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小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朝阳小米
朝阳小米

朝阳小米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6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乐亭甜瓜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5年第74号)批准)朝阳小米颗粒均匀、香甜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用途较广的特点,对于治疗肝脏病、心脏病、神经官能症、贫血等有一定辅助作用。食用可做成美味可口的稠粥、小米发糕、煎饼干、小米锅巴、小米面饼等二十余种不同风味的食品。“朝阳小米”以独特的土壤、光照、水质条件为基础,利用天然水、农家肥作补充,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精加工制作而成。

产品特点

据辽宁省农科院测定:朝阳小米含淀粉57.55%,蛋白质10.12%,脂肪4.22%(均高于大米、白面),比普通小米高1%—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达1.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且比例协调。如赖氨酸0.22%—5.24%,蛋氨酸0.4%,色氨酸0.25%,亮氨酸1.87%,苏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等含量在0.42%—2.88%之间。维生素的含量亦较丰富,而粗纤维的含量又是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最低的。

产地环境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积温高,日照时间长。全年平均气温约为8.5℃,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861.7小时,年均降水量约为486毫米,平均风速约为3米/秒,无霜期为127到167天。朝阳县空气质量优良,列辽宁省第一位,全年达到二级(良)以上标准天数在350天左右。

朝阳县版图南北较长,东西略窄。地貌属于冀北辽西侵蚀低山丘陵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要地形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区与丘陵相对高度约为300—600米。大凌河流域为狭长冲积平原,沿河两岸呈不规则带状分布,一般宽为3—5千米,最宽处7—8千米,沉积土层较厚,土质肥沃,又与河流相伴,灌溉条件较好,此区域是朝阳县最好的农业区,人口集居较密。

朝阳小米种植和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这里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此外,朝阳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平原、小盆地等多种地貌在朝阳县均有分布,为朝阳谷子丰产奠定了基础。同时,谷子的适应性强,农民有句谚语“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说明谷子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特别适宜朝阳地区种植。

朝阳小米主产区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小凌河流域,大气无污染,晴好天气全年可以达到324天左右,光照充足,秋季昼夜温差大。经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测定,符合农业部农业生产优良等级的标准,是少有的天然农业生产区。其水源优良丰富,土壤检测均不含重金属。

历史人文

小米学名“粟”,又称“谷子”,传说是黄帝发明了小米粥,《周书》中对此也有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夏代和商代时期的文化也被称作“粟文化”,可见小米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对我国的影响很大。

据最新考证,谷子原产于中国,人工栽培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在朝阳有多处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发现有窖藏炭化谷物,由此推测,朝阳种植谷子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了。

朝阳不但种植谷物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且种植谷物的种类也很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另外还有紫色等颜色的小米,也有黏性小米,当地一直以来都有种植,因谷子适合在半干旱半湿润的地区生长。

在《朝阳县志》里,记者也看到这样的记载:“粟,有青、赤、黄、白、黑数色。今本地所种者,色黄赤者,其种出山东河南;白者,种出北地;黑者为辽东种。俗称白者为‘凉谷米’,红壳者为‘红黏米’,青壳者为‘黑米’。”

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就曾把朝阳小米带回长安享用。

200多年前,乾隆吃过朝阳产的小米后,曾传口谕,封朝阳小米为“珍珠贡米”,将其列为宫廷贡米。

清咸丰、同治年间,朝阳本地有个叫丛占鳌的人曾做过大官,他在曾国藩的保荐下出任赣州知府以及布政使。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版的《朝阳县志》说:“据记载,他十分清正廉洁,官声卓著,每次进京,他都要带许多家乡的小米,一部分进贡给皇帝,一部分送给各位交好的王公大臣。

2017年,朝阳谷子常年种植面积约100余万亩,年产小米30万吨。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朝阳小米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朝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朝阳小米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辽宁省朝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朝阳小米的检测机构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谷穗颜色为黄色或红色的小粒品种类型。

二、立地条件

海拔300至1000m,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耕层厚度≥25cm。土壤有机质含量≥0.8%,pH值7.2至8.4。

三、栽培管理

1.土地要求:不得重茬,轮作3年以上。

2.播种: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种植密度为每公顷留苗不超过45万株。

3.生长期管理:生育期间中耕除草3次以上。

4.收获:当谷皮变为品种固有的色泽、籽粒变硬时及时收获。不同品种单打、单收、单贮。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谷子原粮→去杂→碾磨→精选→定量→包装→检验→入库。

五、贮藏

小米安全贮藏的水分应控制在13%以下,常温下密闭保存不超过12个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米色金黄,米粒小、均匀、且饱满,表面有光泽,无明显感官色差,煮熟的小米饭入口柔软,饭香浓郁,易于蒸煮,凉饭不回生。

2.理化指标:水分≤13.0%,蛋白质≥8.5%,粗脂肪≥2.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