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梁山灯戏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灯戏,是重庆四川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也是川剧的重要声腔之一。由于其演出多与春节、灯节、社火、庆坛等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形成小戏多、喜戏多、闹戏多的特点,一般场面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戏基本不演。

  解放前梁平县又名梁山县,因此当地的地方戏被人们称为梁山灯戏,一直沿用至今。梁山灯戏源自民间的“玩灯”和“秧歌戏”,前者的舞蹈动作与后者的说唱表演形式结合而成。清代中期是梁山灯戏发展的鼎盛时期。现在,本地人也叫它“包头戏”(解放前,女角由男性扮演,俗称“包头”)、“端公戏”或“胖筒筒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灯戏·梁山灯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梁平县(现梁平区)

  梁山灯戏,是梁平县的地方小戏,因梁平县史称梁山县而得名。汉族戏剧剧种。被誉为"艺苑奇葩",是全国的稀有剧种之一。现在,本地人也叫它"包头戏"(解放前,女角由男性扮演,俗称"包头")、"端公戏"或"胖筒筒调"。

  梁山灯戏多于春节、灯节、社火、庆坛等汉族民俗活动期间在民众聚居区上演,特点是小、喜、闹,场面不大、情节简单、人物很少。

  2001年12月中旬,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决赛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全国总工会、新疆建设兵团的35支代表队展开角逐。整个赛事,244个剧目,经过10天的紧张演出、评比,结果,梁平灯戏剧团的梁山灯戏《招女婿》、《卖驴》夺得决赛金奖和银奖。

历史溯源

  远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梁山灯戏就从民间的"玩灯"和"秧歌戏"母体脱颖而出。清代中期是梁山灯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有竹枝词云:"唱灯随处是歌楼,曲子无腔易转喉。传说官班明日拢,开场先看小包头。"每逢节日盛会,各乡筑台竞演,梁山灯戏逐渐成熟成型,在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独特的艺术风格。

  到清代中期,梁山灯戏遍及城乡,逢节日盛会,筑台竞演,逐渐向周围传播,渗入到湖南花鼓戏、湖北提琴戏、江西及广东的采荣戏、赣鄂皖三省的文曲戏、贵州的阳戏、云南巧家花灯戏和四川各地的灯戏等几十个戏曲剧种,形成了一个"梁山调腔系",旋律优美简洁,易于传唱,并渗透到湖南花鼓灯、江西采茶戏等十一个省市数百个县的地方剧种的音乐中。湖北《宜昌府志》、《汉皋竹枝词》和乾隆30年《辰州府志》等历史文献均有记载。

  清代是梁山灯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每逢薅秧季节农民总会在田间边劳作边唱薅秧歌,以此抒发感情、缓解疲劳,清脆的锣鼓伴着欢快的歌声响彻田野。秧歌戏唱的"薅秧歌"正是梁山灯戏"胖筒筒"灯弦腔的原形。人们总会在元霄夜里闹元宵、赏花灯,用歌舞表演助兴,这也就是最初的"玩灯"。后来,"秧歌戏"的说唱表演形式吸收了"玩灯"的舞蹈动作特点,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梁山灯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梁平对梁山灯戏进行抢救、挖掘、整理、研究,湖南、湖北等省从事戏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并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在国内戏曲、音乐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优秀剧目《送京娘》、《抢财神》、《招女婿》、《卖驴》等先后30余次荣获重庆市首届乡村文艺汇演金奖、全国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天利合杯"银奖、文化部第11届"群星奖"金奖等奖项。

艺术特色

  梁山灯戏的唱腔音乐主要有胖筒筒类的灯弦腔、徒歌类的神歌腔和俚曲类的小调,其中"梁山调"灯弦腔比较独特。梁山灯戏的表演特点为"嬉笑闹"与"扭拽跳"。其剧目相当丰富,总数在两百种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有《吃糠剪发》、《送京娘》、《湘子度妻》、《请长年》。

  梁山灯戏是地方戏种题材大多是乡间趣闻、家庭琐事、村姑渔父一类下里巴人的事情,表演随意诙谐,活泼有趣,具有俚俗的民间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清新的泥土芳香和泼辣的山野风味。剧中主角从山野农夫到侍从帮工,内容都为农民熟悉的山乡风情、民间轶闻等。传统剧目多是老一辈口授的"腹本",在表演时演员们都用地方方言传唱,唱词通俗自然、生动活泼、极富生活气息。而且,灯戏的娱乐性很强,情节夸张、矛盾突出,嬉闹诙谐。演员们表演起来动作夸张,又赋予舞蹈的动作,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每逢节日,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期间,真正与民间同乐的戏曲就是灯戏,它的演出活动与平民百姓的喜庆活动融为一体,演出形式生动活泼,多用载歌载舞,表现民间生活,充满了淳朴清新的泥土味。平时农村乡镇的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也离不开灯戏。所以演出多喜剧、闹剧,多丑角扮灯。所谓"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

传承意义

  梁山灯戏尽管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由于长期营养不足,犹如困在梁山山林里未能丰满翅羽的山凤,难登大雅之堂。

  现在会唱灯戏的老艺人屈指可数。虽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梁平县文化局组织成立了"梁山灯戏研究会",寻访遍全县幸存的30多名民间艺人,搜集近百个梁山灯戏传统剧目,40多个唱段和大量的口碑资料,成立了梁山灯戏实验演出队,组织创作了一批梁山灯戏新编剧目……但20多年过去,年龄最小的艺人都已经40多岁,不少老艺人已退休。

  现在的年轻人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民间的东西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灯戏面临失传的危机,以梁山调为声腔的梁山灯戏濒临灭绝!

灯戏·川北灯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南充市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起源于明末,与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皮影戏共为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川北灯戏用农民的道德标准演人间的美丑善恶,喜怒哀乐,大多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语言通俗易懂,诙谐风趣,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历史溯源

  川北灯戏明代开始流行于今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等地,与其他地区的灯戏一样,它也经历了由提灯、挂灯、玩灯、舞灯到灯戏的发展阶段。

  南充是川北灯戏的发源地。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流行于阆中、苍溪、南部、盐亭、剑阁、昭化、江油、西充、仪陇、巴中、广安等地以及绵阳、遂宁、达州等市的部分地区。是川北地区历史最悠久、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群众基础最为深厚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阆中县志》就记载:"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亦如上元时。"(此书收藏于北大图书馆)清代演出非常活跃,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苍溪县志》记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在郡邑城廓间筑台竞演,昼夜不分。"

  建国后,川北灯戏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扶持下,60年代、80年代,南充专区多次组织人员对散落于民间的灯戏进行调查、收集,共挖掘了三百多个剧本和九十多支曲牌。参加全国或省级各类会演、大赛多次获文化部颁发各类奖项。

  阆中的老观、峰占、二龙、石滩等乡镇都有演出水平较高的"灯班"。1984年,阆中灯戏小品《亲家母上轿》、"闹隍会》,获四川省业余调演优秀剧本奖和演出奖.1987年川北灯戏应邀晋京演出《包公照镜子》、《幺妹嫁给谁》、《献鸡》、《秀才买缸》,饮誉京城,并获准进入中南海作专场汇报演出的殊荣。1989年又代表四川省戏曲赴上海作文化交流献演,获得"淳朴的天籁,远古的遗风,戏曲的渊源"的赞誉。

艺术特色

  川北灯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表演艺术贴近生活,无固定套式,综合巴渝舞、杂耍、猴戏、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热烈欢快的情调,形成其传奇性、写实性、夸张性、幽默性和风土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风姿。其原始声腔和表演手段,多系道场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其声腔分为正调和杂调,其音乐则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嫁歌、圣喻谣等,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

  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故丑行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灯戏剧目中,半数以上少不了丑。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也有曲牌联缀的唱腔,如《裁缝偷布》一剧,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纽丝】、【银纽丝】、【卖鲜花】、【跌断桥】、【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连缀成的。板式与曲牌联唱也可综合使用于同一剧目中。川北灯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时发出低沉浑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还有花灯锣鼓等,后又逐渐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用以刻画人物、表现情节。

  川北灯戏表演的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它吸取了民间狮舞、龙舞、牛灯和皮影、木偶表演的舞姿,特别是戏中的小丑、彩旦等,通过诙谐滑稽的舞蹈动作,把剧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无不令观众捧腹。

  传统的川北灯戏的演出是晚上在院坝、阶沿进行的,观众是农民,他们提着灯笼火把,围起场子观看,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洋。演出场地中心高悬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四角配置画着花、鸟、走兽、人物或书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恭喜发财"字样的鲜艳夺目的彩灯,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现的龙灯、狮灯、牛灯、或蚌壳灯,不仅是道具,还是精巧的民间工艺品,也是剧中的角色。观众看灯戏演出叫 "看灯",演员演灯戏叫"扮灯"。台上台下灯相辉映,演员观众交融无间,群众欢腾,蔚为壮观。

传承价值

  目前,灯戏专业剧团的演出人员老化,会唱灯戏的老艺人已屈指可数,口传剧目大量流失。另外,灯戏用扬琴、笛子、琵琶、二胡等民乐伴奏,由于乐手流失,不得不采用电声乐器加民乐来"凑合"。年轻人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民间的东西接受困难,灯戏的传承问题日益严重,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