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泌(722~789年),唐朝诗人。中唐著名政治家。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故治在今辽宁辽阳北70里),西魏时迁居京兆府(故治即今陕西西安市)。七岁知为文,明皇召令供奉东宫。肃宗即位,参预军国大议,拜银青光禄大夫,仍请还山。代宗朝,召为翰林学士,寻为杭州刺史。德宗幸奉天,征授散骑常侍。贞元中,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封邺县侯。集二十卷,今存诗四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5首(含句一)。

  李泌知识广博,富于韬略,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安史之乱”初期,他帮助肃宗树起平叛大旗,策划战略部署,尤其在调整皇室内廷矛盾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因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错综复杂,李泌几受排挤,未能充分施展其政治才干。

  李泌少时聪明好学,及长博涉文史,尤对《易象》研究精深,善写诗文。天宝中期隐居于嵩山时,曾向玄宗上书《复明堂九鼎议》,论时势和治国之道,玄宗亲自召见于皇宫,令待诏翰林,并为东宫供奉,因与皇太子李亨关系很好。天宝后期,宰相杨国忠专权,排斥皇太子李亨,泌颇为不平,因赋《感遇诗》讥讽杨国忠不学无术,遭杨国忠忌恨,被排挤出朝,流放于蕲春郡(在今湖北蕲春县),后隐居于嵩山。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战起,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北上灵武(今宁夏灵武县),次年七月在灵武即帝位,是为肃宗。肃宗派人将李泌召至灵武,欲任为右相,泌坚辞不受,肃宗以宾友相待,称之为“先生”,“出则联辔,寝则对榻”,视泌为智囊,军国大政请其参决,“事无大小皆咨之,言无不从,至于进退将相亦与之议”。【注:《资治通鉴》218卷,至德元年七月条肃宗原想以三子建宁王李倓任天下兵马元帅,这样就可能造成李倓和长兄广平王李豫之间致命的矛盾。李泌看到了这一点,就劝肃宗以广平王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解决了储君的安排问题。事后,两兄弟间关系也较和睦,这是李泌从中协调的结果。

  肃宗为避免朝臣非议,便于李泌参谋军机,强授李泌为侍谋军国、元帅行军长史。元帅府设于禁中,由李泌与广平王轮流坐镇。“四方奏报,先送元帅府,由李泌拆阅,除十万火急者可即直呈肃宗,其余则由李泌与广平王豫商议处理,然后呈报肃宗”。李泌虽不担任宰相,事实上行使宰相职权。【《资治通鉴》218卷至德元年九月条】肃宗即位的消息传出后,关东诸道军民抗击叛军、收复失地的信心更加增强了,江淮地区也奏请向朝廷运送物资,支持平叛战争。肃宗一面征召安西兵东来,一面派将出使回纥,请求出兵帮助收复长安。这时,李泌建议肃宗离开偏僻的灵武,“且幸彭原,俟西北兵将至,进幸扶风以应之;于时庸调亦集,可以赡军”。【注:《唐明皇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肃宗采纳了李泌的建议,于九月十七日离灵武南下顺化(今甘肃庆阳),十月初一日离顺化赴彭原(今甘肃宁县)。

  在彭原,房瑶自请领兵南下收复长安,由于条件不成熟,房本人又不谙战术,致大败而归。肃宗向李泌征求平叛战争大计,李泌认为:安禄山反叛不得人心,唯蕃将替其出力,汉人仅高尚、周挚数人为其用。且抢掠的子女金帛,“皆输之范阳,此岂有雄据四海之志邪”!【注:《资治通鉴》219卷至德元年十二月条】因此,他向肃宗提出的具体战略计划是:“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则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守忠、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系其四将也,从禄山者,独承庆耳。愿敕子仪勿取华阴,使两京之道长通,陛下以所征之兵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犄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所归,留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注:《资治通鉴》219卷至德元年十二月条】李泌的这一主张,是基于叛军暂强,唐军暂弱的客观形势提出的,目的是消耗叛军的有生力量,促成力量对比的转化,达到最后一举消灭敌军,收复两京。但肃宗为巩固帝位,急于收复两京,没有认真采纳李泌的方针。

  至德二年(757)正月,肃宗离彭原南下扶风(今陕西凤翔县)。二月,肃宗至凤翔,河西、陇右、西域各路兵马齐集,江淮物资也运至汉中。李泌建议肃宗派西路诸军取范阳除叛军巢穴,使其无所归宿。但肃宗没有接受李泌的意见,失去了一个良好的战略时机。

  当时,张良娣和李辅国均为肃宗所宠,二人皆有政治野心,他(她)们见李泌左右朝政,又与广平王、建宁王关系密切,便视李泌为眼中钉,企图加害。建宁王看不惯,去肃宗面前弹劾张、李的罪状,张、李便反诬建宁王想“谋害广平王”。肃宗不加分辩,赐建宁王死。广平王见事急,遂图谋除掉李辅国与张良娣,李泌明知肃宗正偏袒着他(她)们,便劝道:“不可,王不见建宁之祸乎?”并说:“泌与主上有约矣。俟平京师,则去还山,庶免于患。”广平王说:“先生去,则叔(改名豫)愈危矣。”李泌告诫他:“王但尽人子之孝。良娣妇人,王委曲顺之,亦何能为!”由于李泌的劝慰,暂时避免了朝廷内部的一场内乱,广平王也得以安然无事。【注:《资治通鉴》219卷至德元年十二月条及至德二年正月条这年九月】肃宗令广平王与副元帅郭子仪率兵攻长安,李泌随军参赞,九月二十八日,唐军进占长安,肃宗一面派人奉表去成都迎玄宗返回长安,一面又将李泌召回凤翔。当李泌听肃宗说请玄宗回来仍为皇上,自己归东宫为太子时,便说表文写得不妥,玄宗看后必存疑虑,不肯返回。他建议应当用“群臣贺表”的形式写,内容应说:“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肃宗)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注:《资治通鉴)220卷至德元年九月、十月条】

  李泌对于玄宗、肃宗父子之间的矛盾心理洞察人微,他认为肃宗不必掩饰急于登皇位的真实心态,只是讲清自己朝夕思念,盼望返京颐养天年的心情,就会起到弥合父子感情的作用,使玄宗有所宽慰。李泌亲自起草表文,肃宗读后,深感自己做错了事,又派人奉新表急驰人蜀。玄宗见到前表,彷徨不安,唯恐自己返回长安会遭不侧,想偏安于蜀。后表送到,玄宗看后转忧为喜,立即下诰离蜀返京。肃宗闻报,对李泌说“皆卿力也!”【注:《资治通鉴)220卷至德元年九月、十月条】

  李泌受宠,遭幸臣李辅国和宰相崔圆的忌恨,处于内外交逼的不利形势。同时,他深知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矛盾盘根错节,不愿卷入政治冲突之中,招致性命之祸。为保全自己,他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离开肃宗去衡山隐居。宝应元年(761),代宗即位,将李泌召回京,授翰林学士。次年,元载拜相,忌李泌才学出众,又恨不肯附己,便设法排挤。遇江南道观察都团练使魏少游要求增调参佐,元载便奏请代宗,将李泌拜检校秘书少监,出任江南西道判官。直到大历十二年(777)元载被杀,代宗复将李泌召回京。这时,常衮拜相,掌握朝政。常衮为人刻薄,率情行事。又忌恨李泌受代宗器重,因将李泌调任澧州(今湖南澧县)刺史。后又改任杭州刺史。在两地,李泌均有政绩。

  德宗建中四年(783),河北的卢龙、成德两镇节度使叛乱,朝廷调泾原兵东征,经过长安时发生兵变,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德宗想起李泌是个人才,便召李泌北归奉天拜为左散骑常侍,留在身边参赞机务。当时,德宗皇帝急于借吐蕃兵力平乱,欲以安西、北庭二都护府辖地作为礼物送给吐蕃,李泌谒力反对。他说:二都护府所辖西域57国和十姓突厥皆有强兵,可牵制吐蕃不敢东犯。若将这两地送给吐蕃,使其军力大增,必东犯关中。德宗听了他的意见,取消了这个打算。李泌当即为德宗制定了安边政策:北和回纥,南联南诏,西结大食,孤立吐蕃。

  贞元元年(785),除陕州长史,充陕虢都防御观察使,就加检校礼部尚书。三年(787),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崇文馆学士、修国史。当时国家战事繁多,军费支出过大,财政困难,而各藩镇每年还要向皇帝进献30~50万缗银。李泌建议德宗按两税法制度征收赋税,不要收取藩镇的献钱,避免藩镇对百姓加收赋税。他还劝德宗不要信“天命”,注重选用人才,方能治理好国家。

  贞元五年(789),李泌病卒,时年68岁。赠太子太傅。著有文集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