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皮影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汉平原皮影戏,流行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潜江天门仙桃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市县的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以图案精细、圆润舒展、人物造型生动逼真和影大见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当地民歌。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唱的剧目达300多个。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湖北皮影戏的代表,虽然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凡举办谢神会事,就有唱皮影戏的内容,日久成俗。伴随着皮影戏的发展,与皮影相关的雕镂艺术也日臻成熟。2006年,江汉平原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江汉平原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入选。

表演形式

  皮影戏表演的形式大致都是一样的,表演是先自制一块类似电影银幕的白色布幕,然后在幕后面加以灯光照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事先按剧情雕刻并安装好活动的影人,把幕上的影子展现给幕前的观众,在配以音乐锣鼓及说唱,进行故事表演。

皮影设计

  江汉皮影所操作的皮影,影子长70厘米至80厘米,属“门神谱”类大皮影,大多使用的是“皮格”、“汤格”、“郭格”和“杨格”四种风格。“皮格”为仙桃绣花堤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所创,影子制作细腻,正反如一,呈剪纸风格;“汤格”为潜江王场皮影雕刻师傅汤玉堂所创,其皮影以花草图案精细见长;“郭格”为潜江三江口郭大彪之父(生卒、姓名不详)所创,尤以人物造型逼真传世;“杨格”为原沔阳皮影队成员杨双林所创,影子身形较其他风格影人细长、孔大、透光性好。      江汉平原现代艺人演出的皮影大多是“皮格”、“汤格”和“郭格”。

  江汉皮影的雕刻工艺总体上讲究圆润,同时讲究装饰美,也讲究夸张而浪漫的手法。粉脸女旦、须发等头像讲究清秀、干净、无枝无蔓;花脸、奸白脸、丑角等像则比较夸张。奸白脸一般代表反面人物,脸上雕有一根水波纹似的绊根草象征着为人心术不正,秉性不直。丑角的脸谱更有趣,人物的眼睛下面吊着一个葫芦形水波纹似的绊根草状的花,艺人们称为“门栓眼”或一把胡琴脸。江汉平原的丑角造型丑中有趣,加上撑影人将影子不断抖动摇晃,口中不断道出滑稽之词,声影相配,格外令人开心爽怀。

  皮影中还有一个称之为检堂影子的人物却是设计得最有趣的。这一无姓无名的小角色,是皮影戏中少不得的人物,他起着连接前情,插科打诨,充当多种角色的作用。影子身高仅为其它影子的一半高,头直接钉在身上,头小、肚子大,腿子短而细,一抹菱角胡,一只门栓眼,说到得意处,小头可以成圆周转动。他一上场,就惹得众人捧腹大笑。这个类似生活中侏儒式的人物,虽是影形上的缩小,却也是一种艺术夸张。戏剧上的靠背旗约占人体的三分之一,而皮影上的靠背旗则只是影子身高的十分之一,但从总体上看来并不显得头重脚轻,倒觉得虚实得当,重点突出,这又是皮影造型的又一要点。

起源、争议

  江汉平原皮影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起源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从这几个方面:

  (1)民间传说

  汉武帝设帷招见已逝爱妃李夫人;农历七月十五“鬼节”招魂,农俗还愿;宫妃哄太子,桐叶剪人型,照在窗纱哄其开心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民间传说。

  (2)宗教传说

  与佛教有关,观音竹枝弄成影状来表演,吸引信徒,劝善说教;与儒教有关,传闻孔子样貌丑陋,讲学时挂着帘子,后来人们仿效其隔帘说书,称其“影子戏”,等等这些传说的依据极其少。

  (3)史料记载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皮影戏“始于汉、兴与唐、盛与宋”;另一种是以能查阅的资料显示,认为皮影戏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发明兴起的。有明文记载,最早是宋代张耒著的《明道杂志》,上面写道:“京市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着且缓之。

  江汉平原皮影戏来源:根据潜江郭格皮影艺人刘年华的口述,大致是,认为皮影戏也是起源于汉武帝设帷见李夫人,再到唐明皇游园,以“皮影戏”讲史穿今,到明代流入阿拉伯半岛、欧洲国家,开始兴起、改革、创新,明(1508年)在京城举行了“百戏汇演”,汤格皮影有明确记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

艺术特征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核心地区集中在天、潜、沔一带,其显著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雕镂(造型)艺术、唱腔艺术和口头文字艺术等方面。

表演艺术

  以一张白色幕布为道具,表演者站在幕后支配影人,呈现影像给观众,说、唱故事,表演者一般为两三人。

唱腔艺术

  江汉平原皮影戏唱腔艺术主要有两大主腔:歌腔和渔鼓腔。

  “歌腔”即鸡鸣腔,又称“阳腔”,源于潜江市境内的古阳(扬)水。“腔不腔、公鸡打鸣”,以雄鸡鸣叫发音为起音,尾音为拖腔,跳度高达17度,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民歌《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它是江汉皮影戏的独特音调,分为六类音调板式:男腔、女腔、丑腔、杂花腔、天官赐福腔、八不就腔。歌腔已经衰微,江汉各地皮影戏以唱沔阳渔鼓腔为主。

  “渔鼓腔”因演唱器具“渔鼓筒”得名。迨至清未(约1900年左右),沔阳渔鼓腔与皮影戏二者完全合流而融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渔鼓腔皮影戏,并取代了大部分地区的歌腔皮影戏。皮影戏演唱的沔阳渔鼓唱腔分平腔、悲腔、鱼尾腔(或曰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五类。演唱者使用真假嗓音,音阶跳度大,音域宽,音色美,高亢婉转,传情达意,十分动人。

歌词剧目

  江汉平原皮影戏演唱的剧目多达300多个。多来自文学创作,小说、文学诗集、各朝代的民间故事。这些“剧本”脚本一般很简短,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即兴作词,歌腔要求一段情节一个韵,不打“么板”不准换韵,筒子腔皮影则四句即可换韵,因此其口头文学性较强,艺人们有“口头才子”之称。语言艺术也多为方言。

  影响较大的有《十三款》、《吴汉杀妻》、《乾隆游江南》、《罗通扫北》、《杨家将》、《呼家将》、《封神榜》、《隋唐演义》、《薛刚反唐》、《七侠五义》等大部头,一部戏连环上演三两个月极为平常。

工艺

  江汉平原地处荆楚腹地,北依汉水,南贯长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阳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据考证,早在明末清初沔阳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江汉皮影所操作的皮影,影子长二尺二寸左右,属“门神谱”类大皮影,它比四川、陕西皮影高四寸,比鄂东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视觉上更清晰。大多使用的是“皮格”、“汤格”、“郭格”和“杨格”四种风格。“皮格”为仙桃绣花堤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所创,影子制作细腻,正反如一,呈剪纸风格;“汤格”为潜江王场皮影雕刻师傅汤玉堂所创,其皮影以花草图案精细见长;“郭格”为潜江三江口郭大彪之父(生卒、姓名不详)所创,尤以人物造型逼真传世;“杨格”为原沔阳皮影队成员杨双林所创,影子身形较其他风格影人细长、孔大、透光性好。

  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江汉平原皮影是湖北皮影中风格最鲜明、流传区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皮影。江汉皮影戏造型的主要特征与戏剧一样,属定型脸谱化造型。从视觉角度上看,是以正侧面为主的造型方位。与戏剧相比,它更具有虚拟性和包容性,可谓:三尺绞绡可作天,也可为地,既是太虚幻境,也是方寸之地,不为空间所限。江汉皮影戏的人物头像繁多,行当分类不拘一法。

  一担皮影箱子,一般要求有男粉脸头子15—20个,有男帅、帝王、鱼尾粉脸,束发粉脸等;女粉脸头子10—15个,有花旦、正旦、女帅、凤冠、道姑等;花脸头子15—20个,有红花脸、黑花脸、杂花脸、女花脸等;老纵头子男女各4个,有男纵、女纵、道公、道婆等;奸白脸头子6—8个,有老、小奸相、奸王等;丑白脸头子10—15个,有老、中、小、女摇旦、站堂等;各类专门头子20—30个。共需120多个头子(人物头像)才能应付各种剧目,做到人物形象准确。这些皮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专用头像造型,如包公:额上雕绘有代表阴阳的日月图,象征包公善断人间地狱之冤。红、白、黑三色随花纹敷于额头之上,使包拯形象既威且善,雷震子(封神演义中一神将)头像则是:一副雷公猴子脸、一张鹰嘴,面目凶狠,神采非凡,使人一看便知是一名武艺高强的神将;龙王头像却是一个活生生的龙头:绿色的龙须,高翘的龙鼻,红色的龙发半遮一只蒲扇大耳。就连龙鼻上的两根肉须也半卷半伸着,一个直观的龙王形象活龙活现;再如封神榜中的杨任的头像,两眼中长着两只手,相貌奇特,新颖有趣。

  江汉皮影既讲究装饰美,更讲究夸张而浪漫的手法。粉脸、女旦、须生等头像讲究清秀,干净,无枝无蔓;花脸、奸白脸、丑角等头像则比较夸张。奸白脸一般代表反面人物,脸上雕有一根水波纹似的绊根草,象征着为人心术不正,秉性不直。丑角的脸谱更有趣:人物的眼睛下面吊着一个葫芦形状的红砣,艺人们称为门栓眼。外省有些皮影中的丑角,则是在鼻子上雕着一块与戏剧舞台上的丑角一样的豆腐干。由于皮影的形象是侧面的,从造型上看,不仅没有戏剧舞台上丑角形象的那种风趣感,相反,侧面的丑角形象显得死板、呆滞,反而类似奸白脸。

  江汉皮影的丑角造型丑中有趣,加上撑影人将影子不断抖动摇晃,口中不断道出滑稽诙谐之词,声影相配,格外令人开心爽怀。皮影中还有一个称之为检堂影子的人物却是设计得最有趣的。这个无姓无名的小角色,是整台皮影戏中少不得的人物,他起着连接剧情,插科打诨,充当多种角色的作用。影子身高仅为其它影子的一半高,头直接钉在身上。头小,肚子大,腿子短而细,—抹菱角胡,一只门栓眼,说到得意处,小头可以成圆周转动,他一上场,就惹得众人捧腹大笑,这个类似生活中侏儒似的人物造型,虽是影形上的缩小,却也是一种艺术夸张。戏剧上的靠背旗约占人体身高的三分之一,而皮影上的靠背旗则只有影子身高的十分之一。皮影的手是动作幅度较大的部位,为了方便,手的比例也相当缩小了好几倍。影人的头却要大得多,但从总体上看来并不显得头重脚轻,倒觉得虚实得当,重点突出,这又是皮影造型中的又一大要点。

  如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仙桃)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仙桃市是"湖北省剪纸艺术之乡",沔阳雕花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荆楚大地的民间艺术瑰宝,沔阳雕花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构图繁茂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正、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配景寓意传情、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兼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而独具一格。

雕镂艺术

  江汉平原皮影的雕镂艺术,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尤以图案精细、圆润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动和影大见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汤格”皮影以“板影”为主,“亮影”为辅,采用阳雕阴刻的方式制作。纹身装饰花纹分为龙、凤、蝴蝶、菊花、万字梅花等各类图案,其刻工细腻。

  “郭格”皮影是在“汤格”皮影造型的基础上加以戏曲脸谱及戏曲人物装束后雕刻而成。其特色为在后背照光时,色彩透明线条精细,民族气息浓郁。

  雕刻材料多为牛皮。

主要价值

  (一)对中国文学史、音乐史的研究价值。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江汉皮影保留的楚风,楚韵和楚音乐是极其重要的。

  (二)江汉平原民间文学、音乐、风俗习尚的传承价值。江汉皮影现场演出即兴发挥的民间口头文学,所表现的方言俚语,地方风情是一幅典型、完整而生动活泼的风俗画。同时,又是集传承地方音乐、风俗、道德审美等多元素于一身,且是具有原滋原味的唯一载体,对保存地方文化具有缓解市场经济冲击,世界大同导致的变异和地方文化失传的作用。

  (三)江汉平原雕刻艺术的源头性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江汉皮影雕刻艺术对江汉皮影的艺术审美,及其雕刻特色、流变具有源头性研究价值。在造型上,江汉平原皮影尤以图案精细,人物造型逼真,与国内其它地区户内演出的皮影造型比较,以其工艺精细,造型生动、圆润舒展,影大见长,形成了江汉平原皮影在户外演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色。

  (四)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江汉皮影,对传承我国民间传统音乐,保护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化传承

技艺传承

  江汉平原皮影戏唱腔,传承了楚文化的精华。鸡鸣腔演唱技巧独树一帜。“鸡鸣腔”就是古老的荆楚阳歌。江汉皮影中的歌腔皮影,高亢娓婉、圆润激昂。凡学唱者,必先学会“公鸡打鸣”,然后逐步加入唱词,渐渐才能吟唱。

  随着现代文明的成熟和老一代艺人的相继谢世,江汉平原皮影已经开始走向消亡,其艺术精华亟待后人传承。

传承现状

  仙桃皮影戏代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演唱人员增多。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1951年,仙桃还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皮影艺术团,并应邀列入祖国慰问团,4位皮影艺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皮影艺人龚本槐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获得一等奖。1955年3月,赴省会演,沔阳皮影戏《武松打虎》荣获会演一等奖;1957年皮影戏《造车记》,有湖北广播电台录音,中国唱片社向全国发行,1988年,西德国家皮影代表团在沔阳观看了皮影戏后,索取两个皮影像带回国内,并陈列在该国博物馆内;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国木偶皮影协会的的领导同志到沔阳,观看了皮影戏《火焰山》后,对该剧的唱腔极为赞赏。省电视台也前往拍摄了一组介绍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一时间,全市皮影队发展到40多支,从艺人员达到300多人,创造了“村村垸垸演皮影”的景观。而近些年,由于大批有影响的皮影艺人或年事已高,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导致许多技艺、流派失传,再加上观众断层,皮影演出团体锐减,全市仅有皮影艺人近100人,其中仅有近20人坚持常年在农村演出,近30人在进行业余演出。

  潜江市现有皮影雕刻艺人近十人,皮影演出艺人一百多人,常年活跃演出的有近三十人;成功申报“江汉平原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两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两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多人;对该项目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市群艺馆非遗保护中心对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信息进行了抢救性记录保存,建档了江汉平原皮影戏艺术,规范了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数字化信息管理。采集该项目大量的视频、图片、文本等电子数据,完成了该项目数字化信息建设整理、分类、归档等;同时收集了一批珍贵的项目实物;出版了《汤格皮影》、《江汉平原皮影艺术》、《灯影阑珊》等系列皮影戏书籍;组织恢复了一大批传统剧目排练演出,复排剧目每年下乡镇、进社区展示演出近四十场;在市群众艺术馆开辟皮影展示专区;成立“江汉平原皮影戏”展示基地,并组织传承人常年开展教学活动;开展“江汉平原皮影戏”进学校活动,在多个幼儿园及小学开辟皮影戏传习所,开展皮影兴趣课及不定期演出;每年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包括宣传展板制作、宣传册印制,“江汉平原皮影戏”传统经典剧目展演;每年召开皮影戏艺术相关研讨会。通过系列的传承保护和宣传工作,扩大了江汉平原皮影戏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广大的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了“江汉平原皮影戏”,让这一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人物

  江汉皮影“汤格”,汤先成,江汉平原皮影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汤格”皮影第八代传承人,2008年二十七岁的儿子汤瑞华已成为“汤格”皮影第九代传人;

  江汉皮影“郭格”,刘年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徒何良田、赵善信、朱代雄、刘执慧等人,长期带领土地在江汉平原一代巡演,刘年华之女,江汉平原皮影雕刻艺术的下一代传人之一。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