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
 
 +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第18行: 第20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span><br>
 +
  国:指国都,即长安(今陕西西安)。<br>
 +
  破:陷落。<br>
 +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br>
 +
  城:指长安城。<br>
 +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span><br>
 +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br>
 +
  溅泪:流泪。<br>
 +
  恨别:怅恨离别。<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span><br>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br>
 +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br>
 +
  家书:家信。<br>
 +
  抵:值,相当。<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span><br>
 +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br>
 +
  搔:用手指轻轻地抓。<br>
 +
  浑:简直。<br>
 +
  欲:想,要。<br>
 +
  不胜:受不住,不能。<br>
 +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br>
  
  

2020年2月28日 (五) 12:12的版本

唐诗三百首·全译新注》、《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逐句释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国:指国都,即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指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家书:家信。
  抵:值,相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地抓。
  浑:简直。
  欲:想,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考试考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烽火连三月:_______

2.《春望》一诗紧扣“望”字,表达的感情很细腻。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杜甫《望岳》《春望》对比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解说。

《望岳》的望: ;《春望》的望: 。

(2)请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诗句。(任选一句)

(A)阴阳割昏晓。(B)城春草木深。

选( ) 赏析: 。

参考答案:

(1)《望岳》的望: 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春望》的望:伤时、忧国、念家、悲己。(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选(A)赏析:割字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将阳光切断,泰山南北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选(B)赏析:深字写出了国都草木丛生,一片荒凉,让人从眼前的景象想到人民遭乱流离失所、国家濒于倾覆的深重灾难。

阅读练习二:

1、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到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3.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能相通,一是触景生情,另一则是移情于物,可见诗内涵之丰富。

4.《春望》这首诗前四句触景伤怀,写春望之景;后四句忧时伤乱,写春望之情。全诗表达 了感时忧国思家悲己 的主题。

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答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6.请从割字入手,对阴阳割昏晓 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分)

答.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对比赏析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第一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