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朱熹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春 日

宋·朱熹

shè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wàn zǐ qiān hóng zǒng shì chūn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诗题与背景:

  《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春日:春天;春季。《千家诗》收录此诗。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写景诗,而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诗》就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而根据作者生活年代可知这首诗所写的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其中有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一项。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南宋朝廷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泗水之地被金人侵占着,朱熹本人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因此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其原因是朱熹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逐句释义: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风和日丽之日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此指晴日。
  寻芳:游春,踏青;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中部。
  滨:水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经意间认识了东风的面目,原来是一派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大好春光。
  等闲:轻易,平常。
  识得:懂得,知道。
  东风面:借指春天。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


  【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引用:(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明年是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我相信,在博科娃总干事领导下,教科文组织一定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谱写新的篇章。——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巴黎)(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近70年奋斗,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茁壮成长,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20日)


《春日》插图: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此诗叙述了作者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黄珅评论说:《春日》诗形象更加鲜明,情景更加生动,描写更加自然,读了但觉春光满眼,如身游其间,竟不知是在说理,则其构思运笔之妙,尤胜于《观书有感》。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年),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为焕章阁待制。卒谥“文”。论学主居敬穷理,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