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南丝竹汉语拼音jiāng nán sī zhú),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江、浙中小城市流行甚广,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发展局面。丝竹乐一词中的丝指丝弦乐器,竹指竹管乐器。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有琵琶、二胡、扬琴、三弦、笛、笙、箫、鼓、板、木鱼、铃等。乐队一般3~5人,多则7~8人。江南丝竹以笛(箫)领奏。曲谱中骨干音是统一的,但装饰加花手法各个乐器不尽相同,全凭乐手在长期实践中多听、多练,以娴熟的技巧和即兴发挥的能力来把握。在造诣较高的乐手的合作中,各种乐器有分有合,疏密交错,主次分明,构成一个有变化又有统一的和谐的整体。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小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等8首。此外,江南丝竹中较流行的乐曲还有《鹧鸪飞》、《柳青娘》、《滴溜子》、《倒板桨》、《叠层楼》等。


江南丝竹
项目序号:71
项目编号:Ⅱ-40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上海市、江苏省太仓市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保护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太仓市文化馆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

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丝竹乐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聂耳曾改《倒八板》为《金蛇狂舞》,很快风靡全国;刘天华改编创作的《变体新水令》也早已成为乐坛名曲,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南丝竹音乐的产生和延续,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及戏曲、民俗文化、群众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江南丝竹是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

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江南丝竹班社均自行解散。至今,70岁以上的老艺人已相继离世,后继乏人,加上传统曲目传谱很少,江南丝竹日渐濒危。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