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保护汉语拼音:Zhiwu Baohu;英语:Plant protection),控制有害生物在植物生长和产品贮藏期间为害的措施。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害虫和害螨;病原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原生动物;杂草;软体动物(如蜗牛、蛞蝓等);鼠类及害鸟、害兽。有害生物对植物生产危害很大。全世界鼠害每年损失可供2亿人的粮食;因草害每年损失粮食价值200亿美元以上。中国每年草害损失粮食达75万吨。有害生物除在其发生地区为害农业生产外,还常随农产品、包装器材、运输工具等被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当这些有害生物适应了新的环境,又缺乏原发生地的天敌时,就可能迅速传播为害,导致巨大损失。

  生产上应用比较广泛的防治措施有:①植物检疫。根据国家的法令或法规,通过检疫检验,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蔓飞机喷洒农药灭虫延。②农业防治。通过栽培管理措施、选育和利用抗性良种,抑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数量。③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品控制有害生物。④化学防治。以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⑤物理机械防治。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特殊习性,利用器械的物理、机械作用,抑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还出现过不育防治(辐射不育、化学不育或遗传不育),利用昆虫激素尤其是性信息激素的作用,以及高频电、微波、红外线处理等新措施。由于防治措施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故应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安全、有效、经济的要求,正确选择,协调综合运用,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选用和发展较少不良副作用和成本较低的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控制有害生物的自然因素,如天敌、作物品种的抗性,能恶化有害生物生活环境的耕作栽培措施及冬季自然低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