泉为一满水井,屡舀屡满,久久不竭,村人饮水洗用均取自此泉。迄今泉井仍涌满。

  此外,本县南岭、北山一带尚有30多处小泉,天旱干涸,天涝旺流,自生自灭。

植被

  土石山植被区 分布于北部吕梁山基岩中低山区武家坡、马首山、胡桑庄、老凹沟一带。面积45平方公里,海拔600—1438.3米。南坡植被稀疏,覆盖度10%左右,以草灌为主,蒿类、白草、狗尾草较多。山间谷地与北坡植被茂密,覆盖度一般在80%以上,除以上草类外还有胡枝子、黄刺梅、柴胡等各种中药材。人工林以侧柏、油松、刺槐、山桃、山杏为主。

  黄土丘陵植被区 峨嵋岭黄土丘陵分布于南部,植被覆盖较差,天然植被以草类为主,夹杂少量酸枣、荆条、黄刺梅灌丛;草类中羊胡子草、狗尾草较多;人工林有刺槐、山桃、山杏、花椒、元宝枫、柿子幼林。

  九原山丘陵区 被覆厚层黄土,大部分开垦为农田,天然植被已很少,以草类和少量柿树为主。

  平原植被区 分布于县北中部各乡镇平川区域,本区农业耕作利用率较高,多为耕地。天然植被稀少,大多散生于田间、地埂、路边,主要有拉拉蔓、狗尾草、臭蒿、曼陀罗、芦苇等。人工经济林有苹果、桃、枣、葡萄、梨、杏、核桃等。路旁、水旁、村旁、宅旁有杨、柳、榆、槐、椿、桐、女贞、紫藤、雪松、桧柏和冬青、月季、牡丹、菊花、美人焦、鸡冠花等观赏性树木花草。

  沼泽植被区 分布于汾河、浍河河漫滩,植被有芦苇、荻草、水生茛、盐蒿、盐蓬等。

气候

  春季 本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回暖迅速,气温多变,雨水不多,风大。白昼加长,太阳辐射强度增大。平均气温在10—21℃之间,是冬、夏季环流相互转变、替代的过渡时期。月平均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居四季之首位。本季土壤干松,尘粒易被大风卷起,大风出现时,多有扬沙、浮沉等天气,偶有沙尘暴袭来。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风多春旱,谚云:“春雨贵如油”。

  夏季 气温高,降水充足,雨热共生。湿度大,蒸发快,风速小,人的体温难以散发,易产生闷热的感觉。平均气温高于20℃,极端最高气温有时在40℃以上,极端地面最高温度有时可达70.9℃。热带海洋气团水汽含量丰富,被抬升后易凝结,形成降水,夏季是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最多的季节。

  秋季 北方冷气团不时爆发南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逐渐减弱,加之日照缩短,强度减退,温度由暖向寒转变,风速微弱,多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秋温低于春温,平均气温在9℃~21℃之间。秋季降水量高于春季,其中9月下旬最为集中,到10月上旬降水量逐渐减少,个别年份会出现连阴雨天气。一般情况下下一场秋雨气温就会相对下降几度,谚云:“一场秋雨一场寒”。

  冬季 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晴天居多,当出现回流天气时,才容易形成降雪。由于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地面积雪一般为6~18天。太阳辐射量是一年最少期,为484.4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54′,大于本县以北地区。12月下旬到翌年1月下旬为最冷时期,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清晨。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铁 本县北部吕梁山区以华灵庙为轴心,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有东、西、北3个铁矿带。储量约46.5万吨,品位50%左右。柳泉乡中村南、东柳泉一带,也有铁矿,储量约7万吨。

  天然高岭土 产于三泉镇九原山一带,较为丰富,已开采利用。

  石灰石 产于北张乡西庄、三泉镇古堆村、柳泉乡中村南、东西柳泉等地。储量约200万立方米。

  石膏 产于泽掌镇吴岭庄、涧西、乔沟头等地。储量约30万吨。

  钾长石 产于北张乡北董坡与柳泉乡柳泉沟。

  重晶石 石英砂产于北张乡北董坡一带。

生物资源

  植物(野生)

  乔木类已查明27科,92种。

  • 松科5种:油松、雪松、白皮松、华山松、青杄。
  • 柏科6种:侧柏、圆柏、龙柏、翠柏、塔桧、刺柏。
  • 杉科1种:水杉。
  • 银杏科1种:银杏。
  • 杨柳科18种:毛白杨、欧美107杨、欧美108杨、窄冠白杨、中林46杨、96杨、新疆杨、箭杆杨、加拿大杨、银白杨、小叶杨、沙兰杨、太青杨、P15A杨;旱柳、垂杨柳、金丝柳、黄金柳。
  • 胡桃科1种:核桃。
  • 榆科2种:白榆、龙榆。
  • 桑科4种:桑树、构树、无花果、龙桑。
  • 木兰科3种:白玉兰、广玉兰、紫玉兰。
  • 杜仲科1种:杜仲。
  • 悬铃木科1种:法桐。
  • 蔷薇科16种:苹果、山楂、白梨、河南海棠、山荆子、杜梨、沙梨、杏、李、桃、山桃、山杏、樱花、红叶李、油桃、扁桃。
  • 豆科10种:国槐、刺槐、合欢、龙爪槐、香花槐、朝鲜槐、黄金槐、皂角、野皂角、紫荆。
  • 苦木科1种:臭椿。
  • 楝科2种:楝树、香椿。
  • 漆树科1种:火炬树。
  • 卫矛科1种:桃叶卫矛。
  • 槭树科3种:元宝枫、五角枫、三角枫。
  • 无患子科1种:栾树。
  • 鼠李科2种:枣、龙枣。
  • 梧桐科1种:梧桐。
  • 柿树科2种:柿树、君迁子。
  • 木犀科2种:小叶白蜡树、小叶女贞。
  • 山茱萸科1种:黑椋子。
  • 玄参科3种:兰考泡桐、毛泡桐、楸叶泡桐。
  • 紫葳科1种:楸树。
  • 乔本科2种:早竹、毛竹。

  灌木类已查明23科,41种。

  • 鼠李科1种:酸枣。
  • 马鞭草科1种:荆条。
  • 蔷薇科7种:黄刺梅、月季、玫瑰、榆叶梅、毛樱桃、悬钩子、铁梗海棠。
  • 豆科4种:紫藤、紫穗槐、胡枝子、柠条。
  • 腊梅科1种:腊梅。
  • 石榴科2种:石榴、白石榴。
  • 葡萄科4种:葡萄、山葡萄、提子、爬山虎。
  • 茄科1种:枸杞。
  • 芸香科1种:花椒。
  • 毛茛科一种:牡丹。
  • 萝摩科1种:杠柳。
  • 木犀科5种:连翘、阳春、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紫丁香。
  • 柽柳科1种:柽柳。
  • 锦葵科1种:木槿。
  • 忍冬科1种:金银花。
  • 小檗科2种:紫叶小檗、绿叶小檗。
  • 胡颓子科1种:沙棘。
  • 漆树科1种:黄芦。
  • 黄杨科2种:黄杨、雀舌黄杨。
  • 卫矛科1种:大叶黄杨。
  • 瑞香科1种:芫花。
  • 千屈菜科1种:紫薇。
  • 杨柳科1种:绵柳。

  草类

  本县野生草本植物已查明的有:黄花苜蓿、狗尾草、野西瓜苗、芦苇、甘草、白草、马唐、打碗花、狼尾草、羊胡子草、稗草、锦葵、鹅观草、沙蓬、艾草、青蒿、茵陈、灰条、地肤、荠菜、猪毛菜、猪殃殃、沙参、苦参、苍术、丹参、蛇床子、紫花地丁、仙鹤草、马齿苋、米口袋、王不留行、白头翁、葶苈、翻白草、蒺藜、地绵、远志、甘遂、防风、菟丝子、牵牛、齿缘草、雀麦、何首乌、曼陀罗、地黄、阴行草、车前子、黄芩、野菊花、蒲公英、苍耳子、牛筋草、白茅、薤白、百合、透骨草、半夏、金银花、拉拉藤、瓦松、水生茛、萱草、美人蕉、芍药、早熟禾、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芦荻、芦草、沙嵩、飞簾、白羊草、苔草、黄花草、黄背草、猫爪爪、山刺蓟、夏至草、节节草、茜草、鬼针草、野小蒜、肉苁蓉、满天星、黑葡萄、苦苣、甜苣、野薄荷、三楞草、臭蒿、阿尔太紫菀、蔺草、山丹丹等。

  药材类

  本县药材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有200多种。主要有:远志、知母、丹参、苍术、连翘、柴胡、地骨皮、茜草、葶苈子、茵陈、透骨草、天冬、败酱草、五倍子、菟丝子、扁蓄、芦根、五味子等。引种的有地黄、川芎、白术、附子、白芍、牡丹、半夏、元参、枸杞、白芷、桔梗、菊花、红花、薏米、荆芥、牛夕、党参、黄芪、板兰根、金银花、山芋肉、天麻、当归、元胡、木香、白扁豆、苏子、破故纸、木瓜、百合等。

动物(野生)

  兽类 豹,50年代偶有发现,曾在席村附近打死金钱豹一只,后再未发现。狼、野猪,50年代前常有出没,现已少见。其它还有狐狸、獾、兔、野猫、黄鼠狼、松鼠、野羊(俗名跑羔子)、地老鼠、老鼠、蝙蝠等。

  禽类 麻雀、雕、雁、燕、鸽、猫头鹰、喜鹊、乌鸦、黄嘴鸦、布谷鸟、啄木鸟、鹌鹑、翡翠、画眉、黄莺、野鸡、斑鸠、鹭鸶等。

  蛇虫类 青蛙、蟾蜍、蛇、壁虎、蚂蚱、蜻蜓、螳螂、蝉、蟋蟀、蝴蝶、土蜂,蚂蚁、蝎子、土鳖(俗名簸箕虫)、蜈蚣、蜗牛、蛄蝼、牛虻、蚯蚓、蜘蛛、玉米螟、萤火虫、叩头虫、天牛(俗名龙圪蚤)、金龟子、赤眼蜂、金小蜂、绒茧蜂、姬蜂、瓢虫、步甲、地甲、虎甲、食蚜蝇、寄蝇、草蛉、小花蝽、食蚜螨、小黑蛛、圆蛛、豹蛛、牛犊蜂、食心虫、湿湿虫、屎壳郎、地老虎、天蛾等。

  水生类 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青鱼、鳊鱼、黄鳝、鳖、蚌、虾、蟹、鳙鱼、鲂鱼、罗非鱼、鲶鱼、泥鳅、赤眼鳟、棒花鱼、蚂蟥、螺、青蛙、水蛭、蜉蝣等。

地热

  本县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据近年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境内地下热水点多,水温高,开采利用价值大。主要地热点有:

  北池地热区 位于阳王镇的北池、董村一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热储层埋深130~180米,水位埋深80~130米,水温30~82℃,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

  西马地热区 位于万安乡西马村一带,热储层埋深40~300米,水位埋深10~20米,水温26~45℃,分布面积约60平方公里,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

  城关地热区 分布于城关镇西关、段家庄、桥东一带,面积120平方公里,热储层埋深700~800米,水温40~45℃,单井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水压喷水可高出地表5~50米。

  此外还有古堆地热区,分布于九原山一带,井口温度23~24℃。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山西运城新绛:绛州文庙
山西运城新绛:白台寺
  • 绛州文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城内四府街。占地面积10670平方米。创建年代待考。据庙内存宋人集刻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记载,推断文庙至迟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屡经增修。
  • 绛州大堂,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城的新绛中学园内,是绛州州府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为历代州府理事之所,唐太宗李世民曾命张士贵在此设帐募军,所以又名“帅正堂”。“薛仁贵从军”等故事也源于此。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绛州三楼(钟楼、鼓楼、乐楼)归入绛州大堂。
  • 白台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光马村西南。寺院建在雨水冲刷的沟壑的中间台地上,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重修。金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璟大定、明昌年间(公元1161—1190年)亦有重修。元、明、清皆有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东西耳殿、释迦殿、后大殿及西厢房等。

参考条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