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水呜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沮水呜音
项目序号:68
项目编号:Ⅱ-37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湖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保康县
保护单位:保康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保康县

  

唢呐是阿拉伯语“surna”(祖尔纳)的音译,古称“琐嘹”、“苏尔奈”,在亚、非、欧的多个国家广泛流传,至迟于金元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国民间,它还有铜笛、锡笛、梨花、海笛等名称。此外,福建南曲演奏中使用的小唢呐称为“嗳仔”或“南嗳”;莆仙戏伴奏使用的唢呐称为“梅花”或“吹鞭”,较大的一种则称“大笼”或“大海笛”;维吾尔族的全木唢呐称为“苏尔奈”;藏、苗、蒙古、朝鲜等族也各有形制不同的唢呐。

唢呐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其按音孔根据七声音阶顺次排列,各个孔距基本相等,可翻转七调,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加大二度。唢呐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音、打嘟噜、循环换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多种吹奏技巧,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

唢呐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是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在古代除吹奏军乐外还用于衙门鼓吹及戏曲、歌舞等的伴奏,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则多用于节庆、婚丧嫁娶和戏剧场面。

沮水呜音是流传于湖北省保康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形式,先秦时期即兴盛于荆山山地,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一直传承至今。它主要用于祭祀远祖祝融(火神)和祭奠亡灵等场合,具有明显的仪式音乐特征。在千百年的传承中,这一音乐实践活动从主要用于祭祀事神向庆典娱人方向转化,在红白喜事场面中均可见到。

沮水呜音的演奏乐队由长号、呜音喇叭、战鼓、边鼓、钩锣、包锣、马锣、引锣、镲子、木鱼、竹笛等乐器组成,呜音喇叭比普通喇叭长,也比普通喇叭厚,发音低沉郁闷。沮水呜音的演奏程式十分规范,乐曲与《楚辞·九歌》的结构相一致,由头、腹、尾三段组成。音乐采用徵、羽、宫、商、清角五声调式,旋律级进舒展向上,跳进刚毅诡谲,节奏简朴稳健,充分反映了楚地的尚徵习俗。曲调上,除《靠锅》、《叶叶落》两个乐曲专用于白事外,其他乐曲均可用于红事。呜音靠艺人“嗯唱”传谱,用手指二关节摸音,讲究韵口。幽暗缥缈的呜音及用在清角和羽音上、波动幅度大而缓慢的闪音是沮水呜音中极富特色的音响,其中又以呜音最具代表性,正是这些音响使沮水呜音呈现出古朴典雅、神秘虚幻的风格。

沮水呜音蕴含着楚地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特质和文化认知,是了解和研究楚文化的重要依据,在历史学、民俗学、音乐学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表演呜音的老艺人多已去世,在现代文化实践方式的冲击下,严谨规范、演奏难度较大的沮水呜音曲调越传越少,正面临消亡的危机,迫切需要抢救保护。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