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名句|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center>
 
----
 
<br>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0px|《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png|right|thumb|120px|《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green;">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green;">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译文】</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译文】</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span>这两句是从征戍将士角度而言的,他们戍守在天山(即祁连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span>这两句是从征戍将士角度而言的,他们戍守在天山(即祁连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注释】</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注释】</span><br>
 
  天山:指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br>
 
  天山:指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br>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br>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br>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出处】</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出处】</span>
唐·[[李白]]《[[关山月]]》,全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
  唐·[[李白]]《[[关山月]]》,全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背景】</span>
  
 
  《关山月》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首诗是李白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关山月》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首诗是李白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赏析】</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赏析】</span><br>
第38行: 第39行: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30%; color:green;">《[[关山月]]》</span></center>
 
<br>
 
[[文件:59.关山月.jpg|center|thumb|400px|link=关山月]]
 
 
 
== 参考 ==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名句]]
 
*[[唐诗三百首目录]]
 
*[[千家诗目录]]
 
 
  
  

2022年7月1日 (五) 00:50的最后版本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的云海之间。 这两句是从征戍将士角度而言的,他们戍守在天山(即祁连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注释】
  天山:指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出处】

  唐·李白关山月》,全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背景】

  《关山月》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首诗是李白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乐府诗,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全诗分为三层,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开头二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将士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戍将士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