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4年2月11日 (二) 09:28光明빛나는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汉语拼音:),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该景观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中国山水美学在景观设计上的杰出典范,是景观元素特别独特与丰富、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在9-20世纪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中国第一项以“文化景观”类型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通过对比研究,在截至2010年的911处世界遗产中,以水体为主景、承载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名湖”遗产尚属空白;在世界遗产的1524处预备名录中,有5处同类遗产,但尚无申报成功者。因此,“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价值研究与阐述等方面面临着突出的创新性挑战。




西湖十景

杭州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1)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是南宋“西湖十景”之首,是以苏堤的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主题的跨湖古堤景观,由西湖疏浚工程的淤泥堆积营造而成。该景观单元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约500米,范围约9.66公顷。观赏内容包括堤桥本身的“烟柳画桥”景致,以及沿堤漫行时如画图般逐渐展开的湖山胜景,自古至今均为观赏西湖景观全貌的最佳地带。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的观赏特征有四:一是以一堤划分西湖东西水域,跨湖连通了西湖南北交通,成为西湖“两堤三岛”格局的基本要素之一;二是全堤穿越整个西湖水域空间,有人在堤上漫步,六桥起伏,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是观赏西湖山光水色的最佳地带;三是全堤以“六桥烟柳”和桃柳相间的植物景观特色著称,且历史悠久。当春日的拂晓晨光初启,宿雾还未散曲,苏堤上垂柳轻拂、桃花绽放,满堤红绿间错、景色如画,洋溢着春机盎然的活泼景象;四是堤上六桥各具景观特色——映波桥与“花港观鱼” 景点相邻,垂柳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俶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于桥上望湖西诸山,峰峦叠嶂,如水墨山水画,且近景有丁家山岚翠可挹,远景有“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御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景观单元 “苏堤春晓”景观单元整体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苏堤和六桥、御碑及碑亭、御书楼遗址等建筑物和构筑物要素,以及桃、柳间种等传统植物与种植方式;景域包括堤体东西两侧景域内的整个西湖水域和环湖景观,即:堤西的西里湖水域、堤东的外湖水域、湖南、西、北群山峰峦,以及湖中三岛和湖东面的沿湖景观。

  苏堤和六桥 苏堤是“苏堤春晓”景观的最主要组成要素,旧称苏公堤,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在担任杭州知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堤身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而成,堤体为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现长为2797米、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

  苏堤上有六座始建于北宋(960—1127年)的单孔半圆拱石桥,每座桥的净跨约6—8米,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桥体为条石砌筑,桥栏雕花,形态小巧、工艺精致。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苏堤春晓”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苏堤压堤桥以南21米的堤体西缘,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苏堤春晓”景名所立。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56米,宽1.05米,厚0.22米;碑额正反面浮雕海水和云龙图案;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苏堤春晓”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两次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碑座方形。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为清代风格的四角攒尖顶木构亭,座西朝东,面积为12.2平方米,通高4.8米。

  植物特色 苏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春季垂柳初绿、桃花盛开之时,绿柳如烟、红桃如雾,红翠间错、灿烂如锦。

杭州西湖十景:曲院风荷

(2)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该景观单元以夏日观荷为主题。该景观单元因南宋时期酿制官酒的作坊“麯院”以及其周边的荷塘景观闻名,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景观因康熙帝巡游杭州而复兴,在苏堤跨虹桥西北的西湖北岸建造蜿蜒曲折的园林院落。据此以同音异意的“曲院”景名代替原指酒坊的“麯院”,配以沿岸水域种植的荷花,形成西湖北岸苏堤北端西侧的“曲院风荷”景观单元。

  观赏特征 该景观单元观赏特征有三:一是在感官层次,于视觉上表现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于嗅觉上因随风飘送的荷叶特有清香,令人在炎炎夏日中备感神清气爽。二是在精神层次,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品格高尚”。三是与其南面的“玉带晴虹”景观视域相互渗透,遥相辉映。因此该景观含有审美观照和人格追求的双重含义。

  景观单元 “曲院风荷”景观单元由景点和景域组成,景点包括:苏堤跨虹桥西北湖岸上始建于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的园林院落空间,亭、碑刻等建筑和构筑物遗存,以及荷花等传统植物;景域包括:岳湖水域及其西侧群山峰峦,以及东侧的苏堤和南面的金沙堤、玉带桥。

  曲院 根据史料记载,“曲院风荷”景观单元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为小型园林院落,后受兵乱破坏,院落毁坏严重。现景点中保存着清代的院落空间范围、经历代维修保存至今的御碑、御碑亭、建筑基址,是该景点曾为园林院落的重要历史物证。

  御碑和御碑亭 题刻“曲院风荷”景名的御碑是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位于院落中部,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曲院风荷”景名所立。碑为太湖石所制,通高2.33米,宽1.12米,厚0.22米;碑额佚,方碑座;碑身正面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曲院风荷”四字,背面刻乾隆帝1751年御题七言绝句,侧面刻乾隆帝1757年、1762年为该景观御题的两首“叠韵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坐落于清代建筑遗址之上,为清代风格的歇山顶木构亭,座北朝南,面积为13.6平方米,通高5米。

  金沙堤与玉带桥 金沙堤与玉带桥是清代形成的“玉带晴虹”题名景观,位于“曲院风荷”正南向约350米。金沙堤始筑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清雍正九年(1731年)总督李卫重筑。堤东起苏堤东浦桥,西至西湖西岸,是苏堤以西水域岳湖、西里湖的分界线。堤体为西湖清淤泥堆筑而成,以自然式块石砌筑驳岸,现状长约390米、宽10—40米不等,高出水面约0.4米。

  玉带桥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位于金沙堤中段,供岳湖和西里湖间船只通行,桥身设三洞以泄水,状如带环,故名“玉带”。现玉带桥保存清代形制,为三跨梁柱式石桥。玉带桥上建有桥亭,为清代风格的重檐歇山顶混凝土亭,青瓦红柱,形态轻盈。

  植物特色 该景观单元自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种植荷花的植物特色。夏日荷花盛开、香风徐来,湖面水波不兴,绿盖红衣,在阳光的照耀下艳丽多姿。


“西湖”历史

“西湖”名的由来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湖边设立了钱唐县。公元587年,南朝陈氏政权又称这里为钱唐郡,那个时期,这片湖被称为钱唐湖。

  到了隋唐,杭州城在湖的东面渐成规模,因湖在城西,就取名西湖。而又因湖的地势高于城,也叫上湖。

  北宋年间,苏东坡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因此,人们又称西湖为西子湖。

  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也为西湖取了许多别的名字。有叫金牛湖、明湖,还有叫明圣湖的。但因为“西湖”简明易记,且有方位性,所以就一直流传下来。

西湖的演变史

  秦代至隋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

  千年以前,在江流和潮水的相互作用下,杭州湾形成了巨大的河口沙坝,西湖海湾的东南部逐渐被堵塞,仅留东北向一条连海通道,这时候的西湖,是一个潟湖。

  随后,杭州湾形成了涌潮,使沙坎增高,从而使西湖与海相连的通道被阻塞,水域周围有群山的溪流注入,逐渐淡化成淡水湖。

  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地方官华信筑了一个海防大堤,使江湖彻底分离,西湖基本形成淡水湖泊,湖中有孤山、丁家山和夕照山3个天然岛屿。

  唐代(公元7世纪至9世纪 )

  唐德宗时(公元779年—805年),杭州刺史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之水供杭州城居民灌溉和饮用,使城与湖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此,西湖和城市唇齿相依,以它的一湖甘水促进了城市的扩大与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反过来巩固了西湖的存在,有效阻止了西湖的沼泽化。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担任刺史时,主持疏浚西湖,并以挖出的湖泥兴筑长堤,拦蓄湖水。这一举动,不但有利于农田灌溉,而且美化了西湖景观,在西湖景观设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来,人们为纪念白居易,将湖上原有的孤山与断桥之间的白沙堤称为白公堤。而白居易在杭期间创作了大量与西湖有关的诗词,西湖从此声名鹊起。

  唐中后期(公元9世纪至10世纪),西湖三面环山、东岸临城的历史空间环境初具雏形。灵隐天竺、孤山、凤凰山一带的寺庙、园林景观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水胜迹,并随着西湖佛教的兴起,佛寺开始兴盛。

  唐末五代(公元10世纪)。

  因吴越钱氏政权(公元907年—978年)建都杭州,经过五位君主的勤勉治理,杭州获得了空前的繁荣,西湖人文景观也随之发展。第一代君主钱镠在位期间,曾3次扩筑杭州城,使杭州城的西城墙与西湖东岸紧密契合,城湖关系为后来朝代所承继。当时,还设了“撩湖兵”专门疏浚湖泊。由于笃信佛教,吴越国在西湖周边大兴佛寺、建宝塔、开石窟,使西湖成为10世纪中国佛教发展最繁荣的重地,获得了“东南佛国”美称。

  北宋(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

  北宋时期,杭州历任官员均着力组织开浚西湖,西湖景观此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是大文豪苏轼在杭州为官的时期。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太守,对西湖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疏浚。他利用疏浚挖出的葑泥在西湖西部水域修筑了一条连接南北湖岸的长堤,堤上建六桥,遍植桃柳。后世为纪念其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苏堤是后来西湖“两堤三岛”格局的核心构成要素,也是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的主体景观。苏轼还在全湖最深处立石塔三座,禁止其范围内种植菱藕,以保持湖面清澈、防止湖底淤积。后来重立的三座石塔遂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三潭印月”景观的核心要素。在杭州期间,苏轼还创作了大量有关西湖的诗文,这些优美的文字大大地推动了西湖文化的传播,使得西湖成为历代文人必到的江南美景。

  南宋(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

  南宋时期,皇室南渡,定都临安(杭州)。西湖景观随着都城的建设及经济文化的繁荣趋于鼎盛,当时,大量宅园、佛寺临湖而建,与西湖山水构成了大型而丰富的西湖山水园林景观。更为重要的是,宋代近200年间的文学艺术精英汇聚杭州,产生了大量与西湖相关的艺术作品。南宋高度发达的山水审美和诗画创作之风直接催生了“西湖十景”题名景观的形成。当时,西湖多次得到疏浚。南宋承袭吴越国杭州城的基础进一步修筑了临湖的丰豫门(今涌金门)、钱塘门和清波门三门,至此,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正式形成。

  元代(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

  西湖因缺少疏浚和景观建设,淤塞严重。有文记载:“六桥以西,水流如线”。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在此交融,为西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飞来峰的元代造像就是其最典型的例证。当时,灵隐飞来峰一带开凿了一批藏传佛教式样的石刻造像,其数量与规模堪称同期全国之最,是我国南方石刻造像艺术的瑰宝,是这一时期西湖景观发展最重要的事件。

  明代(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

  明代,文化发展具有强烈的“唐宋文化复兴”倾向,由南宋成型的西湖景观再次受到文人和画家的关注,相关的治理和诗文活动逐渐兴起。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杭州郡守杨孟瑛主持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疏浚,修整苏堤和白堤。他仿苏东坡以湖泥在西湖西面堆筑长堤,人称“杨公堤”,堤上也设六桥,称“里六桥”。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钱塘县令杨万里在放生池北继筑外堤,修建了著名的“田”字形格局的水上园林“小瀛洲”,自此,西湖主湖面“两堤三岛”景观格局中已有了两堤、两岛,初成规模。

  清代(公元17世纪至20世纪)

  清代,由于康熙、乾隆等皇帝来到杭州并题咏西湖,西湖及其周围寺庙得到了全面的疏浚与修葺,西湖景观达到全盛,并形成了新的“雍正十八景”和“乾隆二十四景”。

  在清康熙年间(1662年—1772年),多次对西湖及杭州河道进行浚治。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时建孤山行宫,浚治西湖。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御题西湖十景4字景名,刻碑建亭,确定了西湖十景的最佳观景点,使西湖十景正式获得了皇家钦定,并传播弥远。

  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杭州巡抚李卫等再次大规模疏浚西湖,在疏浚西湖的同时,增修“西湖十八景”,并编写了《西湖志》。

  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乾隆六次下江南,其间西湖多次疏浚,并由乾隆的品题赋诗形成了“二十四景”。西湖景观达到全盛时期。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将淤泥在小瀛洲北面堆筑成岛,后人称为“阮公墩”。由此,“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形成。这个时期,西湖的影响力空前深远,西湖景观及西湖题材的文学、绘画作品不仅影响了中国皇家造园艺术的发展,也对东亚地区的造园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

  清末民初,西湖周边建造了大批富有特色的别墅和园林建筑,这些园林构筑精巧,大部分完好保存至今。

  1912年以后,阻隔城湖之间的城墙逐渐被拆除,1922年修建环湖马路时,将城墙、城门彻底拆除,城湖联系更为紧密。同年苏堤、白堤被改建成碎石路面。辛亥革命后,民国六年(1917年)西湖浚湖局改名西湖工程局,由省管理,用机器从事疏浚。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中的重要景观要素塌毁。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928年,苏堤、白堤改铺沥青路面,之后经过历年不断修缮,并重点修复十景御碑亭,初步形成了今天的景观格局,且格局、基础位置、造园意境一仍其旧。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湖作为文物古迹得到正式的保护,并逐步设立起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文物保护规章制度。

  1951年至1959年,杭州市政府对荒废已久的西湖水域进行大规模清淤疏浚,历时9年。

  1960年至1980年对西湖进行了多次疏浚,并对环湖景区和湖中三岛、苏白二堤进行了整治。

  1982年,西湖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至此,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正式被纳入到国家遗产保护体系之中。

  1983年9月,针对杭州西湖景区的资源特点,为实施文物古迹和风景资源的统一管理,杭州市政府将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合并,组建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1996年6月更名为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管理包括西湖景区在内的杭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园林景点。

  1985年,市政府组织杭州市民和专家评选出“新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新“西湖十景”增添了西湖的韵味,体现了新时代人们对西湖的认识。

  2001年起,杭州市开展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通过大力疏浚清淤、整治周边建筑、改善水质等措施,使景观面貌进一步得到改善,“一湖三塔三岛三堤”的世纪之梦得以重圆。到2010年,西湖景区已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2002年9月,杭州市政府批准成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2年,通过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保护了遗址并深化了对雷峰塔的研究,进而仿照五代风格于遗址上建造保护设施,使残毁78年的“雷峰夕照”景观得以恢复。2006年,西湖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8年,杭州市进行“三评西湖十景”,景名为: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2011年6月,西湖申遗成功。


突出普遍价值

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研究技术路线

  杭州西湖是拥有千余年历史积淀的著名景观,各类文化和自然遗产要素复杂多样,体现出丰富的价值特征。如何针对“文化景观”这一世界遗产类型的评定要点,提炼其具有“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①的遗产价值,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价值研究的核心挑战。

  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世界遗产申报的价值标准评估角度,②设定了一系列价值研究专题,几乎涉及了大半个中国文化艺术史,包括中国的思想史、绘画史、文学史、建筑史、造园史等诸多方面,包括所有与中国传统山水美学相关的中外风景、名胜、古迹和园林作品。通过专题研究,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要素构成、历史沿革、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国内外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梳理,为遗产价值提炼建立基础。在专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提出了 “中国山水美学”、“题名景观”等重要理论,形成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分析出承载遗产价值的6大要素,及其在9-20世纪在东亚景观史、世界文化交流史中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同时,通过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艺术特征的背景阐释和要素分析,使西方专家和同行理解并认可了西湖所代表的东方独特的“寄情山水”、“诗情画意”等审美方式和景观设计意匠,以及西湖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2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要点

  (1)突出普遍价值主题——中国传统山水美学的景观典范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最核心的价值乃在于它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国山水美学理论下所创造的景观设计杰出典范——它创始了“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拥有现存东方题名景观中最经典、最完整、最具影响力的杰出范例“西湖十景”,展现了东方风景园林设计自13世纪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国农耕文明鼎盛时期文人士夫在景观设计上的创造精神,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

  由此,它对18世纪的清代皇家园林和9世纪以来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的景观设计和造园艺术均产生过明显的影响,在世界景观设计史上独树一帜,拥有重要地位。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还以其自身的历史沿革——从南宋西湖十景、元代钱塘十景到清代雍正十八景、清代乾隆二十四景等,见证了东方文化体系中所特有的“题名景观”景观设计文化传统。

  这一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充分验证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上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 “人间天堂”——它以“寄情山水”的文化特性引发了数量特别巨大、雅俗共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具有显著的关联性。

  (2)“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除了拥有中国古代景观史上的经典地位之外,在文化史上也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遗产区内现存有上百处历史文化史迹,其中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等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迹,为中国传衍至今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忠孝、隐逸、藏书、茶禅与印学等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特殊的见证,赋予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极为深厚的文化含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符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第77条“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类型典范价值(iv)、交流价值(ii)、见证价值(iii)和关联价值(vi)。

  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基于价值标准(ii)、(iii) 和 (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所提出的价值标准(iv)没有获得认定。通过对国际专家评审文件的解读,我们既感受到了一种广阔的文化视野和人文情怀,也体验到一种文化交流中的差异。“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虽然走向了世界,但它的价值研究、探讨与传播、交流并未因此而划上句号。

3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6大价值承载要素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主要通过分布于3 322.88hm2范围内的6大要素承载——西湖自然山水、依存与融合于其间的景观格局“两堤三岛”、题名景观“西湖十景”、西湖文化史迹与西湖特色植物,以及呈现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色。其中:

  (1)西湖自然山水——由西湖的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5片水域(559.3hm2)与环抱于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峰峦组成。它既是整个“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基本的自然载体,也是景观的组成要素(图03)。

  (2)城湖空间特征——西湖的周围空间自12世纪以来就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城湖历史关系、并传衍至今,呈现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极为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特征。

  (3)“两堤三岛”景观格局——“两堤三岛”是由公元9-19世纪期间通过多次西湖疏浚工程逐渐形成的人工产物“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共同组成,分布于整个西湖水域,形成了一系列独特而丰富的大尺度景观观赏层次,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具有整体架构作用和广泛影响力的景观要素(图04-05)。

  (4)题名景观“西湖十景”——是创始于南宋(13世纪),并持续演变至今的10个诗意命名的系列景观单元: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它们以世代传衍的特定观赏场所和视域范围,或依托于文物古迹,或借助于自然风光,呈现出系列型的观赏主题和情感关联,分布于西湖水域及其周边地带,是“自然与人的联合作品”,属于中国原创的山水美学景观设计传统“题名景观”留存至今的最经典、最完整、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并具有突出的“文化关联”特性,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中最具创造性精神和艺术典范价值的核心要素。

  (5)西湖文化史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持续演变过程中,由于政治、历史、区位的原因,更因其特有的吸引力和文化魅力,融汇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主流文化的各类史迹,在现存上百处文化史迹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4处: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它们分布于湖畔周围与群山之中,承载了特别深厚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与传统,成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名湖”的支撑要素(图07)。

  (6)西湖特色植物——“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植物特征上具有悠久历史和突出文化象征含义的特色植物有:始于宋代(11-13世纪)、并传衍至今的沿西湖堤、岸间种桃、柳的特色景致,与“西湖十景”的四季观赏特征相应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四季花卉”,以及分布于湖西群山中承载了中国茶禅文化重要价值的传统龙井茶园及其景观。

4 真实性与完整性

  根据《操作指南》规定,遗产保存的真实、完整程度如何可直接影响到它的突出普遍价值,因此,在遗产申报过程中,如何评估它的真实性、完整性是OUV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承载要素既涉及了自然的与人工的物体,又涉及了物质的与精神的层面,价值特征还包括了空间关系、图文资料甚至生长着的植物等。因此,“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评估极具挑战性,有关各个要素的真实性、完整性都必须做出具体分析和认定,明确与遗产整体的真实性、完整性之关系方可成立。最终,经评估认定为:

  (1)完整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完整保存了遗产的信息、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整体价值。现存的分布范围达3 322.88hm2,完整保持了13世纪以来自然山水基本规模及其生态环境、“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关系、“西湖十景”题名景观、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迹和特色植物景观等承载遗产价值的要素,完整保存了大量记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上千年持续发展的历史文献和图形资料,并经由关联性风景特色,完整地传承和延续了遗产在精神层面的文化影响力,囊括和传承着中国儒释道三大主流的文化信仰,具有很高程度的完整性。

  (2)真实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风景持续演变和叠加、吸附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始终真实地保存并传衍了中国山水美学“诗情画意”般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审美要素和特征,包括6大遗产构成要素的外形、材料、功能、传统技术和位置,以及遗产的整体格局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真实地保存并传衍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隐逸、忠孝、藏书和印学等中国儒释道主流文化与传统,真实地保存并传衍了杭州西湖的精神栖居和山水审美功能,使得整体的“文化名湖”价值特性获得传承,至今仍是当地社区公众和全世界游客审美享受、追寻历史、休闲愉悦和陶冶身心的最著名场所之一,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5 对比分析研究

  根据《操作指南》规定,对比分析“旨在解释申报遗产在本国及在国际上的重要性”,③是突出普遍价值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围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特征,我们确立比较研究的主题包括:西湖是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东方湖泊;西湖是中国景观审美风格的典型代表;西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殊思想理念。

  针对上述对比主题,我们从截至2009年的890处 “世界遗产目录”、及1 467处“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遴选出30处“湖泊类”、“景观类”遗产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在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包含湖泊的文化景观中,不存在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具有相似的价值属性组合的遗产地。在预备名录中有4处遗产与“文化名湖”相关,这些带有湖泊的遗产具有文化意义,但欧洲遗产代表着与西湖具有明显差异的西方文化传统,而同样具有东方美学特征的越南河内湖,作为景观设计作品,在载体完整性和影响力上不及西湖。同时,我们还对国内的相关湖泊类景观进行了对比,其中具有文化价值的湖泊在载体完整性和影响力上不及杭州西湖。

  通过全球范围的对比分析,“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具有明确而独特的东方“文化名湖”的核心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同时,证明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提名文件的“比较分析证明了将该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考量”④。

  6 结语

  通过世界遗产价值专题研究、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定标准分析,以及世界范围同类遗产的对比分析,“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体现为:是 “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的作品,在9-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是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承载要素为分布于3 322.88hm2范围内的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