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江汉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

  江汉平原汉语拼音jiāng hàn píng yuán),(英语:Jianghan Plain),由长江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因其地跨长江和汉江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西起枝江,东迄武汉,北自荆门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总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00万人。

  平原主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坳,地势低平,除边缘分布有海拔约50米的平缓岗地和百余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米以下。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西北部海拔35米左右,东南降至25米以下。平原内湖泊众多,水网交织,垸堤纵横。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属细砂、粉砂及黏土,第三纪红层仅于平原边缘地区出露。

  长江、汉江和东荆河沿岸地势较高,一般在28~38米。

  地貌上分为两部分:

  1. 处于河床与人工堤防之间的堤外滩地,现代冲积作用旺盛,地势较高,大部分在30米以上,土壤多为砂壤质。
  2. 大堤以内的堤内平原,一般较堤外滩地低3~6米,向内侧微倾,土壤多为厚层粉砂壤土。

地理范围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地区,总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00万人,分别占湖北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部最大的粮仓。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宜昌枝江,东迄武汉,北自荆门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行政区域上主要包括荆州市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县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8个县市区,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管市,以及武汉市蔡甸区孝感市汉川市荆门市沙洋县京山县钟祥市宜昌市枝江市襄阳市宜城市等部分地区。

水文、气候

  江河之间相对低下,形成长形凹地,主要有汉北河与汉江间的天门河汈汊湖凹地,汉江与东荆河间的通顺河排湖凹地,东荆河与长江间的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凹地,长江右岸的松滋河王家大湖凹地等。凹地的地面高程多在25~28米,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黏土,地下水位一般离地表0.5~1.0米,甚有不及0.5米者,每遇大雨,易成涝渍。

  江汉平原大小湖泊300多个,有洪湖、汈汊湖、长湖、排湖、大同湖大沙湖等。湖泊一般底平水浅,是淡水养殖业的基地;又能调蓄江河水量,减轻平原旱涝灾害。

  平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约240~260天,平均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气温较高的4~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总量的70%。平原有利于棉花、水稻等喜温作物种植。汉江谷地为冷空气南下的重要通道,春、秋季节常发生低湿阴雨;若遇梅雨过长、暴雨多的年份,初夏易遭洪涝;盛夏常为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秋季又多晴朗天气,故伏秋干旱频次较多。

人文

  江汉平原是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平原的油料作物也占有重要地位,以油菜、芝麻、花生为主。湖区曾经大量围湖垦殖,湖田面积增加,但湖泊调蓄能力下降。近年来,部分实现了退田还湖。

  江汉平原的湖区是中国的著名水产区,盛产青、草、鲢、鳙、鲤、鲫、桂、乌鳢等鱼类,以及虾、蟹、贝、莲、藕、菱、芦苇和水禽。其中多种水产品为重要出口商品。随水利建设与河湖的综合治理,水产由过去以天然捕捞为主,转而重视发展人工养殖。

  古有“长江万里,险在荆江”之说,其洪水量不及长江,但下游河槽呈漏斗状,上宽下窄,每遇洪水,严重威胁两岸,与长江洪峰相遇,威胁更大。当外江汛期,又适逢内湖水位上涨、地下水位增高的季节,外洪内涝,造成严重渍涝。1949年以来,对荆江、汉江、东荆河等堤防进行了整修加固、增高培厚,并于1952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和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特别是1968年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发电后,有效地控制了汉江上游洪水,与上述堤防、分洪工程相配合,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江汉平原的威胁。同时下荆江河段经过人工截弯取直、水系调整,平原的排灌系统初步形成,减轻了旱涝灾害。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更可以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减轻洪水和旱涝灾害对江汉平原及下游的威胁。

特产

  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汉江及其大小支流和湖泊的近代沉积物构成,中心部分厚达200米以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平原河网交织,湖泊众多,堤垸纵横,是湖北省最重要的粮、棉、油及水产基地,也是中国商品粮棉基地之一。

  江汉平原发育有潮土、水稻土等隐域性土壤。植被也具南北过渡特征,既有大量北方种类的落叶阔叶树,也有多种南方种类的常绿阔叶树,同时又处在中国东西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区。

  由于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江汉平原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所依仗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一,农业生产总量约占湖北省的近60%,占全国的5%~12%,为全国闻名的粮、棉、油和鱼、肉、蛋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江汉平原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粮食产量占全省的40%左右,被誉为湖北的“粮仓”,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自明朝以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

  江汉平原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糖,鱼,菜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水稻产量高,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江汉平原,旱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2%,水田约占48%。旱地集中分布于堤内平原,堤内平原的 棉田占耕地面积的40~60%,个别地区高达80%以上。1949年后成为中国高产优质棉区之一。水田集中分布于河间凹地和平原边缘,粮食商品率较高,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湖区大量围湖垦殖,湖田面积增加,田多劳少,耕作较粗放,单产水平较低而不稳定。实现了退田还湖,平原的油料作物占有重要地位,以油菜、芝麻、花生为主。

  江汉平原的湖区是中国的著名水产区,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桂、鳙、乌鳢等鱼类亦丰。还盛产虾、蟹、贝类、 莲、藕、菱、芦苇和水禽。其中多种水产品为重要出口商品,水产品的生产加工给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随水利建设与河湖的综合治理,水产由过去以天然捕捞为主,转而重视发展人工养殖。

  其中仙桃市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水产量居全省第一,粮食产量居江汉平原第一。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由于江汉平原土地肥沃,花生、红薯、大豆、高粱、玉米、土豆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相当可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其中监利县为产粮大县,大米产量在60万吨以上。江汉平原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棉花产量占全省的65%以上,是湖北省最大的棉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高产优质棉区之一。其中天门市为产棉大县(市),棉花产量在3万吨左右。江汉平原的油料作物种类繁多,以油菜、芝麻、花生等为主,油菜产量占全省的20%以上,芝麻产量占全省的40%以上。江汉平原的湖区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渔业区之一,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鳜、乌鳢等鱼类也非常丰富,还盛产虾、蟹、贝类以及莲、藕、菱、芦苇和水禽。其中荆州市的莲产量居湖北省首位,占到40%~60%;洪湖主产的野鸭是湖北的特产之一。

  早在白垩纪时江汉平原地区就生成古湖盆,淤积了巨厚的沉积物,成为今天江汉油田的基础。

风俗习惯

  1.吃黄鳝 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仙桃市是中国黄鳝之都,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仙桃黄鳝养殖面积已达12万亩,养鳝网箱240万口,产量达5万吨,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21%,年产值超过15亿元,亩均效益达5000元到8000元。其黄鳝远销全国各地,“沔阳”、“先锋”等品牌还外销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仙桃黄鳝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范标准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对黄鳝养殖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备案基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经济效益良好。

  2.三月三,地菜煮鸡蛋 菜煮鸡蛋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

民歌

  江汉平原民歌支区: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沔阳民歌、天门民歌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

人物

古代

  战国时期有名臣伍子胥。三国时期有益州牧刘焉。唐代有世界上首部茶学专著《茶经》的作者、被后人称为“茶圣”陆羽;有诗集《皮子文薮》的作者、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明代有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他们合编的《唐诗归》、《古诗归》流传于世。还有六朝名臣、吏部尚书周嘉谟。清代有嘉庆十六年(1811年)状元蒋立镛,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自其父蒋祥墀起,依次蒋立镛、蒋元溥、蒋启勋、蒋传燮,分别为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五代进士,并两登鼎甲,即继蒋立镛中状元之后,蒋元溥于道光十三年中探花。因此,他们的出生地净潭乡七屋台村被誉为“状元湾”。还有山西、陕西巡抚胡聘之;黑龙江巡抚、民国初期任国民政府平政院院长的周树模。

辛亥革命时期

  有武昌起义参加者张难先、蔡汉卿、李长龄、沈肇年,同盟会干事白逾桓,国民革命军第15军军长、湖北省省长刘佐龙,辛亥革命后第一张革命报纸——《大汉报》主编胡石庵,军政府编制部部长徐声金,总统府军务科长、参议会秘书长唐仲寅,新军32标指挥官许兆龙,第11协统、左路纵队督战官张国荃,湘鄂边区招讨副使贺公侠等。同时还有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讨袁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同盟会会员宋开先、汉口第一混成协标统鄢树藩、讨袁军第一旅旅长沈翼世、护法军第一梯团前敌指挥官杨志超等。

民国时期

  有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有任山东、浙江两省主席、国民政府农林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海军上将的沈鸿烈,国民革命军抗日名将卢醒,晋绥公署参议熊蚧等。

共和国将军

  黄新廷、杨秀山、张秀龙、王全国、李书茂、何济林、罗坤山、陈华堂、李人林、黄忠学、吴子杰、邓可运、史可全、王绍南、别祖厚、李国良、魏天禄、范忠祥、范保顺、宋庆生。

文艺界

  著名作家池莉、鄢烈山,著名诗人、原《诗刊》主编邹荻帆,著名电影剧作家李洪辛、傅敬恭,现代诗人冀氵方、郑思,空军一级作家陈立德,著名书法家何慧敏、王世杰,著名歌唱家王玉珍、蒋桂英,现代歌唱家金钟鸣等。

社会人士

  法学家王利明,棉花和农学专家杨显东,新闻巨子杨潮,世界著名结晶矿物学家彭志忠,资深航空教育博士生导师吴礼文,闻名中外的妇产科专家田孝坤,国际毒理学权威专家鲁超,经济学家范恒山等。

商界

  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CEO雷军,武商集团董事长刘江超,兆隆集团总裁刘纯愉,福达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张福祥,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陈东升,川化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谢蒙喜,中宏汽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旷军,蓝星公司总经理杨忠洲,石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太平,鑫飞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纯启,铁道部地质研究所汪西海,湖北福星集团公司董事长谭功炎等。

体育界

  中国网球“一姐”李娜,体操奥运冠军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举重奥运冠军廖辉,跳水奥运冠军伏明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