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 汗 hán
第13行: 第13行:
 
== (一) 汗 hán ==
 
== (一) 汗 hán ==
  
#可汗(kèhán)的简称。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
  可汗(kèhán)的简称。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 (二) 汗 hàn ==
 
== (二) 汗 hàn ==

2016年2月27日 (六) 13:12的版本

拼音:hán,hàn 部首:氵 总笔画:6 部外笔画:3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ㄏㄢˊ,ㄏㄢˋ 造字法: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IFH 输入法:〔万能〕IFH 倉頡:EMJ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字书法
作者:黄庭坚

(一) 汗 hán

  可汗(kèhán)的简称。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二) 汗 hàn

  1. 汗腺的分泌物,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汗水丨汗珠丨汗流浃背丨汗出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丨汗马功劳丨汗牛充栋。
  3. 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样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汗筒丨汗青丨汗竹(借指史籍、书册)丨汗青头白(书成人老)。

《康熙字典》释义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𠀤音翰。【說文】人液也。【關尹子·八籌篇】心悲物淚出,心愧物汗出。【本草】李時珍曰:汗出於心,在內爲血,在外爲汗。故曰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易·渙卦】渙汗其大號。【史記·蘇秦傳】揮汗成雨。【前漢·劉向傳】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者也。出而反之,是反汗也。【文心雕龍】其出如綍,不反若汗。 又泮汗,水無涯貌。【左思·吳都賦】潰渱泮汗。 又澔汗,符采映耀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采色澔汗。 又瀾汗,長貌。【木華·海賦】洪濤瀾汗。 又汗汗,水廣大無際貌。【郭璞·江賦】汗汗沺沺。 又質汗,藥名。 又【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𠀤音寒。可汗,酋長之稱。讀若克韓。 又番汗,漢縣名。音盤寒,屬遼東郡。 又【唐韻】古寒切【集韻】居寒切,𠀤音干。餘汗,縣名。【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應劭註】汗音干。 又【韻補】叶彤甸切,音莧。【蘇轍·夏夜詩】老人氣如縷,枕簟亦流汗。褰帷竟不寐,夜氣淨如練。

《说文解字》释义

  【卷十一】【水部】 编号:7395   汗,[矦旰切 ],人液也。从水干聲。

首字为“汗”的词语

  汗毛  汗衫  汗颜  汗孔  汗背心  汗号  汗雨  汗衣  汗巾  汗溶溶  汗药  汗夾

  汗浸浸  汗羞  汗栗  汗珠  汗气  汗鳖  汗火  汗泚  汗脚  汗汗  汗血驹  汗酒

  汗席  汗帨  汗马  汗洽  汗迹  汗法  汗污  汗血马  汗竹  汗牛  汗下  汗星

  汗浃  汗位  汗褟儿  汗汪汪  汗邪  汗八里  汗涔涔  汗垢  汗褟  汗漉漉  汗褂

  汗沟  汗塌  汗喘  汗粒  汗挂  汗腾格里峰  汗碱  汗斑  汗珠子  汗漫游  汗马牛


首字为“汗”的成语


  汗不敢出  汗流浃背  汗马功劳  汗牛充栋  汗出浃背  汗出洽背  汗出沾背  汗流夹背

  汗流浃肤  汗流浃体  汗流浃踵  汗流接踵  汗流满面  汗流洽背  汗流洽衣  汗流至踵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汗牛充屋  汗牛塞栋  汗洽股栗  汗青头白  汗如雨下  汗血盐车

  汗颜无地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