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河姆渡文化:骨耜(耜冠严重磨损,上部横孔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木柄。河姆渡遗址出土)
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高11.6厘米,河姆渡遗址出土)
河姆渡文化:骨哨(长6~10厘米,用禽鸟的骨管制成,一侧琢孔)

  河姆渡文化汉语拼音:Hemudu Wenhua;英语:Hemudu Culture),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宁(波)绍(兴)平原和舟山群岛一带。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大体上以前4000年为界分为早、晚两期。此文化以丰富的内涵、突出的成就,显示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在中国史前时代的重要地位。

经济生活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滨海河湖地带,当时这里属亚热带气候,温热湿润。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籼稻种晚稻型水稻,也有粳稻。河姆渡遗址大面积范围内发现稻谷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属罕见。代表性农具是骨耜,用鹿或水牛的肩胛骨制成,木柄顶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另有很少的木耜、角锄和收割用的双孔石刀、舂米用的木杵等。家畜有猪、狗和水牛。发现陶塑肥猪及分别刻在陶钵、陶盆上的猪纹、稻穗猪纹。渔猎采集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河姆渡遗址出土大量野生动物骨骸,其中鱼类、龟鳖类占绝大多数,并发现在陶器中盛放鱼、龟、鳖、蚌的现象,可见水生动物是河姆渡先民的主要肉食来源。渔猎工具有骨镞和木矛、骨鱼镖等。发现木桨,说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渔捞活动中乘用。采集的食物有可作菜用的小葫芦及橡子、酸枣、桃、菱角、薏仁等植物果实,有的还成堆储存在窖坑中。

  已有原始手工业。早期陶器为手制,器形不甚规整,烧成温度在800~900℃;晚期已有慢轮修整技术,部分陶器烧成温度达到约1,000℃。纺织工具有抽纱捻线用的木纺轮和陶、石纺轮,在河姆渡遗址有原始腰机硬木构件。后者包括机刀(打纬刀,也有骨机刀)、梳理经纱的长条木齿状器、两端有缺口的卷布棍及木经轴、分经棒等,是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一批织机部件实物。还出土粗麻绳、细草绳、芦苇席残片等编结、编织物。木作工艺发达。除木工具和骨质、石质工具的器柄外,还有木器皿,如用木料黏合的大浅木盘和整木刳挖的红漆瓜棱状圈足碗等,后者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生漆制品。河姆渡遗址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批建筑木构件实物。尤其是燕尾榫、双层凸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的出现,标志着木作手工业有了突出成就。

居住和埋葬

  河姆渡文化盛行木构干栏式建筑,它为后世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基础。在河姆渡遗址出土这种建筑的遗存,遗留有桩、梁、柱、板等数千件。其中早期的一座,复原起来为高出地面的大型长屋,一侧有前廊通道,室内隔成若干小房间,是当时的大型公共住宅。河姆渡文化早期稍后,还出现立柱为屋架的普通地面式建筑。河姆渡遗址有一座晚期的方口浅水井的遗迹,井内四壁栽立排桩并架构支护井壁的水平方框,井上架设圆顶井亭,这是已知中国水井中最早采用支护结构且盖井亭的实例。

  在已发现的数十座墓中未见葬具,个别的用木板垫底。绝大多数是单人葬,偶见双人合葬,随葬品很少。有少量儿童瓮棺葬。

精神文化

  发现内外磨制光洁,形似中空竹筒,内以圆饼形木塞隔出大小空间的木筒,可能是一种打击乐器(筩)。河姆渡遗址有百余件用禽类骨管雕孔制成的骨哨,边吹边移动插在骨腔内的一根骨棒可发出不同音响,它既是一种原始气鸣乐器,狩猎时也可用以吹音诱捕动物。当时流行管、珠、坠、玦、璜等小件佩饰,它们以骨、玉、石、陶为材料,其中以萤石制作的饰物,在接受外来能量时能发出可见光。一些骨、牙器制作精美。如雕刻图案花纹的骨笄,显示出较高圆雕技艺的凤鸟形象牙匕状器,都是精美的实用工艺品。一件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上雕刻两只神鸟昂首相对,守护着光焰四射的太阳,一件骨匕柄上雕刻双头连体鹰鹫纹,连体中央刻出上部有“介”字形冠冕的太阳纹,这些不但是优秀的工艺品,还反映出当时存在崇拜日神的原始信仰。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河姆渡文化早期与北邻的马家浜文化有交流联系,晚期主要受北邻的崧泽文化的强烈影响。关于后者,有人认为公元前4000年后河姆渡文化已与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其中的一个地方类型。河姆渡文化的前身尚未发现,其后续文化属良渚文化的地方类型,但也有人认为是有别于良渚文化的另一种文化遗存。