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蓟门”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8行: 第28行:
 
  客:作者自指。<br>
 
  客:作者自指。<br>
 
  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br>
 
  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br>
  汉将营:实指安禄山营,蓟门当时是他根据地。<br>
 
  
  
第59行: 第58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诗中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
  
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
  首联“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写北望蓟门,令人惊心。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燕台”,增加了全诗的气势。作者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了作者的特有感受。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但仅仅如此,还未足以体现这个“惊”字。
  
此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诗一开始用“心惊”二字,表示对国事的担忧。接着写听到军中不断传来鼓角声,使人感到浓厚的战争气氛。中间四句进一步具体地描绘登台所见的紧张情况,从而激发了作者投笔从戎、平定边患、为国立功的壮志。
+
  颔联“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进一步将“惊”字写足。严冬的“积雪”连绵千万里,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后句写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人心灵震撼了。
  
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写景状物中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是一篇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乐章。
 
  
 +
  颈联“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而且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沙场烽火连胡月”是进攻的态势。作者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象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力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便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下面两句。
  
诗是吊古感今的。
 
  
开首两句说北望蓟门,触目惊心。起句突兀,暗用典故,说燕自郭隗、乐毅等士去后,即被秦所灭,故客心暗惊。又汉高祖曾身击臧荼,故曰“汉将营”。因而清人方东树说:“岂是时范阳已有萌芽耶?”(《昭昧詹言》卷十六)怀疑这是对安禄山的叛乱有所预感。颔联、颈联写景雄丽。全诗扣紧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雪山”承“积雪”。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为尾联抒发从戎之志做好铺垫,使人读了慷慨非常。
+
  尾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写“望”后之感。作者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
 
+
在大雪中来到边防要塞,又值边疆峰火正浓,诗人不禁心潮澎湃。其景色和气势都不俗。
+
 
+
 
+
 
+
 
+
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
+
 
+
 
+
开首两句说北望蓟门,触目惊心。起句突兀,暗用典故,说燕自郭隗、乐毅等士去后,即被秦所灭,故客心暗惊。又汉高祖曾身击臧荼,故曰“汉将营”。因而清人方东树说:“岂是时范阳已有萌芽耶?”(《昭昧詹言》卷十六)怀疑这是对安禄山的叛乱有所预感。颔联、颈联写景雄丽。全诗扣紧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雪山”承“积雪”。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为尾联抒发从戎之志做好铺垫,使人读了慷慨非常。
+
 
+
 
+
在祖咏的诗中, 《望蓟门》是唯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虽不得意于当朝,但仍以高度的责任感忧心边事,深怀从戎报国的雄心壮志。诗以《望蓟门》为题,必须要写蓟门,但是要写必定先看,诗中写了近看和远望。
+
 
+
头两句写的是近看,看得清具体场面,却看不见大的轮廓,而望蓟门却又正是要有大背景。但近看有近看的所得,看到了当年燕昭王为招聘贤才所修筑的黄金台,这里有边军屯驻的营盘,看干戈林立,听笳鼓喧喧,使人触目惊心。诗的重点在于写远望。中间的四句,以蓟门为立脚点,写的是蓟门远望。入目的万里寒光、三边曙色、沙场烽火、海畔云山,以壮阔雄浑的情景,出现于诗章之中。北国风光,壮美动人,边关安危,匹夫有责,此景此情都催人振奋有为,因此引出末联两句集中抒发情志的诗,表明自己虽然青年时代不是投笔从戎的班超,但是今天论起卫国戍疆的功业,我还是愿意做敢请长缨去缚南越王的终军的。
+
 
+
这首诗抒写抱负,慷慨豪壮,笔力雄奇,别具风格。
+
 
+
 
+
 
+
首联“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
 
+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
 
+
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但仅仅如此,还未足以体现这个“惊”字。
+
 
+
 
+
 
+
 
+
颔联“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
 
+
三四两句更进一步,写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万里寒光生积雪”这一句就这样分作四层,来托出一个“惊”字。这是往远处望。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
 
+
以上四句已将“惊”字写足,五六两句便转。
+
 
+
 
+
 
+
 
+
颈联“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
 
+
处在条件如此艰苦。责任如此重大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笳鼓喧喧已显出军威赫然,而况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而且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沙场烽火连胡月”是进攻的态势。诗人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象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力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便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下面两句,
+
 
+
 
+
 
+
 
+
尾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写“望”后之感。作者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末二句一反起句的“客心惊”,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
+
 
+
 
+
 
+
这首诗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
+
  
  

2020年9月6日 (日) 06:19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题与背景:

  《望蓟门》是唐代诗人祖咏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蓟门,蓟门关,在今北京德胜门外,当时为边防要地。

  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

逐句释义: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登上燕台眺望不禁感到震惊,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一望:一作“一去”。
  客:作者自指。
  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万里积雪笼罩着冷冽的寒光,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
  生积雪:生于积雪。
  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危旌:高扬的旗帜。一作“行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沙场烽火侵胡月:战火之光直逼边塞之月。喻战事激烈。烽火,本指边地烧柴报警之火。
  蓟城:即蓟门。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望蓟门》)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年时虽不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功封定远侯。
  论功:指论功行封。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覊南越主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缨,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诗中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


  首联“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写北望蓟门,令人惊心。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燕台”,增加了全诗的气势。作者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了作者的特有感受。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但仅仅如此,还未足以体现这个“惊”字。


  颔联“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进一步将“惊”字写足。严冬的“积雪”连绵千万里,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后句写边塞曙光映照着飘动的旌旗,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人心灵震撼了。


  颈联“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而且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沙场烽火连胡月”是进攻的态势。作者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象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力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便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下面两句。


  尾联“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写“望”后之感。作者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


名家点评:

  《批点唐诗正声》:壮健之气,直欲与卫、霍同出塞上。

  《唐诗直解》:调高语壮,“生”、“动”、“连”、“拥”四字犯。

  《批选唐诗》:此等诗全不著事理,直以声华胜,近体多类此。

  《唐诗分类绳尺》:善状物色,清兴洒然。

  《唐诗训解》:此因临边而有志于立功也。次联语顿挫又雄壮。

  《唐风定》:整峻高亮。睥睨王、李。

  《诗源辨体》:“燕台一去”一篇,实为于鳞诸子鼻祖。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调高语壮,是盛唐最上格。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起寓讥边将,便有耻为碌碌尸素之想。中四句极状边庭之景。未以班超、终军自许,树勋报国之志挺然。蒋一梅曰:气象朗开。结壮。薛蕙曰:铺叙得体,词意正大。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诗已是异样神彩,乃读末句,又见特添“少小”二字,便觉神彩再加十倍。

  《唐诗绎》:此诗见蓟城为防胡险要之地,望之动立功塞上之思。一气旋转,浑成无迹。

  《删订唐诗解》:气象自佳,而中四句太相似。

  《唐诗贯珠笺释》:通首有气色,是盛唐格调。

  《唐贤三昧集笺注》:亦是盛唐正声。气格雄浑,以为盛唐正声洵然。

  《唐诗成法》:法亦紧严。中四句法稍同,亦是小疵。通首雄丽,读之生人壮心。

  《历代诗法》:高响不浮。

  《网师园唐诗笺》:悲壮称题(“万里”一联下)。

  《唐诗笺要》:格调高秀,自不待言。“生”、“动”、“侵”、“拥”,皆炼第五字。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开口先补出“燕台”二字,此身便有着落。“客心惊”,一“惊”字包得下文七句之义;而“汉将营”三字,又七句中之提纲也。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调高气厚,为七言律正始之音,惜不多见。

  《唐诗三百首》:字字是“望”,非泛咏蓟门也。

  《唐诗五七言近体五七言绝句选评》:黄钟大吕,音响铿锵。

  《昭昧詹言》:六句写蓟城之险,而以首句一“望”字包之,收托意,有澄清之志。岂是时范阳已有萌芽耶?

  《唐诗近体》:“望”字空洞。

  《唐宋诗举要》:吴曰:前六句皆写边隅景象,盖自恨来此穷裔,故云“客心惊”也,而末句乃掉转,意思故佳。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1


试题精选: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是怎样产生的?(6分)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3分)。诗人看到边关军容肃穆,景象雄壮,将士意气昂扬,一腔豪气油然而生,决心像班超、终军那样报效祖国,为国立功 (3分)。(意思对即可)


  2.首句中的“惊”是什么意思?远道而来的诗人一到燕台为何而“惊”?请简要说明。(5分)

  参考答案:“惊”的意思是震惊,震撼(1分)。客子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家大营中,笳鼓声声,震天动地;边塞地区万里寒光,积雪连绵,曙色朦胧,旌旗高高飘扬;虽然烽火连天,但汉家大营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使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4分,意思对即可)


  3.在开篇两联中作者触景生情,其中哪一字起到了诗眼的作用?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为何产生这种感受。

  参考答案:“惊”。首先是因为军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可见军营中号令之严肃;其次,是在严冬初晓、积雪万里的时候,作者远望到在半空中猎猎飘扬高悬的旗帜,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4.“客心惊”的原因是什么?结合首联和颔联加以分析。(5分)

  参考答案:首先是因为军营中严肃之号令、庄重的气氛和严整的军容而“震惊”。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其次,因为 “万里寒光生积雪”的环境而震惊。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此时,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


  5.分析颈联在诗歌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沙场烽火连胡月”,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在一起,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反而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诗人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仿佛天生是来护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力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从惊转入不惊,承上启下,引出下面两句的“望”后之感。


  6.“燕台一去客心惊”,结合全诗分析“客心”因何而“惊”?(3分)

  参考答案:一是汉将营内,昂扬之声震天,令人惊叹;二是万里荒野,积雪奇寒,而曙色里军旗高悬,猎猎飘扬,令人震撼;三是烽火燃处,三光交织,壮伟异常;边疆重镇,带山襟海。攻守兼备,令人感奋。(3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7.这首诗以“望蓟门”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紧扣“望”字来写的?(4分)

  参考答案:全诗扣“望”字展开,前三联写“望”中所见,首联起句“燕台”,是“望”的出发点,二句写凭高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将士的座座军营。颔联是临台俯望:万里雪原,寒光闪闪;曙光初照,军旗猎猎。颈联先写仰望(“向前望”亦可):沙场的烽火把胡地和头顶的明月连在一起,极写军情紧急;再写向周围望:蓟城重镇,山海拱卫,稳如磐石。尾联抒“望”中所感,表达报国之志,格调高昂。(只答“前三联写‘望’中所见,尾联写‘望’中所感”,无分析的最多可给2分)


  8.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运用(汉吏班超投笔从戎、书生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1分)表现了诗人要效法古人,请缨上阵,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2分)(意对即可)


  9.有人说诗眼是“望”,也有人说是“惊”,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诗眼是“望”(1分),前三联写“望”中所见,起句“燕台”,是“望”的出发点,二句写凭高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朝将士的座座军营。颔联是临台俯望:万里雪原,寒光闪闪;曙光初照,军旗猎猎。颈联望见沙场的烽火,极写军情紧急;再写向周围望:蓟城重镇,山海拱卫,稳如磐石。(3分)尾联抒“望”中所感,表达报国之志。(2分)

  示例二:诗眼是“惊”(1分),客心为边塞豪壮的景象而“惊”:汉家大营中,笳鼓声声,震天动地;边塞地区万里寒光,积雪连绵,曙色朦胧,旌旗高高飘扬;虽然烽火连天,但汉家大营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使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3分),诗人一腔豪气油然而生,决心像班超、终军那样报效祖国,为国立功(2分)。


  10.请赏析诗歌尾联在写法上的特色,以及在整首诗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用典。(1分)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两个典故,抒发了作者的从军之志。(2分)②诗歌前六句写“望”之所见,尾联紧承写“望”后之感。照应起句的“客心惊”,由惊于边关之景、惊于军队之意气转到自己由此而生发的壮志,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3分)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的“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一个“惊”字,引出下文三句。

  B.客心因何而惊呢?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严整的军容和肃穆的气氛,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C.颔联描写了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雪上映出的寒光,足以令人两眼生花。朦胧曙色中,高悬的旗帜在猎猎飘扬。

  D.颈联两句,上句写防守,下句说进攻;从地形和人事两方面写出了边防军队的意气昂扬,表现了唐朝军队有力有利的气势。

  E.这首诗从军事落笔,意象雄伟阔大。全诗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颇有盛唐气度。

  参考答案:B、D (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

  解析:B项,令客心惊的还有第三四句的边关景象。D项,“上句写防守,下句说进攻”说反了,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像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


作者简介:

  祖咏(699?—746?年),唐朝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居汝水以北。开元进士,与王维储光羲友善,其诗善状景绘物,多表现隐逸生活。明人辑有《祖咏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7首。(《唐诗纪事》卷二〇、《唐才子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