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漆篮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永春漆篮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5月16日,《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中泰竹笛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4年第55号)批准)至今已有近500多年历史。《永春县志》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2),西向龙水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篮和竹盘的胚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干抹上桐油灰,表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几道工序制作,成为名贵的漆篮。”2009年6月,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永春漆篮影响深远,先在闽南一带流行,成为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等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从闽南传到东南沿海、全国各地及南洋各埠,并被选送到意大利、波兰、日本、毛里求斯等30多个国家展览,荣获了轻工部全国旅游工艺品评比一等奖和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称号。在下南洋的闽南游子心中,永春漆篮成了故乡的象征。多年前,马来西亚马六甲市政府附近的一条街道两旁摆放的水泥花盆曾经全部仿制成各种漆篮的形状,堪称一景,也是漆篮盛行东南亚的有力证明。

产地范围

永春漆篮产地范围为福建省永春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永春漆篮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福建省永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永春漆篮的检测机构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竹材:产地范围内生长两周年以上,竹节达20cm以上的毛竹、灯竹。

2.用土:产地范围内偏中性的红壤土。

3.辅料:石灰粉、桐油、乌烟、松节油、天然生漆等。

二、加工工艺

制篮胚(竹编)→上油灰→油漆→堆雕、绘画。

三、工艺技术要求

1.制篮胚(竹编):把竹子破成宽4mm至10mm的篾片和宽0.8mm至1.5mm的篾丝;经缚才、编底箍、编篮盖、卷嘴、扯脚、插耳柄等工序编成篮胚,松紧适度。

2.上油灰:将桐油与永春特有的偏中性红壤土和石灰粉进行搅拌熬成桐油灰;对篮胚进行整形固定、去糖杀菌后,在篮胚上均匀涂抹桐油灰,贴上纱布,自然晾干。

3.油漆:把桐油煮沸,放入乌烟、松节油搅拌,直至拉丝到适当长度即成乌油;用植物油和少量乌烟搅拌生漆,涂抹在相关部位。

4.堆雕、绘画:在篮身、篮盖堆雕和绘画图案。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整体性要求:造型美观、端正,坚固;

(2)堆面:粘贴牢固,花纹清晰;

(3)漆面:色泽均匀、光亮;

(4)画面:比例得当,图案形象。

2.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