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955年8月25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李时珍像邮票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中国明代医学家药学家博物学家。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医学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李时珍与扁鹊华佗张仲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李时珍生活在明末文化发达地区,长期习儒,又受家庭的熏陶,因而能把握当时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写出一系列高质量的医药著作。他鉴于本草著作关系治病救人大事,历代著述、注解本草的著作虽多,谬误也不少,认为很有必要重新加以整理考订。宋代的《证类本草》产生之后500多年间,大量散在的药学知识未得到汇集整理,其中错误也未予纠正,原有本草书已不能适应药学发展的需要,因而研究考证古代文献,收集当代资料,进行辨疑、订误,参考800余种医药及经史百家书籍,并实地调查,请教有实践经验的人,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采取比较分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著成《本草纲目》这一药物学巨著,他在书中采用“纲目”的事例,建立了与生物学上双名法类似的分类体系,在动物学方面具有进化论的思想萌芽,对生物、矿物、化学、地学、天文等也有研究。

李时珍深受儒家格物穷理思想的影响,在药学理论、药物品种考订方面具有许多新见解,纠正了一些错误,极力反对迷信服食。在医学思想方法上,他崇奉金元医学大家张元素、李东垣。《本草纲目》博大精深的内容把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推向高峰,在国内外科学界有深远的影响。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博物学中的无冕之王”,称《本草纲目》是“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李时珍对脉学也有很深造诣,所著《濒湖脉学》全面总结了明以前的脉学成就,编为歌诀体裁,便于记诵普及。其《奇经八脉考》对经络学说有一定的补充和贡献。还著有《濒湖医案》、《濒湖集简方》、《命门考》、《命门三焦客难》等,均佚,但这些书的某些内容在《本草纲目》中也有所反映。

家世

李时珍出身于一个世医家庭。祖父是铃医(摇串铃行医的走方郎中);父亲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曾任太医院吏目,著有《四珍发明》、《蕲艾传》、《人参传》等书。

由于家庭熏陶,李时珍从小就喜爱医药。由于当时医者的社会地位不高,所以身为医生的父亲李言闻希望他读书应考科举以光宗耀祖,并不鼓励他习

生平

黑漆描金龙纹方角药柜,明万历,太医院专用。李时珍曾于嘉靖年间在太医院任职,出入御药库,见识了各种药材,为他写《本草纲目》积累了知识。

李时珍生于1518年7月13日(武宗正德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儒略历1518年7月3日,合新历7月13日),逝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14岁时考取秀才,但之后三次参加乡试失败,无法成为举人,兼之他对医学的浓厚兴趣一直有增无减,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至此弃儒从医专心研究医药。

30岁时成为当地名医,38岁时,武昌的楚王听说后召他去任王府,聘他为“奉祠正”,掌管良医所事务。

1556年,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李时珍在京师供职了一年后辞官。(《白茅堂集》本传说李时珍曾任太医院院判,为期一年。但没有注明他在太医院的起迄日期。至于李时珍在太医院具体担任何职,目前说法不一。

1557年,辞官回家后,他在雨湖北岸构筑新居,题名“红花园”,并在此行医。此后一直研究医药,历经30余年时间,终于着成《本草纲目》,后来又用12年修订三次。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离世,葬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南2公里的雨湖之滨。

著《本草纲目》

起因

在他行医救人时,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遗祸无穷。李时珍多次上书朝廷要求重整医书资料,可惜并无回音,于是他便利用在良医所和太医院阅读大量医籍和坚实的文史基础,整理历代的药物学著作。

过程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名混杂最使李时珍头痛,使他往往弄不清药物形状和生长状况。过去的本草书,虽反复解释,但由于部分作者没有深入调查,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作“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于是李时珍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除不辞劳苦到各地采药及以自身试药外,他还遍访名医宿儒,并到处访问渔夫农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间验方。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

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了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很多地方。均州太和山(武当山)也到过。盛产药材江西庐山南京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

后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刊行

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死后第三年,《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刊行。

其他著作

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濒湖集简方》、《三焦客难》、《命门考》、《脉诀考证》、《五脏图论》、《濒湖医案》、《天傀论》、《白花蛇传》等,除前两种外皆失传。

纪念

电影《李时珍》

中国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编剧,张慧剑;导演,沈浮;摄影,罗从周;主要演员,赵丹、康泰、仲星火、钱千里。这是一部关于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的传记片。李时珍自幼随父行医,精通医道。在行医之际,不断发现过去药物志上记载有误,贻误病人。因此他决心重修《本草纲目》。这个想法得到了父亲、民间医生和乡亲们的支持,于是他离家别妻,在学生庞宪的陪伴下,以30年的时间,走遍深山大川,历尽千辛万苦,采集药物标本,重修了长达52卷的《本草纲目》,并刻印流传于世。影片在忠实于史料的基础上,表现了李时珍不顾个人安危,数十年四方采药的坚韧精神;记述了他暮年之际,不惜倾家出资,刻印《本草》,使其得以流传的业绩。影片立意含蓄,耐人寻味。李时珍看到纤夫逆水拉船、悟出人生如逆水行舟的哲理的画面,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使人对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能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影片还结合李时珍师徒的行迹,充分展示了祖国山川的壮丽秀美,既烘托了人物,也激发起人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李时珍墓

位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南2公里的雨湖之滨。陵园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地南依群山,北临湖水。墓冢椭圆形,封土高2米,纵径6米,横径4.5米。周围以青石条砌护。墓前有万历年间其子所立石碑1通,高1.15米,宽0.6米。上部及两侧以条石镶框。碑文楷书。西侧为其父、母合葬墓。

1955年以来,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葺。陵园大门建于1980年,是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青石牌坊。门内为莲池。墓冢前立纪念碑,通高5.5米,碑顶置李时珍半身塑像,高1.3米。碑身正面刻郭沫若1956年题词。纪念碑两侧各建琉璃瓦顶六角亭1座。陵园西侧李时珍纪念馆,由单檐歇山顶、左右长廊和陈列馆3部分组成。壁间嵌《本草图》石刻,选刊明版《本草纲目》所著录的药物标本图128幅。陈列馆内陈列李时珍生平事迹及所著《本草纲目》等著作的各种中外文版本。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