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传师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传师作品:《柳州罗池庙碑》

  沈传师(769-827年),唐代书法家、诗人。字子言,吴人。贞元末登第,历官拾遗、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宝历中,由尚书右丞出为宣歙观察使,复入为吏部侍郎。有才行,工楷法。诗五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5首。传世书迹有《罗池庙碑》、《游道林岳麓寺诗》、《柳州石井铭》等。

  沈传师善楷、隶、行、草,以书自名,传世书迹有《柳州罗池庙碑》、《柳州石井铭》等。《罗池庙碑》原刻于唐长庆元年(821),立于柳州罗池庙内,韩愈撰文,陈曾篆额,沈传师书丹,都很精妙,相得益彰,故又有“三绝碑”之称。惜原石早佚,只有清何绍基旧藏宋拓孤本传世,日本博文堂有珂罗版影印本。此碑为沈传师53岁时所书,书法秀润妍美,清劲有神,字型虽瘦,然筋而藏肉,略无枯瘠之态,极为可爱,与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相近。唐代后期是书法的萧条时期,但以沈传师为代表的“矫肥”派,显然多少也给沉闷的书坛带来一些活力,也给柳公权创“柳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沈、柳两家书法,都崇尚清劲,目的是矫唐开元后书法风尚的肥厚之病,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而沈前柳后,首功应归于沈。

  黄庭坚《论书》称沈传师书法:“字势豪逸,真复奇倔,所恨工巧太深耳。少令巧拙相半,使子敬复生,不过如此。”在此碑中,称“字势豪逸,真复奇倔”,不明显,故也谈不上什么“工巧太深耳”。所恨的是,此碑劲利不及柳公权,严正不及欧阳询,飞动不及褚遂良,圆融不及虞世南,但“精神自若,骨法清虚”,能“矫肥厚之病”就好。平生不轻许人的米芾,对沈传师的书法特别赞赏,称其书法“如龙游天表,虎踞溪旁,精神自若,骨法清虚”,他还认为:“沈传师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徐(浩)不及也。”或许情有独钟,相传米芾游湘西道林岳麓寺,向主持僧借观沈传师手书《游道林岳麓寺诗》时,由于爱不释手,竞“一夕张帆,携之遁去”,后由寺僧告官,才得追回。这种不羁行为,正说明米对沈字的酷爱。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