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汾上惊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这首诗大概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张说之言,谓汾阴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苏颋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苏颋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逐句释义: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北风吹卷着白云,我要渡过河汾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河汾:黄河与汾水的并称。亦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这引人悲凄的秋声确实让人难以听下去啊。
  心绪:此处是愁绪纷乱的意思。
  摇落:树叶凋零。


汾上惊秋 题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迈之类的感慨,实则是一首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前二句“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秋风辞》里有“秋风起兮白云飞”“泛楼船兮济河汾”二句),概括地暗示了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作者不予点破。然而题目却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作者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这不是由于个人遭遇而被震惊。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这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万里渡河汾”,作者年岁已大,依然不得不远行万里,出外为官,因此在这秋风飒飒之时,流离漂泊之感自然涌上了心头。


  据《汉书·郊祀志》和《武帝纪》载,汉武帝元鼎元年 (前116年)夏,方士奏报祥瑞,在汾阴(今山西万荣南)掘获一只“大异于众鼎,文缕无款识”的大鼎。据有司鉴别,断为当年黄帝所铸三只宝鼎之一。武帝大喜,并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冬,“东幸汾阴”,祭祀土神后土。相传《秋风辞》即作于此时。作者化用《秋风辞》中的诗句来描述眼前所见秋景,定非单纯写景,而另有深意在。


  后二句“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写出了作者复杂纷乱的心情。“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逢”者,指愁绪又加上挫折。“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开元十一年(723年),雄心勃勃的唐玄宗追步汉武帝的后尘,也到汾阴祭祀土神后土。苏颋其时正在礼部尚书任上,也从驾参加了这个祭祀盛典。然而,就在从驾祭祀之后,他被调离朝廷,远谪益州,任大都督府长史。此诗即于外放途中经汾水时所作。这时诗人的心绪极为低沉,偏偏又遇到“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时节,这就可以理解“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的含义了。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作者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作者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中国古代诗歌美学一向反对浅露直切,而格外注重追求委婉含蓄的艺术表现。这几乎成为人们评价诗歌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如叶燮在《原诗》中说: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说:“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所谓“含蓄”,有两层含义,其一,指表现形式要含而不露,不直言其事;其二,指思想内容的含量要尽可能的丰富深厚,要意味深长,含有多重言外意。这两层含义用司空图的话说,便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二者之间,后者尤为重要,所以论者说:“所谓含蓄者,固贵其不露,尤贵其能包括也。”所谓“贵能包括”,就是从思想内容上说,要以小见大,“语一及万”,要用极少量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给读者拓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他对“含蓄”的分析极为精当,历代诗人及诗歌理论家也多从诗歌内容角度追求“弦外音,味外味”(沈德潜《说诗晬语》),“文外之重旨”(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这首《汾上惊秋》诗所以倍受赞赏,就在于它“贵能包括”。

  概括起来,此诗“贵能包括”至少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句句扣合“包括”题目。四句皆未言“惊”,却又都“包括”着“惊”。前三句写 “惊”的原因,后一句写 “惊”的心态及程度。其二,句句隐含“包括”多重言外意:既是即兴咏史,又是触景生情;既“惊”自然秋天的到来,又 “惊”人生暮年的来临 (当时作者已54岁,4年后去世); 既“惊”历史的惊人相似,君王不远“万里渡河汾”,又惊自己远谪他乡的四处飘零,恰似一片白云北风吹,一片秋叶风摇落;既流露了对国家隐忧的关切,又抒发了个人失意的哀愁。


名家点评: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胡元瑞曰:“不可闻”三字自佳。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语简而委婉,无限深情。

  明·唐汝询《删订唐诗解》:急起急收,而含蕴不尽,五绝之最胜者。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一气流注中仍复含蓄,五言佳境。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是秋声摇落,偏言心绪摇落,相为感触写照,秋声愈有情矣。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首句写景,便已含起可惊之意,次句加以“万里”,又早为“惊”字通气。“心绪”句正写所以“惊秋”之故。前三句无一字说到“惊”,却无一字不为“惊”字追神取魄,所以末句只点出“秋”字,而意已无不曲包。弦外之音,实有音在;味外之味,实有味在。所谓含蓄者,固贵其不露,尤贵其能包括也。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大家气格,五字中最难得此。与王勃《山中》作运意略同,而此作觉更深成。

  清·胡本渊《唐诗近体》:起句飘然(首句下)。

  清·马沅《唐绝诗钞注略》:李瑛云:绝句贵含蓄。此诗先虚写,第四句始点“秋”字,截然而止,不言“惊”而意透。若三四倒转便平衍,此用笔先后之法。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苏颋(670—727年),唐朝诗人。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苏廷硕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06首。(新、旧)《唐书》本传)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