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北省松滋市:灵鹫寺
湖北省松滋市:洈水风光

  松滋市汉语拼音:Sōng Zī Shì;英文:Songzi City),中国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荆州市代管。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东北与荆州市区相连,东接公安县,西临宜都市,北毗枝江市,南邻湖南省石门县澧县。总面积2235平方千米。总人口85万人(2012年末)。全市辖14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松滋地处巫山武陵山两山系余脉向江汉平原延伸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以枝柳铁路为界,其西为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呈“爪”状四级梯降;其南部为丘岗平原,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微降。西南部为低山区,海拔300-800米;西北部和中部为广阔的丘陵冈地,海拔在100-200米之间;东部及东北部为平原湖区,海拔在50米以下。河流有长江松滋河洈水。名胜古迹有洈水旅游风景区、洈水水库大坝、新神洞、古神洞、老城云联塔、沙道观天主堂、西斋清真寺、苦竹甘泉亭、明代石龟、桂花树遗址、施家坟遗址等。

  松滋市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萌动于春秋,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昌盛于改革开放。

  邮编:434200 代码:421087 区号:0716

行政区划

  全市辖14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新江口镇、南海镇、八宝镇、涴市镇、老城镇、陈店镇、王家桥镇、斯家场镇、杨林市镇、纸厂河镇、街河市镇、洈水镇、刘家场镇、沙道观镇、万家乡、卸甲坪土家族乡。市政府驻新江口镇。

历史

  松滋战国时期属楚,有郧城,又名楚城。属南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高成县。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县(今公安县)。三国时属吴国孱陵县,但设乐乡督治。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以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霍丘县)流民避兵乱到此,侨置松滋县。松滋一名由此而得。时松滋属江陵府,县治在今涴市新场附近。属中兴路。属荆州府。

  (熙宁六年省枝江并入松滋县,元祐元年复置枝江县。明洪武十年五月,省枝江并入松滋,十三年五月复置枝江县)

  民国元年(1912年)裁荆州府,松滋属省直辖。1913年,湖北分道,松滋属荆宜施鹤道(1914年改为荆南道)。1915年属荆宜道。1927年又属省辖。1932年属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3年8月,县治迁磨盘洲,月底迁回松滋城。1936年,改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0年7月,县治迁车家冲,8月迁麻水平。1945年9月迁新江口。

  1949年属荆州专区,县治新江口。1970年属荆州地区。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5]86号)同意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由荆沙市(1996更名为荆州市)代管。

  1997年12月8日,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卸甲坪土家族乡正式成立。1999年,西斋镇更名为洈水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松滋市总人口859941人,其中:新江口镇93143人,南海镇61395人,八宝镇74897人,浣市镇62159人,米积台镇20221人,老城镇53017人,陈店镇41400人,王家桥镇33815人,斯家场镇30465人,杨林市镇47761人,纸厂河镇39562人,街河市镇40008人,洈水镇39288人,刘家场镇45798人,沙道观镇25391人,麻水乡19650人,万家乡25638人,大岩咀乡38196人,庆贺寺乡22723人,桃树乡15261人,卸甲坪乡15025人,金松开发区8297人,滤水开发区6831人。

  2001年,撤销米积台镇,并入沙道观镇;撤销麻水乡,并入王家桥镇;撤销大岩咀乡,并入洈水镇;撤销庆贺寺乡、桃树乡,并入刘家场镇。

  2004年末,松滋市总人口869327人,辖14个镇、2个乡,37个居委会、438个村委会。2005年末,松滋市辖14个镇、2个乡,31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松滋市常住总人口765911人,其中:新江口镇135923人,南海镇57647人,八宝镇68982人,涴市镇48778人,老城镇44398人,陈店镇33550人,王家桥镇44780人,斯家场镇26654人,杨林市镇41745人,纸厂河镇34995人,街河市镇36350人,洈水镇66183人,刘家场镇56661人,沙道观镇32750人,万家乡23522人,卸甲坪土家族乡12993人。

地理

湖北省松滋市:洈水风光

  松滋市城区(新江口)地处松滋腹地,位于巫山余脉于江汉平原的交汇处,北枕长江支流松滋河,是长江通往洞庭湖的黄金水道;南靠国家级森林公园洈水风景区;西毗松滋火车站;近邻沙市、三峡飞机场,两条省道在此交汇,是鄂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重镇。市区版图面积115平方公里,市区行政范围内人口13.8335万人,辖10个农业村、13个社区居委会。

地形地貌

  松滋地处巫山山系荆门分支余脉和武陵山系石门分支余脉向江汉平原延伸的过渡地带。市域地形西高东低。以枝柳铁路为界:其西为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呈四级阶梯递降;其东为丘陵平原,平原地势则由北向南微倾,形成了山地—丘岗—平原兼有的地貌特征,可概括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平原8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7.7%;岗地1093平方公里,占50.2%;丘陵203平方公里,占9.3%;低山60平方公里,占2.8%。   西南山地较高区海拔600到800米,低山区海拔在200至600米之间,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点在西部卸甲坪大岭,海拔815.1米。西北部和中部为广阔的丘陵岗地,海拔在100至200米之间,丘冈绵延,宽谷低丘。平原湖区海拔在50米以下,平展宽广,河渠纵横,间有湖泊。最低点在南部王家大湖芦苇场,海拔34.2米。

气候

  松滋地处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内,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冷暖多变,雨量递增;夏季炎热潮湿,雨量不均;冬季较长。

  松滋地形复杂,高低悬殊,空间气候差异较大。山区冬暖夏凉,江汉平原冬冷夏热。西南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山间盆地水热条件为全县最优,而山上的气候则为全县最劣,山腰南坡有逆瘟层存在。县境中部和东部的光、热、水资源充裕。

  市域多年平均气温14℃—16.9℃,最高气温为39.5℃,最低气温为-10.9℃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19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00—106.4t千卡。全年无霜期为260天,年降水量为1050—1300毫米。相对湿度在74—83%之间,年均湿度为78%。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冬春多寒潮和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即梅雨季节南洋风),时有东南风。历年均风速为2.4米/秒之间。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石油、煤、岩盐、硅铁石、重晶石、石灰石等22种,被誉为金松滋。2010年12月,在该市涴市镇境内的荆州锦辉岗钾1号井正式开钻,这意味着松滋地下储藏数千亿吨的卤水正式进入开采阶段。卤水可以用来制造钾肥等精细化工产品,建成后年产值可达千亿元。松滋欲借此打造“中国钾都”。

土地资源

  平原8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7.7%;岗地1093平方公里,占50.2%;丘陵203平方公里,占9.3%;低山60平方公里,占2.8%。

文化

湖北省松滋市:灵鹫寺

  灵鹫寺,位于湖北省松滋市。建于晋朝,殿宇宏伟,共有六重,第一重为戏楼大院,第二重是韦陀四大天王殿,第三重是三尊佛殿,第四重为罗汉祖师殿,第五重为方丈禅房,第六重供坐佛一尊(高达10米),旁边有财神殿、百子堂,后面有经堂数十间。常年香火旺盛,是江南一大寺院。

  苦竹寺,位于市南街河市镇市第二中学校园内。苦竹寺始建于北宋至和初年,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几度重建,至解放后拆毁,因其历史悠久,群众仍以“苦竹寺”称之。苦竹寺院内的苦竹、甘泉(水井)曾被誉为松滋的古八景之一,谓“苦竹甘泉龙现爪”。“苦竹”枝生五爪,龙爪状,终年青翠,逾数百载而不败。曾几移它地而不生;甘泉之水清澈可口,终年盈盈。1927年秋,苦竹寺内设松滋县向上学校,中共鄂西特委派黄杰(女)来校,以任教作掩护,建立中共松滋县特别支部。次年2月,中共松滋县第一届委员会在此成立。现在,学校校园房舍整齐,杨柳成荫,昔日的苦竹,依然青翠欲滴,甘泉井修茸一新,并修建“甘泉亭”成为松滋一大景观。1988年松滋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庆贺寺,始建于明朝,解放后改建成中学。1939年,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从荆州城迁来松滋,选定庆贺寺为校址,在简师建立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湘鄂边特委以简师为根据地,建立中共松滋中心县委,辖松滋、枝江、宜都、五峰、长阳等五县,在湖北省委、南方局、湘鄂边区党的关怀下,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革命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10月,当地政府筹资在简师旧址修建了一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碑。1988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沙道观天主堂,坐落在沙道观镇和平街上首,西临老便河,东为沙道观中学,占地约3000平方米。西距城关15公里。1922年,比利时教会在此修三栋平房。1933年,比利时教会转归美国后,美国传教士于同年在原地修建天主教堂。礼拜堂为八角楼式砖木结构。钟楼上部重檐八角,斗拱交错,碧瓦覆盖。亭尖距地十六米,亭楼下部墙身为六方形。风格典雅,富有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1945年8月12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扎在涴市的日伪军400余人,经米积台偷袭沙道观,国民党军199师11团3营率部在此反攻。近年人民政府重加修葺,已成沙道观最佳风景地。

旅游

湖北省松滋市:洈水风光

  洈水,位于湖北省松滋市西南边陲,地处湘鄂边界。现辖一区(洈水旅游风景区)、一园(洈水国家森林公园)、25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365平方公里,占松滋市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8.7万人,占松滋总人口十分之一。其中城镇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现有城镇人口3.1万人(城镇化率35.6%),风景区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78.4%。洈水景区由洈水人工淡水湖、洈水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溶洞群三大板块组成,以亚洲第一大人工土坝的洈水水库为核心区,集山、水、林、泉、洞、岛和多元生态文化为一体。

湖北省松滋市:洈水国家森林公园

  洈水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洈水湖北侧,1976年成立北大林场,设有樟木溪、四方桥、薛家洞、李家河四个分场。总面积5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6%以上,林中无处不飞花,山间处处有芳草。生态环境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春花、夏树、秋月、冬雪,四时美景,宛如神仙泼墨天地间。经省林业厅考察,区内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达千余种,现已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群落,以马尾松、湿地松、火矩松、麻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历年来,在沿湖低丘栽培的柑桔、油茶、漆树形成了壮观的人造次生植被景观,森林公园内常见野生兽类20余种,飞禽类近40种,华南虎、金钱豹、白天鹅等珍稀动物时有发现,两栖类、爬行类及节肢类动物比比皆是,库、沟、堰水域宽广,栖息、繁衍着大量的水生生物,较珍贵的有水獭,密光鱼等,境内岛屿众多。洈水湖第一大岛打座山,其制高点可览洈水湖全景,横贯森林公园东西的清神路已经竣工,可直达洈水大坝和滨湖公园、新神洞等景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青山叠翠、碧水环绕,湖似明镜水似银,山似画屏河似锦,一派田野风光。

  洈水大坝 于1958年9月破土动工,1960年2月2日一次合龙成功,1970年大坝工程全面竣工,属亚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坝。洈水大坝分为主坝和南北副坝,全长8968米,坝高42.7米,坝顶海拔高程98.25米。南副坝长2268米,北副坝长5060米,并建有孙家溪和木匠湾两座各宽36米的泻洪闸。鸟瞰"S"型,造型优美,犹为壮观。

  红军树 位于街河市镇白果树村。此树实为银杏树,俗称白果树。树杆高18米,中部直径2.85米,树冠直径20米,树龄300余年。1928年至1930年,红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贺龙转战松滋,曾多次在此次召开会议宣传革命道理,并时常将战马拴于此树下。为纪念红军的丰功伟绩,缅怀革命先烈,人们便亲切称之为“红军树”。原成都军区列司令李文清也出生于此树附近的一户人家。1986年,县人民政府在树下建立纪念碑,由李文清将军题字。现为松滋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岩温泉 地处卸甲坪土家族民族乡洈河流域,有泉眼数十口,其中将军岩下250平方米内,八个泉眼的泉水喷射而,热气腾腾,人近泉边,热浪袭人,水温达53度,水质纯净,水色湛蓝。当地人们称之为"神泉"。

特产

湖北省松滋市特产:松滋蜜柚

  松滋蜜柚 王家桥镇是松滋市水果大镇。该镇蜜柚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近万吨。注册的“洈水牌”麻水蜜柚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质果品、中华名优果品,荣获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并经农业部审定,搭乘农产品绿色销售直通车,远销俄罗斯。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批复,“松滋蜜柚”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松乳菇 俗称雁来菌,因产于松林地,又名松菌。子实体一般为群生,常生春夏之交和秋末冬初,与马尾松形成菌根关系。松滋的山区和丘陵,马尾松林分布辽阔,气候湿润,适宜松乳菇生长,以长江南岸松滋口一带的松林地产量最多,品质最好。松乳菇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每百克中含粗蛋白 19.3克,脂肪6.8克,碳水化合物35.5克,纤维32.4克,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菇圆肉厚,质嫩味鲜,香气浓郁。

  黄花菜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蕾在开放前采收,经蒸制后晒干,即为黄花菜。通常情况下,采摘是取含苞待放之花,产量高,味道鲜。采摘时,每天一次,若定为上午7时采摘,24小时后便又有一批批花恢复被摘之花的形状,故有“黄花对时采摘花更香”的说法。松滋各地栽种普遍。花作蔬菜及观赏,根可供药用,枯叶可制绳,作饲料。

  腊羊肉 老童家腊羊肉特色: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良菜,也是馈赠亲友佳品。

  松滋橙子 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采取纯天然种植,绿色无公害。主要品种有甜橙、脐橙、血橙三个品种。

  宽皮橘 果如其名,果皮相当的宽松,因此内果皮极易分离。又名黄果、广柑、广橘、橘子等,为芸香科柑橘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通常有刺。单身复叶互生,叶椭圆形至倒卵形,革质,有半透明油点,全缘或具细钝齿,叶柄的翅不明显。花期4月,花白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柑果扁球形,果熟期10~12月,橙红或橙黄色。以温州蜜柑、克里迈丁红橘、椪柑为三大主栽品种。

  祝鸡翁放山鸡 古法养鸡,比土鸡更原始。源自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化之邦、鱼米之乡”湖北松滋。拥有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万亩树林约近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空气体质量无与伦比,远离城市,无任何污染。山林无约束式放养,这里的放山鸡以树为家,与甘甜的山水相伴,野地放养,小虫小草为食。在阳光雨露下自然中健康成长,是成就祝鸡翁TM放山鸡良好品质的关键。 祝鸡翁TM放山鸡肉质结实,营养比例合理,脂肪含量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各种营养素。祝鸡翁TM放山鸡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祝鸡翁TM放山鸡的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和利用,与市场上的鸡在肉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祝鸡翁TM放山鸡可以作为滋补食品,是孕妇、老人、小孩调养身体的很好选择。常吃祝鸡翁TM放山鸡能够增强人体的体质,提高免疫能力。是真正的绿色无污染的食物。

  荞麦豆皮 “中水荞”牌麻水荞麦豆皮,由松滋市麻水荞麦豆皮专业合作社专业出品。其产品历史悠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食用方便,是消费者最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特点是:(1)该产品由传统美食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主要配料:荞麦、优质大米、精面粉。(2)该产品营养丰富。荞麦食品低糖,多纤维,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高于大米和其它食品,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如“叶绿素”、“卢丁”等成份是荞麦所独有的元素,所以本产品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3)其味道独特。本产品是纯手工制作品,天然纯香,原汁原味, 阳光晒干,保质期五个月。(4)本产品烹调简单,食用方便。可炒:将本品取适量放入温水中浸泡15分钟,取出后加猪肉条适量,佐料,青菜适量,放入锅中炒数分钟即可。可煮:备齐佐料,腊肉条子,生姜沫子,大蒜苗子,鲜莱叶子,调味辣子。先将味品加水煮沸,后加入本品适量,煮数分钟即可食用。

  绿秀晚优米 松滋市绿秀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地处松滋市纸厂河镇官堰坪村,是由湖北绿秀粮油集团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荆州市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荆州市农发行“A”级信用客户。公司主要业务为粮食、油脂、油料收购、加工、销售,饲料销售及政策允许的农副产品购销。

  新神洞茶 属炒青绿茶类,系新神洞果茶有限公司生产的湖北传统名茶之一,常称“新神洞毫峰茶”。松滋种茶历史悠久,乃茶圣陆羽行舟三峡开发而植,曾为清乾隆间皇室贡品,改革开放后,经科学管理,精心研制,方使久负盛名的新神洞毫峰茶重新跻身茶苑。该茶叶小而嫩、紧而坚,有脆绿显毫、小巧笔直之特性,乃经人工捻抒、精心制作之佳品。从园管、采叶加工、贮藏到包装精益求精。园管求三无(即无杂草,无病虫、无瘦苗),采叶把三关(即三采三不采,采一芽一叶,采三叶礼展,采色深叶壮,不采异色叶,不采雨水叶,不采过大叶),工艺分六序(杀青、捻揉、揉条、整形、滩凉、干燥),贮藏冷充氮(采用真空充氮冷藏)。

  白龙潭云雾茶 是松滋天鹅茶场创制的优质名茶。该茶场地处松滋与枝城接壤的“天鹅抱蛋”处。早在唐宋时代,松滋曾产贡品茶“碧涧茶”。北宋乐史《太平囊宇记》载,“荆州产土茶,松滋出碧涧”。1977年, “天鹅抱蛋”的山岗开始兴建茶园,开辟面积1270亩,命名为“天鹅茶场”。茶场在历史名茶“碧涧茶”的基础上,研制“云雾茶”成功。1987年,精制一批茶叶以“白龙潭”为牌名盒装(二两装)上市,俏销一空。1989年,“白龙潭云雾茶”载入《中国名茶》一书。1990年,荣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的“炒青茶第一名”的荣誉证书。茶场土质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裕,气候适宜,加之山岗早晚均有雾气缭绕,极利于优质茶叶生长,采茶也有考究,采摘嫩叶的最佳时间在日出、日落之前。尤其是只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茶叶,需经摊放、杀青、搓揉、干操等8道工序精心制作。具有叶嫩匀齐、秀峰紧曲、汤绿明亮、味甘清醇、气香浓郁、回味悠长等特点,是奉献给八方佳客的纯天然饮品,地方特产,也是经水风景区管委会指定的旅游专供品。该茶畅销两湖、闽粤、港台等地,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

  麻水豆皮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点:配料细食,软滑可口,风味独特。制作方法:选料半干半湿的松滋地产荞麦豆皮,放入油锅内煎炒,七成熟,放入适量食盐、味精、蒜苗、姜味、豆瓣酱爆炒,呈金黄色即可。

湖北省松滋市特产:松滋鱼糕

  松滋鱼糕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以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洁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点而著称。鱼糕的选料,以鲜鱼10斤、肥肉(除皮)2斤、清水2至3斤,拌以适量的葱、姜、胡椒和味精等佐料。鱼肉刮洗剔刺沥于,合肥肉剁成泥状,盛入大盆内,加蛋清,拌上佐料,再放入适量食盐清水,用力搅拌,将糕料挤一小团氽入水中,料不动为缺水,速沉为水多,以动而不沉为适宜。然后,将糕料平摊入蒸格内,厚约5厘米许,上笼蒸15分钟,揭开用于布沾去糕面汽水,将蛋黄匀涂于鱼糕面上,用食用红花点饰,再蒸10分钟,起笼冷却即成。吃时,切成长8至10厘米、宽5厘米、厚0.8至1.5厘米的条形糕块装碗成形,入笼回火再蒸至透,出笼返扣盘中,即可出菜上席。菜品特点:松滋鱼糕独具松滋地方风味,早为荆楚名菜。它以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洁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点而著称,且久传不衰。制作方法:鱼糕的选料,以鲜鱼10斤,肥肉(除皮)2斤,清水2至3斤,拌以适量的葱、姜、胡椒和味精等佐料。鱼肉刮洗剔刺沥干,合肥肉剁成泥状,盛入大盆内,加蛋清,拌上佐料,再放入适量食盐清水,用力搅拌,将糕料挤一小团汆入水中,料不动为缺水,速沉为水多,以动而不沉为适宜。然后,将糕料平推入蒸格内,厚约5厘米许,上笼蒸15分钟,揭开用干布沾去糕面汽水,将蛋黄匀涂于鱼糕面上,用食用红花点饰,再蒸10分钟,起笼冷却即成。

  南风佛鳝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点:肉质鲜嫩,汤味香浓,麻辣有余,是松滋人民最喜爱的一道地方特色菜。制作方法:取料南风腌菜、腊肉、鳝鱼。先将鳝鱼宰杀洗净,剁成2.5厘米长的鳝筒,将腌菜、腊肉、洋葱洗净,切成小块。将腊肉淖水切片。锅烧热,放入猪油、菜油,将腊肉煸炒,放入花椒、桂皮、八角,再煸炒。放入料酒、酱油、生姜、大蒜、豆瓣酱,炒出香味。放水煮开,放入腌菜,煮熟,放入味精,胡椒粉葱段起锅。

  金牌猪手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点:营养丰富、色泽美观、有补脾健胃,强身健体的作用。制作方法:取料猪蹄、草果、盐、味精等。先将猪蹄洗净,放入油锅,温火过油。用大茴、小茴、丁香、草果、盐、味精、姜、香料进行卤制。取出用油煸炒至金黄色即可。

  腐竹牛肉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点:色泽红润,肉烂味浓,十里飘香。制作方法:取料精牛肉、腐竹。此菜从回族清真寺传出。将精牛肉洗净切块,调料同煸。上煨锅,煨烂加腐竹,加适当调料。

  五花扣肉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点:色泽鲜艳,质地柔嫩,味道香醇,肥而不腻。制作方法:将猪五花肉放入清水内,加入适量食盐和姜片煮15分钟后取出。加食油和少量红糖、味精,将猪皮煎至酱红色。取出切片,垫黑豆豉蒸至而成。

  洈水鳜鱼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也称鲧花鱼,桂鱼,俗称“花鲫鱼”。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鳍科鱼类。体侧扁形,背部隆起,最长可达60cm,呈青黄色,外表着生黑色斑纹。嘴大,下颌突出,鱼鳞细小,圆形、生性凶猛,喜食鱼虾。洈水湖盛产此鱼,肉质鲜嫩,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名贵味美的淡水食用鱼,也是洈水风景区最受旅客欢迎的鱼种。鳜鱼制作的传统佳肴甚多,白汁鳜鱼为其一种,用鲜活鳜鱼清蒸后,再加茄汁烹制而成的美味佳肴,洁白鲜美的鱼体,间以红椒丝、玉兰片丝、甘豆等配料点缀外形清雅,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菜品特点:洈水湖鳜鱼是我国特产的一种名贵味美的淡水食用鱼,也是洈水最受游客欢迎的鱼种。肉质鲜嫩,味道纯正,食之回味无穷。制作方法:鳜鱼制作的传统传肴甚多,白汁鳜鱼为其一种。用鲜活鳜鱼清蒸后,再加茄汁,烹制而成洁白鲜美的鱼体,间以红椒丝、玉兰片丝、青豆等配料点缀,外形清雅,味道鲜美,香气浓郁。

  口味蛇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点:色泽红亮,蛇肉酥烂,有口劲,香、咸、鲜、辣味美。制作方法:取鲜蛇,宰杀洗净,斩段,放入锅内走油,放入鲜汤及味料,焖烧熟烂,装盘即成。在湖北省首届美食文化节上被评为“湖北名菜”。

  松滋漂丸 又名鱼丸子汤。漂丸的选料,挑选鲜嫩鱼肉5斤,猪肉1斤,鸡蛋10 只,生粉4两,化猪油、盐、葱末、姜末、胡椒粉、味精、醋等佐料适量。先将鱼肉剔刺,合猪肉一起剁泥,盛大菜盆,放入化猪油、鸡蛋清、生粉及佐料等,以手捏散拌匀后,放盐加水适最,拌至拍时发响,挤成的料丸滑亮,放入冷水中浮而不沉为适度。然后将料丸冷水下锅,放点盐,煮至发泡时,即可盛入放有葱花、酱、醋、辣糊和味精等调料的大汤碗里,即可出席。松滋民间,逢喜庆节日和婚礼祝寿,宴席上不备漂丸和鱼糕,就会怠慢宾客,视为不恭,或遭到非议,即使上菜样数再多,亦不算全席。漂丸的特色是:汤色酱黄、丸细白嫩、鱼香扑鼻、汁鲜味美、滑爽不腻、食后难忘。

  荷渣 又称懒豆腐。原料为黄豆,作法是用磨子磨成豆浆,掺青菜煮成,再加入作料、香油等。因其味长,口感好,又能调节胃口,故现今松滋食荷渣者仍相当普遍。

  白云边酒 创制于1974年,嗣后经数百次单项试验,上千次理化分析,在选料、制曲、发酵、蒸馏、调度、勾兑等数道工序上,掌握了科学的酿造工艺流程,研制出一种独特的白酒,这种酒需经长年窖贮,窖贮时间愈久,酒质愈感醇厚香美,一般需窖贮一年以上,三年以上老酒质地尤佳,1989年后,酒厂成立科研所,并采用微机勾兑白酒,使白云边酒质更上一层楼,成为松滋特产,湖北名酒,誉满全国,经久不衰。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白云边酒被评为全国“兼香型”酒第一名,1984年至1990年,53°、38°白云边酒连续荣获国家银质奖、全国轻工系统酒类大赛“金杯奖”和湖北省“金钟奖”。1989年,在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湖北白云边集团于1997年隆重推出六种新产品,风味独特,42°精装白云边为五年陈酿,45°精品白云边为九年陈酿,45°珍品白云边为十五年陈酿,位居白云边极品之列;32°精品白云边为九年陈酿;40°白云边金酒、银酒还开展了金、银酒送大奖的酬宾活动。

  沙道观杜婆鸡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点:烹饪时间短,进味快,肉质鲜嫩,油而不腻,配上松滋本地产的“炖钵炉子”,越炖味越长,吃起来回味无穷。制作方法:取料松滋本地鸡,宰杀,除去内脏,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状。首先用大火将鸡块用油煎焖,再放入精盐、姜块、料酒、蒜瓣(苗)、啤酒、八角茴、豆瓣酱、干红辣椒皮,干焖,配上松滋本地产的土钵子放水烹饨。

人物

  傅王献(约1321年~1380年),明朝初为官。元朝末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公元1363年,陈友谅授其为江西行省官。陈友谅败死,归附朱元璋。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以后,累官至中书省左丞相,参加政事,协助定刑律、制礼仪,又兼詹事同知,辅教太子。后被免职。

  彭承尧(1730年~1797年),字则之,清朝将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武进士,以侍卫衔出补四川督标都司。三十六年,从征金川,迁贵州前营游击。后升四川提督。五十六年,廓尔喀人大举入侵西藏,进犯日喀则,次年,随大将军福康安入藏,赶走入侵者。后调任广西提督。嘉庆二年(1797年)贵州南笼苗民起义,广西西隆苗民起而响应。清廷命云贵总督勒保、两广总督吉庆前往镇压,彭承尧随军入黔,因征勒有“功”,加太子少保。还师时死于途中。

  贺炳炎(1913-1960),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向明言,1913年2月5日生于湖北松滋第九区刘家场。

  黄杰(1909-2007),中共松滋县委第一任书记。女,1909年生于湖北江陵郝穴镇。

  谢承仁,1924年9月出生,杨林市镇关桥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54年 调北京师范学院,参与组建历史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曾协助吴晗编辑《中国历史常识》丛书。著有《戚继光》、 《庚辛奉天书简集》、《李自成新传》、《中华传统思想渊源》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国务院下达的任务,主编《杨守敬集》,历时数年,辑13册,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二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证书。2004年,将个人收藏的1200余件清代档案捐赠给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 7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他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上世纪八十年代,热情担任《松滋县志》顾问,多次风尘仆仆回乡讲学,志成以后,又认真审阅。本世纪初,将自己的学术著作赠送给松滋档案馆、图书馆。

  韩其为,1933年11月2日出生于新江口镇,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长江科学院河流岩技术员、工程师,水库专题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60年代曾做过一些水文测验理论研究,1965年以后专门从事泥沙运动理论,水库淤积为河床演变规律研究,1978年完成了《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专著。先后参加了丹江口水库淤积及下游河道冲刷,葛洲坝水库淤积、三门峡水库淤积及黄河下游泥沙问题,以及三峡水库淤积和下游河道演变等工程泥沙研究,同时开展了江湖关系(长江与洞庭湖关系)及长江防洪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150篇,出版专著4本,获水利部及国家3种奖项。1958年曾被选为第二届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沙市市特等劳动模范,并获苏联电站部奖章和奖状。在此兼职有:水利学会名誉理事、力学会常务理事,并受聘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兼职教授;并兼任天津大学、长江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学院的兼职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现为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专家。

  黄善乐,1939年2月出生,南海镇磨盘洲人。毕业于荆州农校,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湖北省农业厅“湖北棉花科技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于199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振兴农业先进个人“奖状。在学术上获得地(市)、省、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农业丰收奖、优秀论文奖计18项:其中部级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科普组织奖4项。曾在有关刊物和专业学术交流会上发表或交流论文10多篇,为把松滋建成“国家优质棉先进县(市)”、“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谭振亚,1950年出生于陈店镇,1969年入伍,历任文书、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参谋、副处长、处长、副师长、成都军区军务装备部副部长、部长、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13集团军副军长等职。2004年6月30日,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入伍前,当过民兵,当过老师,当民兵时参加修建焦技铁路大会战;入伍后,读过国防大学,并参与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和轮战部队的筹划、管理、指挥,荣立三等功一次。工作之余,乐于写作,有数篇军队和国防建设的课题研究论文及诗歌、散文发表。

  蒋谟祥,1954年出生于杨林市,1974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参谋、团作训股股长、师作训处处长、南京军区情报部部长、福建省军区司令部参谋长、陆军第一集团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