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译文】

  朱雀桥边丛生着野草开着野花,乌衣巷口夕阳西下。


【注释】
  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南京市秦淮区。
  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旧时王谢子弟善著乌衣,因而得名。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出处】

  唐·刘禹锡乌衣巷》,全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背景】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此诗凭吊昔日(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王谢子弟善著乌衣,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荒废。

  《金陵五题》包括《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和《江令宅》五首七绝。这组诗以大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之变相比衬,怀古叹今。全诗形象地表明,随着历史的演变,六朝王宫贵族的富贵荣华已成为陈迹,对于图谋权势的帝王将相的沦亡既有悲悯之情,又暗含讽喻之意。诗作借古喻今,情、景、事、理融为一体,场景阔远,寓意深邃,堪称唐诗中的艺术珍品。

  这组诗大约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当时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南京),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金陵是六朝故都,江东繁华之地。到刘禹锡的时代,这个城市已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它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根据诗序,当时有人写了五首关于金陵的诗《金陵五题》,刘禹锡有感于这个废弃了的故都,和作了这组诗。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此诗凭吊昔日(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寓意深刻,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用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后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高大厅堂和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作者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