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无 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题与背景:

  《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秦地的军中战歌。

  在《诗经》大量的战争题材作品中,此诗以其高亢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文字叙述简略,故而后人对于它的时代背景、写作旨意产生种种推测。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第二,认为《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逐句释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袍: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王:一说指周天子。一说指秦君。
  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修:修理;整治。
  同仇:指共同对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行动。
  泽:通“襗(zé)”,贴身内衣。
  偕作:一同起来,指共同行动。作,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无衣 题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全诗充满了慷慨激昂、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出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勇气,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此诗的特点是:一、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二、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三、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此诗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屈原的《楚辞·九歌·国殇》、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王褒的《关山篇》、吴均的《战城南》,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唐代王昌龄和岑参的边塞诗也具有这样的主调。


名家点评:

  宋·朱熹《诗集传》:“赋也。秦俗强悍,乐于战斗。故其人平居而相谓曰:岂以子之无衣,而与子同袍乎?盖以王于兴师,则将修我戈矛,而与子同仇也。其欢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苏氏曰:秦本周地,故其民犹思周之盛时,而称先王焉。或曰:兴也。取‘与子同’三字为义。后章放此。”

  清末吴闿生《诗义会通》:“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

  清末陈继揆《读诗臆补》:“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


《诗经》简介:

  诗经英语:Book of Songs),十三经之一,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简称《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期将它正式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国风》、《》、《》三大部分。其中的《国风》是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共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另有6篇“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只存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