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曹植(192~232年),三国魏国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少聪慧,善属文。因富于才学,早年深得曹操宠爱,几立为太子。后因行为放任,其兄曹丕被立为太子。延康元年(220)曹丕称帝后,植名为王侯,实为囚徒,两度被贬爵移封。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后,继续遭受猜忌和打击,最后移封陈郡,去世后谥号“思”,故世称陈王或陈思王。现存诗九十多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曹植的诗歌善用比兴,辞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对五言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华经典诵读·学生必背与诵读古诗词》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年),三国魏国文学家、诗人。字子建,三国魏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汉献帝建安中,封平原侯,徙封临菑侯,以才学为曹操所异,几欲立为太子。魏立,离京就国,备受曹丕猜忌打击,居地迁徙无定。终封陈王。于明帝时曾多次求获任用,为国效力,但仍被猜忌,不允所求,因而郁郁而卒,谥曰思,世称“陈思王”。事迹具《三国志》卷一九本传。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辞采华美见长,在古代诗史中具很高地位,对后代诗人影响深远。有集三十卷,已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曹植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214年,曹植由平原侯徙封临淄侯,一直未来临淄就国。220年,曹操病逝,同年曹丕称帝,曹植来临淄就国。221年,曹植被贬为安乡侯,离开临淄,后来又封为东阿王、陈王。232年去世,葬于今东阿鱼山西簏。算来,曹植当临淄侯六年,实际在临淄的时间为一年左右。曹植在临淄心情郁闷,终日“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箜篌引》),其《感节赋》中亦有“慕牛山之哀泣,惧平仲之笑我”之句。  

  曹植死后,临淄人民怀念他,为其立碑,即曹植辞碑。碑为圆顶方基,碑高48厘米,宽31厘米,厚11厘米,碑后阴刻孔子像,碑文来自《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中的“颂曰”。三国史籍《曹植集》中记有此文,当是曹植所撰。此碑原存于辛店街道仉行村南石佛寺内,现藏于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思想和创作

曹植
曹植辞碑拓片

  曹植的思想和创作,以曹丕即位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主要表现了“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政治抱负。如《白马篇》、《薤露篇》。后期作品则主要反映了曹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控诉了曹丕父子对他的迫害,抒发了自己备受压抑,有志不得伸的满腔悲愤情绪,表现了自己不甘阶下囚的生活,希冀用世的强烈愿望。如《赠白马王彪》就是诗人“愤而成篇”之作,深刻地反映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另如《野田黄雀行》、《七哀诗》、《怨歌行 》、《鰕篇》、《杂诗》等,也都是诗人后期的“忧生之嗟”。除此之外,曹植也有一些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如《泰山梁甫行》、《送应氏》等,反映了军阀混战、社会乱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品

  • 《赠白马王彪》
  • 《白马篇》
  • 《名都篇》
  • 《美女篇》
  • 《箜篌引》
  • 《七哀》
  • 《洛神赋》
  • 《七步诗》
  • 《铜雀台赋》

成就

  曹植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他的诗现存约80首,大部分是乐府诗。曹植一生重视从乐府民歌中汲取创作养料,他的《美女篇》就直接脱胎于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他的《怨歌行》、《泰山梁甫行》、《名都篇》、《白马篇》、《野田黄雀行》等都是沿用乐府旧题或创造的乐府新题。所不同的是,他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和提高,因此他的诗歌呈现出文人所特有的风格与情调,具有明朗、和谐、清新等特色。

  曹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把五言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使之达于成熟。他的五言诗,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格调雄浑而不卑弱,文辞华美而不雕琢,尤其是注重语言的提炼和修辞,特别留意于文句的整饬和韵律的和谐。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他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

  除诗歌之外,他的章表、辞赋也十分出色。赋今存40余篇,数量在汉魏作者中为第一。代表作《洛神赋》以传说中关于宓妃的故事为题材,刻画了洛神的美丽形象,表现了人神恋爱而终因人神殊隔、不能结合的惆怅之情,描写细腻而生动。散文今存近百篇,以前期《与杨德祖书》和后期《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为代表。今存南宋嘉定年间刻本《曹子建集》10卷;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等。

家庭

  • 妻子
    • 崔氏,曹植之妻,崔琰兄长之女。世说新语记载,崔氏的衣装过于华美,曹操登台看到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华丽的禁令,回家后崔氏就被赐死了。
    • 谢氏,谢氏曾被封为王妃,即史书中所称的“陈妃”,他是曹植后期生活的伴侣。据说,她一直活到晋代,享年80余岁。
  • 子女
    • 曹金瓠,曹植长女,不过出生约190天就夭折,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现在曹植的作品《金瓠哀辞》。
    • 曹行女,曹植幼女,比金瓠晚两年出生,约7、8个月就夭折,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现在曹植的作品《行女哀辞》。
    • 曹苗,封高阳乡公,其生平事迹,史书缺载,因此少有人知道,其名字出现在曹植的作品《封二子为公谢恩章》。
    • 曹志,初封穆乡公,后迁封为济北王。入晋改封鄄城公,任散骑常侍、国子博士,迁祭酒。
  • 后裔
    • 曹永洛,植十一世孙,奏请北齐孝昭帝在鱼山“兴复灵庙”,“雕镂真容”。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