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注释】
  昔人: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南齐书·州郡志下》:“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
  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一种鹤。


【出处】

  唐·崔颢黄鹤楼》,全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背景】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黄鹤楼:古代名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对岸的龟山。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路过此地(见《齐谐志》)。该楼历代屡毁屡建,1884年最后一次焚毁,1985年在蛇山的高观山西坡重建。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是说,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作者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作者心里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说,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抒发了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何处是”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千载”和“空悠悠”,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和“空余黄鹤楼”,转而写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说,日近黄昏,眺望远方,我的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太阳落山,鸟要归巢,船要归航,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诗作以一“愁”收篇,表达了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图》(局部),元代画家夏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