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江陵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北江陵:滨江公园
湖北江陵:城市风貌

  江陵县汉语拼音:Jiāng Líng Xiàn;英语:Jiangling County),中国湖北省荆州市辖县。因“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荆江段左岸。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始置江陵县,1994年荆、沙地市合并,设立江陵区,1998年重置县治。全县国土面积1048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2个农场管理区。总人口42万人(2012年末)。

  江陵地处江汉平原、长江中游北岸。地形西高东低,较为平坦,海拔高程在25.3米(沙岗镇九甲湖电排)至40米以上(马家寨乡文新村五家河)之间。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沟渠纵横交错,主要湖泊有三湖、白鹭湖。矿产资源有石油。321、249省道公路过境。民间艺术有跳丧鼓、江陵民歌等。

  从春秋战国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城池由砖城墙、土筑城垣、护城河组成。现存砖城为明、清建筑。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曾傍依旧城而另筑新城。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桓温督荆州,将旧城与新城合并为一。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荆州节度使高季兴据江陵称王,建南平国,驱使民工十余万,大筑重城,致发郭外五十里冢墓取砖,后梁龙德元年(公元912年)季兴遣都指挥使倪可福修外郭,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筑子城。南宋淳熙间,以城多溃圮,安抚使赵雄奏请修筑,为砖城二十一里。1276年,忽必烈攻下荆州,诏令毁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平章杨瑾依旧基修复,周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陷江陵,再次将城墙拆毁。顺治三年(1646年),沿用旧基重建。尔后多次维修。今城池保存完好,计有六组城门建筑,三座藏兵洞,二十四座敌楼炮台。城墙高8-9米,厚10米左右。现经初步测量,周长10公里余。城墙下部条石砌成墙脚,上用巨大城砖砌墙外壳。墙身内侧及墙脚均用石灰糯米浆嵌缝,坚固异常。城墙东西长,南北短,呈多边形。依地势而高下,顺湖池而迂回,居高远望,水如素练,城似游龙。

  邮编:434101 代码:421024 区号:0716

行政区划

  江陵县辖郝穴、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7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及三湖、六合垸2个管理区,共11个乡镇管理区,共有197个行政村和19个社区居委会和7个生产大队。江北监狱亦在辖区之内。

  2010年全县年末总户数11.94万户,总人口40.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3.1万人,乡村人口27.9万人(含丹江口移民2749人),城镇人口12.6万人,新出生人口3766人,死亡人口1823人。

历史

  江陵,因“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自楚庄王元年(前689年)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拨郢,在郢始置江陵县),20 代楚王在江陵建都,延续411年,成就了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宏图大业。其后至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荆南(南平)国亡,先后又有14代帝王在此建都。江陵作为中国的历史名城之一,除建都外,还一直是郡、府、州、路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为荆州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及江陵县,设立荆沙市(1996年12月更名为荆州市)及荆州、沙市、江陵三区,原江陵县一分为三,江陵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1998年7月,江陵撤区置县,恢复县治。

  江陵县因“此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埠”而得名。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分郢置南郡、江陵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分江陵县置郢县。王莽改制时,更南郡名南顺,江陵县名江陆县,郢县为郢亭,但不久即恢复江陵本称。三国时江陵为吴国荆州治所。晋复于此置南郡、江陵县,属荆州。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年)荆州治江陵,从此不复迁徒,江陵城由此又称荆州城。西魏设江陵总管府。同年在江陵境内今白鹭湖一带置华陵县;后又在华陵县南置鄀州,同时置云泽县属之。

  后周时改华陵县为紫陵县。隋开皇二年(582年)罢总管府;开皇七年(588年)又置江陵总管,废新兴郡;十一年(592年)省安兴县入广牧县。仁寿初复称安兴县。大业元年(605年)将鄀州及云泽县并入紫陵,又省定襄并入安兴。唐初废紫陵县入江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省安兴县入江陵。上元元年(760年)升荆州为江陵府,建为南都。同年析江陵置长宁县。次年,省枝江并入长宁。大历六年(771年)省长宁复置枝江县。

  五代十国时,江陵为荆南国都(或称南平国)。宋乾德三年(965年)析江陵白洑巡置潜江县。元属中兴路。明、清属荆州府,明朝时,江陵在龙湾市、沙头市、郝穴、虎渡口设巡检司。清朝江陵分为五汛,即捕汛(现荆州区长江以北范围)、龙汛(潜江市龙湾、徐李、张金一带)、虎汛(原江陵县长江以南虎渡河一带)、鹤汛(现江陵县马家寨、熊河以东的地区)、沙汛(即现沙市区及江陵县西部)。并于丫果驿设置县丞署,郝穴设主簿署,沙市、龙湾、虎渡口设巡检司。

  民国元年(1912年)裁荆州府,江陵属省直辖。1913年属荆宜施鹤道(1914年改为荆南道),1915年属荆宜道,1927年属省辖,1932年属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荆州地区(荆州行政专员公署)。1949年7月15日,沙市划出建市。1953年将县属埠河区划隶新成立的荆江县(1955年并入公安县)。1954年将张金、徐李两区划给潜江县。

  1962年11月28日,荆州专署将沙市民主公社全部、和平公社5个大队、荆江公社1个大队和机械农场3个分场划归江陵县。1975年1月17日,江陵县的立新、杨场两个公社和周黄公社的竺桥、宿驾两个生产队划归沙市。3月18日,江陵黄潭堤和杨二月堤一段(450米)交沙市段管理,长湖库堤雷家垱至沙桥门的东堤(1813米)、关沮口至塍子头(1550米)交沙市管理。1985年9月10日,江陵县的1乡(锣场乡)13村(锣场乡的8个村、郢东乡的4个村和岑河乡的1个村),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1.4万余划归沙市。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1996年,江陵区面积1032.2平方千米,人口37.9万人,辖7个镇、2个乡、2个农场。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政府驻郝穴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江陵县总人口389653人,其中:资市镇27041人,滩桥镇25925人,熊河镇45820人,白马寺镇46991人,沙岗镇53605人,普济镇36794人,郝穴镇40321人,马家寨乡44569人,秦市乡26817人,江北农场15276人,三湖农场14999人,六合垸农场11495人。

  2004年末,江陵县总人口373027人。辖7个镇、2个乡,13个社区、203个村委会。省管江北监狱、三湖、六合垸农场在辖区之内。

  2005年末,江陵县辖7个镇(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郝穴)、2个乡(马家寨、秦市)。共有13个居委会、203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江陵县常住总人口331344人,其中:资市镇22261人,滩桥镇21788人,熊河镇38689人,白马寺镇41470人,沙岗镇40336人,普济镇31729人,郝穴镇44100人,马家寨乡35400人,秦市乡23067人,江北监狱11369人,三湖管理区12457人,六合垸管理区8678人。

  2012年4月,将江陵县滩桥镇以及资市镇三个村划入荆州开发区管理。

文化

  江陵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县治郝穴镇得名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明朝以来一直为江陵东南部政治文化中心。据宋代《方舆揽胜》及乾隆版《江陵县志》,自东晋以来,这里的禅林殿宇如妙济寺、许仙观即享誉远近。而东晋至唐在这一带设置的侨郡侨县和新置州县亦有大量文化遗存。但由于历史上的战争、洪水及后来的破四旧运动,历史遗迹大多不复存在。如今保存的还有荆江大堤上的《江陵县郝穴范家堤建闸记》碑、镇安寺铁牛,郝穴抗战烈士纪念碑、沙岗红军街、列宁大学遗址、白鹭湖革命旧址、陈香波烈士殉难处、红二军团纪念碑。

  《江陵县郝穴范家堤建闸记》碑:《江陵县郝穴范家堤建闸记》碑位于荆江大堤706+560处,堤内坡是清代嘉庆二十三年,即公元1818年为范家堤闸落成而立的,俗称铜闸碑。郝穴范家堤闸是钦工(封建时代皇帝亲批的工程),当时的目的在于排放三湖、白鹭 湖及现白马、沙岗一带各内垸的渍水。按当时的工程构想,一旦长江汛期以后,现在江陵东部的渍水均经熊家河而由范家堤闸注入长江,后来由于长江河床的变化和大堤的增高,范家堤闸失去了排渍的功能而被废弃。但由于该碑的存在,为研究荆江近二百年来水文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证据。

  镇安寺铁牛:铁牛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是中华第一堤的标志,是人民群众战胜洪水的象征。建国后,周恩来、李鹏、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此视察,指导抗洪。1998年特大洪水后,国家斥巨资对荆江大堤进行加固,加之三峡工程建成关闸蓄水,荆江防洪警报基本解除,现镇安寺铁牛所在地已建成为一个群众观光休闲的滨江公园。

  沙岗红军街:红军街位于沙岗集镇五岔河的右岸,原名沙岗老街,全长0.6公里。1928年至1932年的五年间,先后有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江陵县苏维埃及10多处红军工作机构设在红军街。贺龙、段德昌、周逸群、柳直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战斗。贺龙曾在红军街住过7天,对1928年1月28日深夜发生的沙岗年关暴动相当满意,并就如何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苏区作了重要指示。周逸群曾到红军街多次指导江陵人民的革命斗争。

  青山宫殿遗址群:资市镇青山村,位于资市镇东部,距楚都纪南城东南约40公里处。其地理方位为东京112°28′13.5″;北纬30°12′02.2″高程33米。比较而言,当地较高地势,是过去人们获取烧料的材山,因此得名“青山”。周边原有多个湖泊和多条古河道,为当地古代人的物质运输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水路条件。现在,该地大部分地域已夷为平地,大部分旱田种植棉花;一部水田种植水稻,是江陵粮棉生产的基地。

  被发现的楚国大型游宫遗址群分布在约2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幸存的四个台基形制十规整。北面为“邵王台”、中部为“中王台”和“少王台”,南部有“新户台”。四个台基面平,四周缓坡而下,与周边地势明显分别。目前,中王台上种有柑子树,其余三台均为居民点。从地形看,四个台地保存基本完好。在居民点的前后池坡上,可见台基边缘的文化层堆积,发现大量的绳纹灰陶片和明清时期的陶、瓷片。新户台上还见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红陶杯。

  除四个有形台基之外,台基之间现为平整的农田。在农田的沟面上,见有大面积的绳纹陶片呈间断式分布,说明四个台基之间也有台基遗存。整个宫殿遗址群的分布是:北端还有“马脑壳台”;“邵王台”和“中王台”之间有“刘家台”;“中王台”与“少王台”之间有一无名台。“少王台”与“新户台”之间,也有一无名台。整个宫殿遗址群中可能有8个台基遗存。

  无论是有形台,还是无形台,从其遗物分布面看,台基的大小大致相等,形体相似。分布有序,呈中轴线排列,坐北朝南。每个台面积约有1万平方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约70米),有的台基现还高出地面约3米,均为长方形。台基之间相距50多米。

  另外,在台基群的中部偏东处还发朱家冢墓地。墓地规模巨大,面积约达1万平米,地面呈弧形,似为南北向排列。从其命名分析,可能是东周时期的一处大型墓地。墓地上也可采集到东周及明清时代的遗物。

  各台基中或地面上分别见有:陶质筒瓦、板瓦及部分陶盆、盂、壶口沿及豆盘、柄、座部的残片。板、筒瓦多为灰色,表面施中绳纹,内面有手抹或印制不清晰的菱形纹。有的瓦面上有黑衣;大型的陶盆,多为灰陶,多折沿,沿面有宽、窄之分,饰有旋纹;豆的遗物最多,全为灰陶。从柄的形制看,有空心喇叭形座和柱状柄;另有鬲足,表面施绳纹,锥状体;见有褐陶壶,卷沿,敞口。从陶瓦和生活器皿的造形看,既有春秋的特点,也有战国时期的风格,与楚都纪南城的出土遗物具有许多相同点。因此,可以确定台基和遗物应均属东周楚文化范畴。

  从出土的器形和遗物数量看,青山台基遗址群并非一般的建筑遗存,应是楚国的一处大型宫殿遗址群。由于这些台基地处楚都纪南城城区之外的湖区,很可能是楚国的游宫旧遗址所在地。从方位上看,与东面潜江章华台遗址共处于东西平行线上,直线距离约为35公里。由此可推测,青山楚宫殿遗址群是有别于章华台遗址之外的、史籍上记载的又一处楚国游宫。

  青山宫殿遗址群的发现,目前还仅限于地面的调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其宫殿遗址的面貌将会被揭示出来,不仅成为世人注目的新亮点,也会给楚文化的研究增添新的史料。

人物

  • 陶静轩(1890—1926年),白马寺人,清末考入荆郡陆军学校,毕业后参加北洋军,1923年脱离军阀部队,与项英等发起组织“沪西俱乐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并组织了著名的“五卅”运动,1926年11月被害。
  • 贺彪(1909—1999年),沙岗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任红二军团卫生部部长兼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卫生部部长,参加了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5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二方面军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长,是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第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9年3月因病逝世。
  • 陈香波(1900-1929年),沙岗人。1924年在武昌中华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南下随贺龙部北伐,1928年2月,任江陵县委书记。1929年8月遇害。
  • 彭之玉(1907-1932年),沙岗人。1925年在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1931年彭先后任江陵县苏维埃主席、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三军前敌委员会书记。1932年5月,被害于监利周老嘴。
  • 胡鄂公(1884-1951年),郝穴人。1911年至1921年,先后任鄂军水陆总指挥、黄兴的副官、北方革命军总司令、第一届国会议员、总统府咨议、湖北省政务厅长。1921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后,在潘汉年领导下工作,1937年,胡受聘任孔祥熙私人政治经济顾问。1943年在桂林脱党。上海解放前夕去台湾。1951年10月8日因心脏病去世。
  • 崔国翰(1896-1959年),沙岗人,1913年考入湖北法律专科学校。1925年在武汉执律师业。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任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逝世。
  • 钱纳水(1892-1973年),郝穴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冬,在南京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脱党。解放前夕去台湾,续任立法委员,复任《中央日报》主笔、总主笔。
  • 张知本(1881-1976年),普济张公垱人。15岁考进武昌西湖书院,与黄兴同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毕业回国,武昌首义成功,张任司法部长。1928年1月1日,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39年,张当选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42年2月任行政法院院长。1948年任国民党中央常务监察委员。1949年1月出任司法行政部长,提出释放政治犯案。9月去台,1976年8月15日病逝台北。
  • 谭友林(1915.2—2006.5.22),湖北江陵人,1929年春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十七团政治委员、红五师政治委员,红三十二军九十六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九军副军长、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届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顾委委员,党的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
  • 黄杰(1910—2007.6.18),原名黄书莲,徐向前元帅夫人,郝穴镇人。先后就读于武昌第一女子中学和女子师范。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女生队。1927年5月,随同军校学员开赴前线,参加西征。女生队被迫解散后,参加了鄂西的革命斗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到中央军委任秘密交通,受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1940年,到延安,任边区妇联组织部长、1944年任陕甘宁边区第一儿童保育院院长,1946年,与徐向前结婚。 解放后,长期在纺织战线工作,曾任纺织工业部人事司司长,纺织部顾问。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 陈新桂(1913—1988.7.15),白马寺镇胡家场人。1928年,受教会资助入荆州行道中学读书,毕业后由教会派任家乡村小教员2年。1933年考取北平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攻读宗教课程。翌年,转入燕大文学院历史系。1945年经史良辛志超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民盟总部机关报《民主报》编辑。1949年5月,陈新桂作为张澜主席的秘书,在北京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1950年3月调民盟总部工作,任宣传委员会秘书。1956年民盟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7月担任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机关刊物《盟讯》副总编辑。1983年12月民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87年1月,被选为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 李东波(1918—1992.11),江陵县普济镇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恩施高中党支部宣传委员、松滋中心县委宣传部长,松(滋)枝(江)宜(都)中心县委书记,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襄南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调入湘鄂西边区任松滋中心县委室宣传部长。全国解放后,李东波历任宜昌地委秘书长,宜昌市副市长,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计划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副书记,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副校长、副书记,上海市交通办副主任。1992年11月在武汉去世,终年74岁。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