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鹰嘴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木垒鹰嘴豆

木垒鹰嘴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2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木垒鹰嘴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8年第15号)批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木垒县是中国最大的鹰嘴豆生产基地。鹰嘴豆在植物学上分为迪西型和卡布里型两种类型,木垒鹰嘴豆属迪西型,籽粒体形较小,长0.8厘米、宽0.6厘米,千粒重为160—200克,种皮为黄褐色,外形似鹰头,顶端具喙,籽粒表面不光滑,半起皱有棱;而卡布里型籽粒较大,长1.0厘米、宽0.9厘米,千粒重为240—260克,近圆形,种皮为乳白色,外形也似鹰头,顶端具喙,籽粒表面光滑无皱。

鹰嘴豆形状奇特,尖如鹰嘴,故称鹰嘴豆。又名桃尔豆,鸡豆,为蝶形花科草本植物,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重要的五谷之一,在欧洲食用鹰嘴豆也十分普遍,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鹰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香味。 鹰嘴豆粉加上奶粉制成豆乳粉,易于吸收消化,是婴儿和老年人的营养食品。鹰嘴豆还可以做成各种点心和油炸豆。籽粒可做利尿剂、催奶剂、可治疗失眠,预防皮肤病和防治胆病。淀粉还广泛用于造纸工业和纺织工业。

鹰嘴豆最适宜冷凉气候条件下种植,木垒县海拔高度1000—1100米,年均气温5℃-6℃,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柔2600℃,无霜期125天左右,每年降水量250㎜左右,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时宜桃尔豆耐旱、耐瘠薄,发芽豆成熟需2500积温的生长条件。并且产量高,色泽金黄,品质好。

木垒鹰嘴豆是优质的绿色食品,因本地山丘陵旱地长年不施化学肥料,靠秋季深翻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鹰嘴豆的固氮作用,而获得丰产,同时不施农药,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也不存在工业污染,绿色食品可达到国际AA级的标准。

2004年,鹰嘴豆被新疆卫生厅批准为"特殊营养食品",鹰嘴豆产业也成为新疆"星火计划"项目和国家发改委重点"固边富民"项目。

2019年11月15日,木垒鹰嘴豆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产品特点

外形似鹰头的木垒鹰嘴豆,顶端具喙,种皮为黄褐色,籽粒表面不光滑,外形半起皱、有棱,似乎饱经风霜,但却有着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当地的人们称其为“天山奇豆”,在世界上享有“黄金豆”的美称。

木垒鹰嘴豆
木垒鹰嘴豆
木垒鹰嘴豆(熟)
木垒鹰嘴豆(熟)

木垒鹰嘴豆因其籽粒状如脱毛的鹰头或鸡头,在脐的附近有喙状突起而得名,维吾尔语称“木垒诺胡提”。木垒鹰嘴豆属野豌豆族,是豆科植物中的稀有品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千粒重一般为160至200克。由于木垒特殊的地域条件、独特的气候光照条件和栽培方式,在外观和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地域范围豆类产品无法比拟的特点。资料显示,其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8种必须氨基酸(且比例适中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胱氨酸),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钾、钙、钠、镁、锌、铁、锡、铜、锰、磷)及人体必须而不能自身合成的两种脂肪酸及膳食纤维、异黄铜、生物碱、双歧因子、食用菌等营养素,是豆科植物中稀有的珍品。

木垒鹰嘴豆(植物)
木垒鹰嘴豆(植物)
木垒鹰嘴豆(植物)
木垒鹰嘴豆(植物)

产地环境

新疆天山北坡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地处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海拨1300多米,属丘陵逆温带区域。其三面环山,在地貌上呈现山地、丘陵、草原、沙漠四种类型。其地理位置独特,昼夜温差达30℃以上(35℃-5℃),常年干旱少雨,年均气温5℃--6℃,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柔2600℃,无霜期125天左右,每年降水量250㎜左右。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最适宜桃尔豆耐旱、耐瘠薄,发芽豆成熟需2500积温的生长条件。由于这种炎热沙漠冰川气侯的交替作用,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鹰嘴豆较新疆其它地区,其营养成分与药用价值有着明显的优势差别。

鹰嘴豆最适宜冷凉气候条件下种植,木垒县境内自然土壤垂直差异性比较明显,海拔1200米--2800米的天山逆温带以黑钙土为主,是喜凉作物栽培的理想地区,种植鹰嘴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源优势。

木垒鹰嘴豆
木垒鹰嘴豆(熟)

历史人文

木垒鹰嘴豆因其籽粒状如脱毛的鹰头或鸡头,在脐的附近有喙状突起而得名,又名桃豆、鸡豆,鸡头豆、鸡豌豆等,维吾尔语称“木垒诺胡提”, 属野豌豆族,是豆科植物中的稀有品种,在新疆地区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许多古文献中都记载有鹰嘴豆的大名。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疆维吾尔医用已约有2000年的历史。许多古文献中都记载有鹰嘴豆。资料显示,鹰嘴豆在蛋白质功效比值、氨基酸含量和消化率等指标上,远远高于其他各种豆类,被誉为“黄金豆”“珍珠果仁”。

据《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县志》记载准噶尔叛乱平息以后,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大规模屯田,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清政府以“穆垒土沃泉滋”决定“募人大开阡陌”。此后,汉族人民成批自内地移居木垒屯佃耕地,木垒便成为现今早期的主要屯田地区,因地域特征,当时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豌豆、谷、糜、桃豆,这是木垒鹰嘴豆种植的最早记载。

2017年,木垒县种植鹰嘴豆面积已达12万亩,单产达200公斤左右,是中国面积最大、质量最优,有30多万亩的旱作农田,具有充沛的种植鹰嘴豆的优势资源。

木垒鹰嘴豆
木垒鹰嘴豆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木垒鹰嘴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对木垒鹰嘴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木县政函〔2007〕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西吉尔镇、东城镇、照壁山乡、白杨河乡、木垒镇、新户乡、良种场、克热克库都克牧场、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等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迪西类型地方鹰嘴豆品种。

(二)立地条件。

1. 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东南缘,海拔900米至1700米,属于干旱温带荒漠气候,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

2. 土壤:丘陵旱地以黑钙土和栗钙土为主,全氮不低于0.07%,全磷不低于0.045%,pH值7至7.9,有机质含量为1.5%至2.5%,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

(三)栽培技术。

1. 选种:选用提纯复壮后的种子,使种子质量标准达到色泽一致,籽粒饱满,无病斑,发芽率达到85%以上,纯度96%,净度达到98%以上。

2. 播种时间、密度:播种时间为4月1日至10日,保苗密度为33万株/公顷至37.5万株/公顷,最大保苗密度39万株/公顷,播种量75至90kg/公顷,播种深度4厘米至5厘米。

3. 田间管理:

(1)全生育期不施用化肥。

(2)苗期中耕除草2至3次,后期拔除大草。

(3)与小麦、大麦等禾谷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制度,避免与其他豆类作物连作。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

当全株80%以上豆荚变黄,籽粒与荚之间白色薄膜消失,时间一般为8月1日至15日,及时收获,自然晾晒,当水分≤12.5%时定量包装入库。

(五)质量特色。

木垒鹰嘴豆
木垒鹰嘴豆

1. 感官特征:种皮黄褐色,外形半起皱,有棱,外观鹰头特征明显,顶端具喙,籽粒大小均匀,千粒重160至200克。籽粒经过膨化后,酥脆可口,具有浓郁的清香味。

2. 理化指标:蛋白质含量≥22.0%,脂肪≤5.0%,油酸≥20.0%,亚油酸≥55.0%,钙≥150mg/100g,锌≥20mg/kg,铁≥7mg/100g。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木垒鹰嘴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