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业拼音:lín yè;英语:forestry),培育、管理森林资源以取得木材等多种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和利用森林功能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在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部门的任务,即在于从宏观上制订政策,对森林进行全面的管理,同时组织研究和推广森林的局部管理措施及有关的生产技术,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各种效益。林业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林业生产的基础是森林。森林除提供木材、食物、药物及化工原料等林产品外,同时也是野生动植物繁殖、生息、蔽护的重要场所。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净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稳定因素。由于人类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利用森林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的愿望日益迫切,因此,发展林业,保护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就十分重要。林业部门的任务,即在于从宏观上制定政策,科学地经营管理好森林,满足人们的种种要求。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研究林业的学科统称林学。因研究内容及依赖的基础学科的差别又分为众多的分支学科,主要有:研究林业政策法令的林政学,研究林业经济规律和运筹的林业经济学,研究培育森林资源的森林培育学(育林学),研究森林病虫害及火灾防治的森林保护学和研究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及管理的森林经理学等。作为技术学科的基础的有森林植物学林木生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病理学森林昆虫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水文学森林气象学森林生态学等。

林业简史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森林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如何处理好培育、保护森林和利用森林之间的关系,贯穿于林业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农牧业是社会主要生产方式的年代,人们开拓农田,采伐木材修建宫室、庙宇,进行了森林开发,大片天然林被毁。但在另一方面,人们基于对森林作用的朴素认识,为了更好地利用森林,也仿效自然,护林植树。中国早在周初就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战国时成书的《周礼》记载,当时山林政令、林木贡赋、边境造林、春季山林防火、森林采伐运输等均有专人负责。天子封禅的山即为“封山”、“禁山”,山上的土石草木都属神圣不可侵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有中国古代林政思想和林业生产技术的论述。有关树种分布的记述多见于地方志和地方植物志(如西晋的《南方草木状》等)。林木植物专谱始于晋戴凯之著《竹谱》;后有陈翥著述的《桐谱》等。在西方,英国J.伊夫林于1664年发表了栽树的著作《森林志》。

  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时代后,因造船、建筑、造纸、薪材等的需要,木材消耗量大增。人们从天然林取得木材原料,成本低廉,省事方便,于是大片森林遭到砍伐。这就是林业发展史上所称的森林大破坏时期。欧洲工业化国家到18~19世纪,天然林已被砍伐殆尽。其他国家也程度不等地先后经历这一过程。直至今日,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木材需要,仍在滥伐森林,使世界森林资源,尤其是热带林资源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毁林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在付出代价和惨痛的教训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开始恢复森林资源,制定一系列政策、法令,建立林业机构,进行森林的粗放经营和更新造林。18世纪初,德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恢复森林的运动,一批林学家提出了在被破坏的林地上重新造林的措施。德国林学家G.L.哈尔蒂希发表了《木材培育论》,J.C.洪德斯哈根创立了法正林(又称“标准林”、“正规林”)学说,反映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森林永续经营思想。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种经营思想对世界各国林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德国、法国、美国、日本、芬兰、瑞典等国先后制定了林业法令,限制采伐量和采伐方式,规定采伐后必须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对制止森林破坏,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起了作用。

  20世纪中叶后,特别90年代以来,环境成为国际社会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森林对保护环境的重大作用和社会效益,对林业提出多种要求,林业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阶段。现代林业经营目标上,除了要获取林产品外,还要保护水源,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人们休闲游憩场所等,强调森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更多地注意非木质产品和更多关注森林防护功能。现代林业还强调集约经营,提高森林生产力。可以说,现代林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林业。

林业的特点

  林业生产有4个显著的特点:①生产周期长。由新林建立到产品收获或产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需要较长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经营资金周转速度慢。木材生产一般不可能随需求增加迅速产出。同时,森林生长量和木材收获量与原有的森林蓄积量基数有密切关系,如为需要而过分消耗森林资源势必影响森林生产力,给未来生产造成困难。因此要求林业生产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②社会公益性。森林是自然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林业与农业、水利、交通、工矿、旅游、卫生、城市建设都有密切关系。林业生产的好坏、森林资源的消长影响到整个社会。因此,林业建设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国家对林业生产实施经济扶持政策是发展林业的必要条件。③地域性。林地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不同,林业生产的规模、特点、性质都不同。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生产十分必要。要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特点,充分利用地域的资源、经济和技术条件,对每一地域的林业生产作出区划,提出科学的发展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④风险性。林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物体,它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破坏和干扰。因此,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有较大风险,必须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工作。

林业经营体制

  各个国家的林业经营体制因受到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形式、森林资源状况和经营指导思想、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有明显的差异。世界各国的国有林经营体制大致可分为“政企合一”和“政企分离”两种形式。“政企合一”即政府林业行政管理机构既是职能机构又直接经营国有林,如美国、日本等。“政企分离”即政府林业行政管理机构不直接经营国有林,而是有相应的企业组织进行经营,接受监督,如瑞典、德国等。各国私有林大多以合作经营形式和股份制企业形式经营。中国林业有国家经营、合作经营、个体经营三种基本类型。现阶段,跨所有制、跨行业联合经营的林业有所发展。

产业类别和生产体系

  依照三次产业划分方法,林业可分为:①森林培育产业,属一次产业。包括育苗、营林和森林保护等。按经营森林的目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取得产品而称为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竹林。另一类以取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称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防护林是为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及发挥其他防护功能而营造和经营的森林,在林业生产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森林培育产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林木种苗产业(包括种子园、苗圃等)、花卉业、竹藤业、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专门产业和部门。②森林工业产业,属二次产业。包括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加工和林业机械制造4部门。森林采伐运输是获得商品木材的部门。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加工是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生产锯材、枕木、建筑用材、人造板、纸浆、松香、栲胶、活性炭、紫胶等林产品。林业机械制造是为营林、森林采伐运输、林产品加工生产专用机械设备的部门,对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起着重要作用。③森林环境产业及服务业,属三次产业。森林环境产业是新兴产业,如森林旅游业,它是为人们在森林里进行野外游憩服务的。包括在林内宿营、野餐、游览、探险、疗养、考察等。森林旅游有益于人们接近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世界林业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1世纪初全球森林总面积为38.67亿公顷。其中52%是热带林,9%为亚热带林,13%为温带林,26%为寒温带林。世界森林覆盖率为29.6%。

  世界森林分布不均,俄罗斯森林面积达7.6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面积20%,居世界首位,其次为巴西(占15.9%),加拿大(占7.1%),美国(占6.2%),中国(占4.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发达国家的森林资源缓慢增加,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的大幅下降,因此从总量上看世界森林资源仍在大面积减少。这种状况引起各国关注。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发表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呼吁各国制止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恶化。之后,会议倡导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被世界林业工作者广泛接受,正在采取共同行动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进程。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主要目的是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实现森林健康和稳定发展。②实行木材生产的生态认证和标记制度。要求进入国际市场的木材及林产品要有产自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的标识,从制度上把森林采伐纳入科学经营的轨道。③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区,强化林业工作者的可持续经营意识,普及实施相关技术。

  由于发展人工林是增加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它已越来越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世纪末世界人工林总面积有1.8亿公顷,其中发达国家约1亿公顷,发展中国家约为8,120万公顷。世界人工林的发展趋势,一是定向培育工业用材林,建立林工联合企业,实现从林木培育、木材采运到林产品加工的全过程生产。二是大规模营造防护林、水源林。如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北非的绿色坝工程、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等。三是发展农用林业,使造林与当地居民群众利益相结合。

中国林业

  中国森林长期遭受到破坏。20世纪40年代末,全国森林面积估计只有8,28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8.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林业建设,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主管林业的机构,制定了“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特别是1978年以来,国家为振兴林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79年2月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作了修正。2000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动员全社会力量,依法治林,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在1996年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强调了林业肩负的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任,提出了现代林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实施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开展封山育林、飞机播种造林、人工造林、全民义务植树等造林绿化工作,每年人工造林480万公顷。20世纪末中国有人工林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10.1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初步建立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设置固定样地22万余个,调查面积57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0.2%,建立了初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心25个。

  林业产业已发展成包括林木种苗、营林造林、木材采伐、木材加工、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机械制造、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植物培育及合理利用、森林旅游、多种经营、竹藤花卉等综合性产业。

  在林业科学研究方面,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分支学科基本配套的林业科技体系。林业教育已形成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内的林业教育体系,为林业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问题和前景

  从世界范围看,林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毁林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森林的减少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生物种类减少,自然灾害日趋严重。另外,大部分国家对天然林长期进行不合理的采伐利用,加之酸雨的危害使森林退化,林地逐渐失去简单再生产能力。中国林业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来看,中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林业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粗放,森林质量不高。林业产业结构仍是以原木为中心的生产格局,森林采伐运输产值占林业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初级产品多,二次加工和最终产品少,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林业的现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面向未来,林业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发展机遇,这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人们将充分认识到森林对陆地生态系统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自觉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对森林的经营高度集约化,不断提高森林生产力,合理协调森林各种效益,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②按可持续经营的原则,采用科学技术新成果,营造人工林,切实做到采育结合,综合利用,使森林资源稳定发展。③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国家、社会团体和民众对林业多渠道扶持,壮大林业经济实力,林业将在广阔的范围内实现社会化、综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