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译文】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注释】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不尽:没有尽头。


【出处】

  唐·杜甫登高》,全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背景】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习俗。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这一年杜甫五十六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了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在夔州住了三个年头,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此诗。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倾诉了作者长年漂泊他乡、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巴蜀东北部及川东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瞿塘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作者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由高处转向看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这一联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作者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落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上句写羁旅(长久在他乡)之愁。“常作客”,表明作者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明点题面。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分承五六两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这一联写作者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艰难苦恨繁霜鬓”,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潦倒新停浊酒杯”,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作者因病断酒,连饮酒这点欢乐也失去了。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繁霜鬓”(白发日多),“新停浊酒杯”(因病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