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青年》创刊号
《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封面

  《新青年》汉语拼音:Xinqingnian;法语:La Jeunesse),五四运动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刊物。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初为月刊。陈独秀主编。群益书社发行。《新青年》是在19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又成为宣传共产主义的刊物之一,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宣传刊物。

概述

  1917年1月,《新青年》改在北京编辑,仍在上海印刷。第4卷第1号宣布:“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公同担任,不另购稿。”参加编辑部的有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鲁迅等。自1919年第6卷起,实行编辑部成员轮流编辑的办法。后编辑部迁返上海,陈独秀重任主编。不久刊物改组,自1920年9月第8卷第1期起,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刊物。由新青年社出版发行,新增撰稿人有陈望道、沈雁冰、李汉俊、李达、李震瀛等。11月,编辑工作由陈望道主持。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同年9月陈独秀再任主编。1922年7月出至第9卷第2号后休刊。

  该刊前期宣传科学与民主,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宣传阵地。所载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吴虞、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文章,传诵一时。1918年10月第5卷第5号发表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是《新青年》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开始。1919年12月第7卷第1号发表陈独秀执笔的《本志宣言》,主张抛弃“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1920年5月第7卷第6号出版《劳动节纪念号》,明显地表现出社会主义方向。第8卷第1号设立“俄罗斯研究”专栏,译载苏俄革命理论和实践的文章,发表V.I.列宁著作的译文和介绍列宁革命活动的文章。随后,又同无政府主义和一些非无产阶级、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展开论战,显示出刊物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在编辑业务上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如开展自由讨论,实行百家争鸣;设立“通信”和“读者论坛”等专栏,和读者共同探讨问题;采用白话文写作,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等。

  1923年6月,《新青年》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理论刊物在广州复刊。曾有瞿秋白任主编。此刊一度改为季刊。第1期发表了《新青年的新宣言》,指出刊物应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1925年4月改为月刊,编号另起,但不能按期出版。此时该刊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为基本任务。曾译载列宁、J.斯大林的著作,还参加“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论战,批判张君劢的玄学和胡适的实用主义。在这3年期间共出9期。

历史

  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对中国时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政治革命没有作用,而“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民国四年(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筹备《青年杂志》,先是同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商量,在得知亚东图书馆无法合作后又被介绍给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几人商议后由群益书社出版《青年杂志》,每月一本,每期支出在200圆。最初发行量为1000份。编辑部在陈独秀家,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21号。 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

  1.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2.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3.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4.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5.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 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并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也就是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青年杂志》(法文刊名“La Jeunesse”)初期,并未引起社会注意,“销售甚少,连赠送交换在内。期印一千份。”

走向风口浪尖

  1916年,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该杂志同青年会杂志《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要求《青年杂志》改名。于是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下文简写为《新》)。最初由陈独秀主编,刊登投稿。

  1916年2月5日1卷6期后因护国战争停刊7个月。1916年9月改名《新青年》复刊,后因北洋当局尊孔风起,1卷6号和《新》2卷1号上发表易白沙《孔子平议》,开始批孔。后陈自2卷2号至3卷6号(16年10月—17年6月)连续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袁世凯复活》、《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尊孔与复辟》等文,推动批孔运动。

  1916年11月陈独秀与汪孟邹为亚东书馆和群益书社招股在京停留数月,后蔡元培聘请其出任北大文科学长,陈在1917年1月将新青年总部迁往北京,办公地点在东华门外箭杆胡同,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1月,《新》发表胡适给陈独秀的回信,名为《文学改良诌议》,产生重大反响。1917年初四川吴虞响应,致陈独秀数稿,支持批孔,文响一时,被称为四川“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8月,《新》出齐3卷后因“不能广行,书肆拟终止”停刊。

  1918年1月15日复刊出版第4卷1号,此时编委会经过改组由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树人(鲁迅)轮流编辑,不久鲁迅也加入到编辑队伍当中。在第4卷第3期中,刊登《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即《新青年》自4卷1号后改为同人编辑,不接受来稿。5月15日4卷5号发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进一步推进批孔运动。

  1917年秋,上海中华书局费逵、俞复等开设“盛德坛”,组织“灵学会”。并于1918年1月起出版宣传灵学及研究鬼神的《灵学杂志》,《新》对此展开激烈抨击,同时与杜亚泉主编的《东方杂志》展开论争,宣传民主主义思想,批判传统道德观念。

  到1919年初,群益书社翻印再版1—5号卷《新》,发售预约卷的广告一经推出,即被抢购一空。《新》销量日渐兴旺,全国不少新式学堂设其代销点。

分裂衰落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陈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被捕,《新》又停刊5个月。此后陈独秀辞去文科学长一职,前往上海。10月迁回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919年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

  1920年中共发起组决定将《新》从9月1日出版的第8卷1号改组为机关宣传刊物。封面也做改变:正中为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分别伸出两手相握。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团结,也暗示全球无产阶级团结。封面上隔着大西洋握手的图案,是美国社会党的党徽。编辑部增加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等发起组成员,刊登启示与群益书社解除关系,专门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印行。同时增《俄罗斯研究》专栏,到9卷3号止。胡适对此后《新》的变化提出质疑,认为“色彩过于鲜明”,“北京同人抹淡的功夫决赶不上上海同人染浓的手段之神速”。

  1921年1月22日胡适写信与北京同人李大钊、鲁迅、钱玄同、陶孟和和高一涵等,再次声明其主张,指责《新》“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的中译本”并给陈望道寄去明信片表示反对“将《新》所宣传共产主义之用”。同时《新》的变化也招致社会上的议论和批评,同时部分军阀地区也禁止邮寄,《新》内部开始分裂。胡适主张另创哲学文学杂志,将马列理论分裂出《新》,同时将编辑部移回北京。但陈依旧坚持己见,并取消了北京的编辑部。

  1921年2月上海法租界巡捕查抄新青年社,处罚并勒令其迁移。《新》从8卷6号起转入地下编辑,假托迁移广州,继续由陈望道等人编辑。

  1921年7月中共成立,《新》成为理论刊物。9月陈独秀再任主编,只出一期后停刊。1922年7月又出一期(9卷6号)终刊。

  为借《新青年》的影响力,中共于1923年6月15日再刊《新青年》,改为季刊,由瞿秋白主持。中共四大决定改为月刊,由彭述之负责。1925年4月1日,第一期后,彭述之因病住院,复由瞿秋白主持。后因人力物力困难,难以为继,1926年第5号后,终刊。

作用与影响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 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应“文学改良协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