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大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大鼓汉语拼音méi huā dà gǔ),中国北方曲种。又称梅花调。20世纪初流行于京、津两地。脱胎于清末北京北城一带演唱的清口大鼓,20年代在南城一带演唱的称为南板梅花调。与此同时,金派梅花大鼓创始人金万昌等对清口大鼓的板式、节奏和声腔进行了改革 。30年代,天津弦师卢成科又丰富了梅花大鼓梅花大鼓段落之间的过门音乐,并传授了花四宝等一批女弟子,形成了卢派,又称花派。50年代弦师白凤岩又一次进行革新,丰富了变调的艺术手法,灵活地插入了曲牌和小曲曲调,称为新梅花调。梅花大鼓各流派的共同特点是长于在叙事中抒情,它的慢板、中板,声腔婉转动听;快板、紧板,活泼有力;收束时的慢板稳重而又有余音。七字句式,多为一人演唱,也可二人对唱。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和扬琴等。传统曲目多取材于《红楼梦》,如《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新编曲目有《江姐进山》、《二泉映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