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歙砚安徽省黄山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达茂马铃薯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5年第162号)批准)是中国四大名砚(徽州歙砚、广东端砚、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之一。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统之精华,又弃其俗气、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收藏价值。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目前,歙砚砚石原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歙砚制作技艺已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

歙砚石产出地点基本上分布于黄山山脉南麓、天目山白际山西麓,而以婺源与休宁交界处的龙尾山(亦叫罗纹山,在现今的婺源县溪头乡境内)下溪涧中所产为最优,称为“龙尾砚”。曹继善《歙砚说》载:“龙尾山亦名罗纹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种,延蔓百余里,取之不绝。”

产地范围

歙砚产地范围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的汤口镇和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产区另行公示)。

专用标志使用

歙砚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歙砚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历史渊源

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以后,歙砚名闻天下。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歙砚已大盛。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五年箕形歙砚,石质细润,色泽清纯,是早期歙砚的珍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景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

宋代,歙砚获得很大发展,歙石开采规模扩大,歙砚精品不断涌现,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1953年歙县宋代窑藏出土17块歙砚,石质与造型各异,制作巧妙,展现了歙石精美绝伦的面貌。据砚谱记载,宋时歙石名目有眉子纹七种,外山罗纹13种,水玄金文厥状10种,各种纹色灿然烂漫,诚如宋代书法家蔡君漠所赞:“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诗中将歙砚与卞和玉相媲美,认为歙石价值连城。元代以后,歙石开采时断时续,但成砚依然大量涌现,成为明清宫廷和士绅之家赏鉴流连的珍品。

工艺特点

歙石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嫩而坚,砚材纹理细密,兼具坚、润之质,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焕然如新。被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

歙砚的制作以雕刻艺术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构成,按石材纹理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砚雕分徽、粤、苏三大流派,而歙砚所属的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一般以浮雕浅刻为主,不采用立体的镂空雕,但由于受到砖雕的影响,之间也会出现深刀雕刻。歙砚利用深刀所琢的殿阁、人物等,手法比较细腻,层次分明,而砚池的开挖也能做到相互呼应,因而显得十分协调。宋代米芾之砚史里说:"歙石以罗纹无星者为上"。而清代唐秉钧之古砚考却说"以金星为贵",传闻以北金星砚磨墨作书画,不易被虫蛀、发霉,可能因金星之色彩含硫磺的关系。

上等的砚石应有下列的特质:

  • 观砚:温润细腻,纹理清晰,完美无损,星晕明显。
  • 摸砚:如孩儿面,似美人肤,吹气盈珠。
  • 扣砚:玉德金声,铿锵玲珑。
  • 用砚:石滑不涩,发墨益毫,储墨不涸,久磨不损。

除了石材本身之特质外,创意、工艺是制造一方好砚最重要的。石块的大小、色彩、纹饰都是天然的。创意者看到石块后便用他的感觉,因材施艺,才能善用天然的纹理色彩来表达心中的感情、意境,达成天人合一的效果。创意者和雕刻者的关系,便如电影中的导演和演员,互相沟通、研究,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雕刻家,因现今著名的砚雕家,各擅所长,各领风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分类

1.按外形分:规格歙砚和随形歙砚。

2.按用途分:书画用歙砚和工艺收藏品歙砚。

3.按地质(岩石)学分:砚石纹饰主要分为沉积构造纹饰、变成构造纹饰以及复成构造纹饰(混合纹饰)三大类。

4.按天然纹理分:主要有眉纹,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纹,带状纹,歙红、歙青,紫云玉斑八大类,每个类别之下又包括了多种石品。

二、原料要求

(一)按砚石的来源分:

1.产地范围内砚山(龙尾山)砚坑,包括:眉子坑、罗纹坑、水舷坑、金星坑、罗纹里山坑(古犀罗纹坑)、紧足坑、水蕨坑、庄基坑、叶九坑、岭背坑、溪头坑、外庄坑、桥头坑等,以及芙蓉溪子石、武溪子石、庙前青、柴林石、学校背石、樟树背石等。

2.产地范围内济溪砚坑,包括:济源坑、碧里坑以及大畈绿石、济溪鱼子金晕石等。

3.产地范围内溪头坑(龙潭石)、岩源坑、紫云坑、庙前坑、洽河坑、苏川坑、大连砚坑、岭南砚坑等。

(二)按砚石的品质分为:石质温润如玉,整体通透;纹理清晰、缜密,石色清碧,色泽亮丽;有自然纹理及俏色,扣之如磬。

三、生产流程

采石→选料→制坯→设计→雕刻→打磨→上光养护→配盒→包装。

四、质量要求

1.砚石:石质优良,宜雕琢,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用于加工书画用砚的砚石还应兼备坚、润之质,扣之有声,抚之若肤,发墨益毫。

2.砚池和砚堂外观:手感平滑,无明显的划痕,无影响美观和使用功能的裂痕。

3.雕刻:线条准确流畅、物像清晰,层次分明、雕琢精美,文气凝重,富含徽州文化特色。

五、主要技术指标

1.物理特性:

莫氏硬度3至5;体积密度/(g/cm3)2.5至3.0;吸水率/(%)0.1至0.2;发墨量/(mm3/min)≥6(发墨量仅适用于书画用砚)。

2.尺寸:

(1)规格歙砚:尺寸允许公差:204mm至305mm为±2.5mm;103mm至203mm为±2.0mm,102mm以下为±1.5mm。

(2)随形歙砚:尺寸允许公差不作要求。

(3)砚盒:底、盖吻合,砚盒印附的文字图案、标识应清晰。

六、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